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母校中國政法大學66周年校慶,校長黃進的校慶致詞妙語連珠。
「曉月河畔樹滴翠,軍都山下花飄香。中國政法大學66周年華誕如期而至,與我們相會在這美好的時節。」
「六十六載緣法而行砥礪奮進,六十六載尚法而興桃李芬芳。秉承法治中國之夢,紮根法治建設之沃土,作為共和國法學研究、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的主力軍,法大始終與國家共命運、與時代同前進,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和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法科強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碩果纍纍。」
在歷數法大碩果家珍之後,黃進校長發出號召:「不忘初心齊奮進,今朝揚帆再起航。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法大全面推動事業綜合發展、加快「雙一流」建設的關鍵之年。讓我們以此校慶為新起點,樹經國緯政、經世濟民之願景,展法治天下、福澤萬邦之宏圖,擔自強不息、爭創一流之大任,承厚德載物、復興中華之夢想,為把法大建設成為開放式、國際化、多科性、創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強校而不懈奮鬥,續寫無愧於時代的絢麗華章!」
讀完黃進校長的致詞,作為法大校友一分子的我不僅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為母校60餘年的發展、進步而自豪。曾幾何時,我一直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而自豪,早在十幾年前我就在中國人民大學校友論壇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校友論壇多次宣稱:「我一生的驕傲不是擔任梨樹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四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四平市司法局局長、遼源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檢察官學院吉林分院院長,我一生最大的光榮就是兩次邁進中國人民大學的大門,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進修,師從我國著名法學家陳興良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我獲得了一流的法學教育,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使我獲得了法學研究的能力,能夠著書立說,躋身於中國法學界乃至世界學術之林,並佔有一席之地,使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碩士生發展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又被吉林大學法學院聘為兼職教授,被吉林大學聘為校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把我從本科生培養成一名博士生導師,因此,吉林大學也是我人生的一個驕傲。
今天在母校中國政法大學成立66周年的日子裡,我要說一聲「母校中國政法大學也是我一生的光榮。」因為母校不僅把我培養成為一名法學博士,師從我國著名法學家樊崇義教授,又從博士生培養成為一名中國政法大學的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陳衛東教授在博士論文答辯時曾經說過,博士論文要進入國家博物館,因此,必須重視博士論文的質量。去年,一位日本友人說,在日本,人們不看重名片上的官銜,而看重的是博士學位。我經常對我的學生們說,一個人如果從政做官絕大多數到不了最高層次,因為十幾億人口,總書記只有一人。但是有兩件事經過努力可以達到,一是職稱,經過努力可以晉升為正高級職稱;二是學位,人生的最高學位是博士,只要努力,都是可以獲得的。
我在中國政法大學不僅獲得了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收穫了知識,我與中國政法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我的法大印象。我在四平市任中級法院審判員時,我的副庭長王秀紅就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畢業,後來在最高人民法院任副院長級專職審判會委員,現已退休。我的對面桌四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楊殿林也畢業於北京政法學院。因此,我對北京政法學院一直是肅然起敬,母校就像一座高山令我景仰。1983年,我終於有一次學習機會,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中央政法幹校舉辦民事審判幹部培訓班,省高級法院給四平中級法院一個指標,院領導知道我願意學習,就把我的名單報了上去。25年前的五一勞動節之前,我興高採烈地回到範家屯父母家中向父母報喜,在火車上遇到公主嶺市政法委副書記董洪銀,下車後董洪銀不顧我的婉言謝絕,將我領到原範家屯法庭庭長張維海家,在張維海家盛情難卻喝了一頓大酒,從中午喝到晚上,然後到我的父母家中,晚上母親炒了幾個菜,我們又接著喝了起來,父親把當時市面上很難買到的青島罐裝啤酒拿了出來,董洪銀和張維海喝得酩酊大醉而回,我也喝得大醉。為了解酒,母親到附近鄰居家要了很多醋,也都無濟於事。
第二天,父親怕我出事,派我的侄兒將我送回家中。5月2日上班之後,我第一眼見到中級法院副院長後調任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的孫福山說:「孫院長,我明天到北京學習,你有什麼事情沒有?」孫院長答覆我說:「你去不成了,因為上級法院嫌你級別低,決定派民庭庭長滕仁志去。」孫院長的一席話如同一瓢涼水澆遍了我的全身,至此我的中央政法幹校的學習夢徹底破滅。
1989年和1993年,我兩次邁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學習,中國人民大學距離中國政法大學很近,打車十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我終於走近了中國政法大學。
二、到中國政法大學書店買書。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的日子裡,每逢周末,我除了在中國人民大學書店買書之外,我還要到薊門橋附近的中國政法大學校門口的書店和校內的書店去買書。中國政法大學書店裡的圖書琳琅滿目,我淘得了很多好書。到中國政法大學書店買書成為了我的一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只要有機會去中國到政法大學,我都要到書店裡買書。
