尿毒症離我們很遙遠麼?不,它們就像定時炸彈一般,隨時有可能爆發。尿毒症是由我們人體的"垃圾處理站"——腎臟出現故障造成。由於腎臟故障頻發,所以人體備有兩個腎臟,其中一個作為"備胎"而存在。
從事腎病研究治療多年,在過去診治的腎病患者人群中,發現有很多情況類似的患者:剛開始是輕微尿檢蛋白異常,也就是出現了腎臟炎症,因為不注意治療,自我感覺良好,時間長了腎功能就惡化了,引發尿毒症。
孫女士,現年41歲,20歲時單位體檢發現尿常規異常,輕微尿蛋白,當時沒當回事兒,醫生開了一些諸如降壓藥、金水寶等藥物,剛開始還在堅持服用,後來因沒啥不舒適就不在意了,也沒復檢過身體。2個月前總覺得渾身無力,沒有食慾,而且身體水腫很明顯,就去醫院進行了檢查,結果肌酐900多,雙腎已經萎縮,被確認為尿毒症,不得不透析。
當然,也有那種雖然開始腎炎症狀很嚴重,漏蛋白明顯,但是自己上心,好好管理,腎功能也能保持長期穩定。
王先生,現年52歲,18年前因為「泡沫尿」、面部水腫發現尿蛋白,但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1.98g,腎功與血壓基本正常,13年前進行腎穿刺活檢,確診為膜性腎病,此後一直堅持治療,按時複診複查,規律用藥,現在尿蛋白基本控制在0.2g-0.7g範圍內,腎功能沒有出現惡化的跡象,血壓穩定。
為什麼同樣都是慢性腎炎,可是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從慢性腎炎到尿毒症到底有多遠呢?這與很多個方面息息相關。
1、尿蛋白水平
腎友們尿蛋白情況越嚴重,機體腎功能的進展會越快,而且診療過程中平均蛋白尿水平,比初始蛋白尿水平跟腎臟預後有更強的相關性。
拿膜性腎病來說,如果尿蛋白被維持在0.5g以下,引發尿毒症的機率會很低。
2、初始腎功能
慢性腎病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療,初始腎功能水平很大程度會影響到診療效果,這時要重點關注肌酐。
腎臟的代償功能十分強大,如果兩個腎臟都正常,那麼只要一個腎臟發揮功能,血肌酐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也是說,腎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三分之一水平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並不能完全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原因。一般腎功能損傷超過80%時,血肌酐才有明顯的增高。因此,一旦發現血肌酐增高要及早診療。
3、貧血
一旦腎友血紅蛋白低於105g/L,那是引發尿毒症的危險因素了。建議患者要進行血紅蛋白監測,把血紅蛋白水平維持在110-130 g/L。
4、高血壓
高血壓與腎病可謂狼狽為奸,腎病患者的血壓要控制在130/80以下算達標,這是遠離尿毒症的一大注意事項。
健康食品概念
5、生活習慣
要注意限制高蛋白、高鹽飲食,避免感染和過度疲勞,尤其當出現感染後,及時找到感染病灶進行針對性診療,特別是注意口腔,肛周,耳鼻喉等隱匿性感染部位。
小貼士:
1、飲食方面:低鹽低蛋白飲食,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g,正常成人每公斤體重需要蛋白量1—1.5克平衡膳食,不要濫補;
2、生活起居:合理作息不熬夜,多飲水不憋尿,堅持鍛鍊控體重,戒菸忌酒;
3、嚴禁濫用藥物,如抗生素、止痛藥等;治好感染,如扁桃體炎等,避免誘發腎病;
4、定期體檢:每年至少1~2次尿常規和腎功能檢查、腎B超檢查,備孕前要注意體檢腎功。
其實,從腎炎發展到尿毒症的腎友只在腎病人群中佔少數,控制好腎功能相關指標,堅持長期管理自身疾病,一生不透析、不移植也不是很難!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