三、到中國政法大學讀書。2004年8月,我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吉林省法學會、長春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的「羈押制度學術研討會」,在這次學術研討會上,我有幸結識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郎勝、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高憬宏和我的恩師樊崇義教授以及謝佑平教授、賀衛方教授,真是千裡有緣來相逢。天賜良機,在去長白山途中,吉林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陳鳳超讓我陪同樊崇義教授,從此,我和樊崇義老師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我對樊崇義老師說:「樊老師,我最願意學習,苦於外語不好,不然我一定考法學博士。」樊老師告訴我:「中國政法大學有一種論文博士,不需經過外語考試,條件是:一、必須具有碩士學位;二、必須具有兩篇以上省部級獲獎論文;三、必須是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聽到這裡我眼前一亮,當即對樊崇義老師說,這些條件我全部符合,我有十幾篇省部級以上獲獎論文,我問樊老師,我讀您的博士可以嗎?樊崇義老師當即表態,當然可以。2005年,我按照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科研處的要求,辦理了申報手續,將我的專著、發表的論文等科研成果原件,由陳興良教授、卞建林教授推薦,並填寫了推薦表和推薦理由。但是2005年,我沒有被錄取,河南省焦作市檢察長種松志被錄取了,我一看名落孫山,遂到研究生院科研處處長石奇處,要求將申報成果取回。石奇處長說:「你不讀博士了?」我說:「不是不讀,我沒被錄取,我讀不成了,把科研成果給我退回來吧。」石奇處長說:「今年雖然沒錄取,但是你可以排隊,還有明年呢。」我知道還有希望,所以將科研成果留在那裡。
2006年1月,我去國家檢察官學院參加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答辯,答辯頭一天晚上,樊老師對我說:「文生,你的論文格式學校已經批准,現在你要集中精力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參加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答辯,務必通過。」我不負恩師的囑託,終於通過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答辯,從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大檢察官賈春旺手中接過全國檢察業務專家證書。答辯結束後,樊老師問我刑訴法都出了什麼題?我告訴了樊老師都出的什麼題,樊老師笑著對我說,其中有一道題就是我出的,此時,我知道老師的治學嚴謹,不徇私情。
此後,我按照課程要求定期到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上課,法學泰鬥陳光中、法學名家卞建林、顧永忠、楊宇冠、宋擁輝經常為我們授課。講課過程中,樊崇義教授多次問我:「文生,坐冷板凳習慣嗎?」我說:「習慣。」在中國政法大學我受到了世界一流的法學教育,知識驟長,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法學研究能力。
四、在中國政法大學答辯。2008年12月,我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學習期間,正值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答辯,樊老師告訴我,答辯委員會主席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博士生導師孫謙,答辯委員會成員有陳國慶、陳衛東、顧永忠、宋擁輝、王進喜。
本來博士論文答辯,我胸有成竹,壓力不大,但是一聽說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擔任答辯委員會主席,頓感壓力重重,因為我的身份是基層院的檢察長,面對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的答辯,稍有不慎就會對自己帶來否定評價。
答辯的早晨,我的朋友原人民政協報記者賀棟開車將我從國家檢察官學院拉到了中國政法大學參加了整整一天的答辯,參加這一天答辯的共有三人,原黑龍江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徐軍、原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答辯及其嚴格,評委們對答辯要求也及其苛刻,最後,答辯委員會主席孫謙宣布答辯委員會評論結果:「在答辯中王文生比較圓滿地回答了評委們提出的問題,滿票通過答辯,但是作為博士學位論文,還有提升的空間。」
五、在中國政法大學參加博士學位授予儀式。
2009年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在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上向王文生頒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證書
2009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舉行了隆重的博士學位授予儀式,這一天晴空萬裡,中國政法大學院內喜氣洋洋,不同班級、不同專業的幾百位法學博士頭戴博士帽、身穿博士袍,進行集體合影,第一排坐著的導師們的服裝也有區別,可謂等級森嚴。除了集體合影之外,不同班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們,在研究生院門口,在專門設置的背景牆下紛紛留下珍貴的瞬間。在博士授予儀式上,黃進校長向我和其他法學博士分別授予了博士學位證書,江平教授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儀式結束後,我與江平教授合影留念。
六、在中國政法大學講課。2009年,經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王振豐邀請,我為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們做了「職務犯罪的成因、特點及對策學術報告」。2011年6月1日,應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永忠教授邀請,我在中國政法大學學術報告廳德恆程序論壇做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應當走出的誤區」的學術報告。學術報告廳外面擺放著精緻的講座海報,海報上印有我和主持人顧永忠教授名片的照片和講課的題目。講課後,我與學生們進行了互動,對提出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特別是對即將走上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的擇業選擇困惑問題給予了詳細解答,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七、我的三個聘書。
我的第一個中國政法大學的聘書是2008年11月14日,我從中國政法大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刑訴法學研究會會長卞建林手中接到了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聘書,這一天,吉林大學法學院和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在遼源市雅柏大酒店舉行了隆重的吉林大學校聘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聘任儀式暨王文生教授學術成果點評會。
會議由時任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徐衛東教授主持,首先徐衛東院長為我頒發了吉林大學校聘教授聘書,然後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院院長卞建林向我頒發了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聘書。
我的恩師樊崇義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崔敏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戴玉忠教授和卞建林教授都對我的學術成果做了點評發言,對我的學術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中肯的建議。
中國政法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朱勇教授向王文生頒發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聘書
2009年7月15日,我從中國政法大學常務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朱勇手中接過了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聘書,朱勇教授在聘任儀式上對我的學術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2年1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主任樊崇義教授向王文生主任頒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研究員聘書
2012年1月,我從我的恩師樊崇義教授手中接過了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聘書,這三個聘書是母校對我學術成果的肯定,也是我一生的榮譽。我深知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法學研究能力距離母校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我一定奮起直追、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在法學研究上,多出成品、多出精品。
八、我與母校的四位校長。
我不僅與中國政法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與中國政法大學的很多老師和同門結下了不解之緣,還與中國政法大學的四位校長相識併合影留念。
一是在第十七屆世界刑法學大會上與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陳光中教授相識併合影留念。2005年12月,我參加在廣東東莞召開的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晚上在馬路上散步時,遇到了陳光中教授,陳光中教授問我在什麼單位,我說是遼源市檢察院,陳光中教授向我打聽說:「你認識遼源市檢察長王文生嗎?」我對陳光中教授說:「我就是王文生。」後來,我在中國政法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陳光中教授為我們上課,因此我們也成為師生關係。我和法學泰鬥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江平教授也結下了不解之緣。第一次是江平教授應邀為吉林省律師講授《物權法》,講課間休時,我與兒子王志會拜見了江平教授,我和江平教授交換了名片併合影留念。2009年6月,在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典禮上,又與江平教授相遇,合影留念。2016年在中國律師發展論壇上,我和魏濤律師聆聽了江平教授鏗鏘有力的演講,並與江平教授合影留念。
特別是2011年12月,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成立慶典之前,通過我的導師樊崇義教授,到江平教授家,請江平教授為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題寫所名和所訓,江平教授欣然應允,揮毫潑墨,寫下了「厚德明法、誠信敬業」的題詞,作為我們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的所訓。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七年來一直踐行這一所訓,駛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在江平教授家裡,我和江平教授進行了親切的交談,並且互相在自己的著作上簽名,互相贈送自己的作品。從事律師以來我經常拜讀江平教授的演講,如飲瓊漿、受益匪淺,為我從事律師、管理律師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我相識的第三位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是2005年12月,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成立55周年暨明德法學樓啟用典禮上,經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法學院院長鄭成良教授與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相識,我們在一起溝通、交流非常愉悅,我向徐顯明校長說,現在我的兒子正在中國政法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學位,將來我也爭取在中國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也爭取讓我的孫子也到中國政法大學來讀書。徐顯明校長笑著說:「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成立55周年慶典上,我聽到了徐顯明校長沒有任何講稿口若懸河、字字珠璣的演講,記憶最深的是質疑全國各高等院校都設立法學院,對法學教育的必要性進行質疑。後來,徐顯明教授到山東大學任校長,此後,一直升遷到中央政法委,到最高人民檢察院任副檢察長,此後再無聯繫。但是我認為我們國家起用專家學者型任政法部門領導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我與其相識的第四位校長就是現任的黃進校長,在博士學位授予典禮上,為我頒發學士學位聘書,此後我也經常關注黃進校長的文章和學術觀點。
九、母校在我工作的單位設立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我與母校的天然聯繫拉近了母校與我所在單位的距離,使我所在單位的員工受益。2005年3月22日,教育部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遼源基地落戶遼源市人民檢察院。我的恩師樊崇義教授和中國政法大學原副校長張寶生教授和市五個班子領導參加了揭牌典禮。樊崇義教授和張寶生教授還為遼源市政法幹警做了專題學術講座,基地的建設對遼源市檢察幹警的素質提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1年12月25日,我組建的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隆重舉行了揭牌典禮和開業慶典,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遼源教學科研實踐基地落戶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此後,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的老師和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進行了頻繁的溝通和交流,這些溝通和交流對於提升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的法律研究能力,法律服務能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在母校獲得了很多知識,提升了我的人生品位,母校給了我很多榮譽,使我獲得了人生的尊嚴,使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值此母校66周年慶典之際,祝願母校的未來更加美好,母校的未來如日中天。
*北京冠衡(長春)律師事務所主任、國家一級律師、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