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難道只是一種巧合嗎?

2020-12-16 墨言默文思長廊

晚上下班,媳婦手頭上有點活,我在她單位邊等了十多分鐘,仍未處理完。媳婦擔心接女兒來不及,便讓我先去接女兒,她忙完後自己回家。

晚上這段時間是下班高峰期,總塞車,女兒又沒帶手機,如果接晚了,確實讓人不放心。於是,我聽了媳婦的,獨自去接女兒。我到學校時,離女兒放學還有二十來分鐘,我找個地方停好車,在車裡看書等待。

放學時間很快便到了,學生們簇擁著陸續走出校門。這時家長們都睜大了眼睛,努力搜尋自己的孩子。冬天,天黑得早,孩子們又都穿得差不多,難以分辨。我是軍人出身,視力好。女兒一出來,便被我「捉」住了。

女兒見到我,知道她媽單位有事,情緒有些低落。我知道女兒是心疼她「閨蜜」(女兒把她媽當作閨蜜)。於是,我對女兒說:「給你『閨蜜』打個電話,問下她幾點回來?」女兒迅速接過電話,號碼響起。不一會,女兒歡快地聲音激蕩車內:「我媽說,她弄完了,正準備往回走。」

我和女兒到家也就十來分鐘,媳婦就回來了。晚飯,嶽父已做好。主食是米飯和糖三角;菜有蜜汁山藥、炒荷蘭豆和燉大鵝。女兒平時下課晚,到家一般將近七點,嶽父嶽母平常過來幫我們做飯,大多數時候他倆做好飯,吃過後提前回去,要不到家太晚。

我晚上喜歡獨酌二兩,今晚也不例外。我覺得喝酒,眾飲有眾飲的熱鬧與歡快,獨飲也有獨飲的情趣與風味。白天一家人各自忙碌,晚餐是難得的歡聚時刻。媳婦和女兒常常邊吃邊聊,我基本插不上嘴,也騰不出嘴。嘴被酒「霸佔」著呢!

吃過晚飯,我們仨各忙各的。女兒和我的活動相對固定:女兒總是學習;我常是看書和寫作。媳婦比較自由散漫,或收拾家務,或看電視劇,或看書,或處理白天未忙完的工作,或來「騷擾騷擾」我。

我看書倒似媳婦晚上的活動,不固定。我喜歡在晚上看兩或三本書,我覺得這樣比較新鮮,「營養」也會更豐富些。不過,我看書的地方固定,總躺在客廳的沙發裡。形如馮唐的短詩:腳底和頭頂抵住,長沙發的兩端,一節電池在充電。」

今晚,我先看了《于謙小酒館》,接著看的是劉同的《一個人就一個人》。這兩本書是我和媳婦雙休日去盛文北方新生活借的,一共借了四本,我今晚看的是其中的兩本。剛開始看的時候,只是隨意拿的,看後方覺竟此般巧合。

晚上我獨飲後,推開《于謙小酒館》,仿佛揣著酒意又喝了一場;接著微醺的我獨自一人沉浸在《一個人就一個人》的世界裡,書中內容和現實生活如出一轍,「不謀而合」。

這難道只是一種巧合嗎?非也!這兩本書是于謙和劉同自己生活的寫照,也是很多人生活的寫照,因而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優秀的文學作品不都是來源於生活,離不開生活嗎?這種巧合在生活裡會有很多,只要你夠用心。

相關焦點

  • 為何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難道真的只是巧合嗎
    等到再大一點兒,認得字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以後,漸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不管中國神話也好,還是外國神話也好,裡面竟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為此總是不停的在心裡自問,難道這些真的只是巧合嗎?還是另有原因?
  • 朱元璋和順治年號,同名元朝兩座宮殿,難道僅僅只是巧合?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總會有一些巧合,而且這些巧合還都非常不可思議,如果說硬要用淵源來解釋,似乎就有點太牽強了。就好比忽必烈的元朝和朱元璋的明朝,還有皇太極的清朝,這三個朝代之間,如果元朝和清朝有點巧合,似乎還可以理解,但是就連朱元璋的明朝也和元朝有巧合,這個就有點讓人意外了。
  • 為什麼產房都是一波男寶寶一波女寶寶,難道真的都是巧合嗎?
    相信在醫院生過寶寶的媽媽都有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自己生下一個女孩子時,可當天聽到整層產房都是女寶寶的哭聲。這現象對於當時剛生下寶寶的媽媽來說可能是一種安慰吧。小李前不久就剛生下一個女寶寶,當時,她被推出產房時,婆婆沒聲好氣地對她說,生什麼就是什麼了,這是命運。
  • 史上幾個「絕妙」的巧合,第二個讓人越想越害怕,這難道是真的?
    史上幾個「絕妙」的巧合,第二個讓人越想越害怕,這難道是真的?   生活中有許多巧合,沒有提前約定好,卻在大街上遇到好朋友,相逢一個和你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冥冥之中,這些精妙的巧合給生活加上了更多的樂趣。
  • 多處內容相似,難道只是巧合?
    那麼《山海經》與《聖經》的多處內容相似,難道僅僅只是巧合嗎?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山海經》和《聖經》都是不同時期的人所創作而成的,雖然都是在上古時期創作,但是兩本書也是有很多不同點的。《山海經》很可能是古人根據觀看「山海圖」來書寫的,而《聖經》更多的是網絡民間故事。
  • 慢養良育(總序156):難道這都是巧合?
    出生第696天(一)(總序156):難道這都是巧合?這也是這個時期孩子的一個特點。難道這些都是巧合?答案當然不是!孩子2歲時開始叛逆,是因為她要嘗試父母都不在身邊時自己能否不依賴於父母存在。所以他們要用叛逆把自己推離父母遠一點,同時鍛鍊自我情緒撫慰的能力。只有基本具備了這個能力,孩子在父母離開幼兒園後才能情緒平穩的進入幼兒園生活;孩子5歲左右再次叛逆,通過「討狗嫌」的行為讓家人厭煩他們,用被動的方式再次將自己推離父母遠一點。
  • 真的只是個巧合嗎?
    真的只是個巧合嗎?在地球上,生物為了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這些特徵可以幫助它們更好的捕食,尋找另一半,在地球上戰友一席之地。食草性動物大部分都是被捕食者,面對天敵的捕捉,食草性動物進化出了更為寬闊的視野,強勁的奔跑速度與反應能力。食肉性動物作為捕食者,為了更好地控制獵物,進化出了強健的肌肉,鋒利的爪牙等等。
  • 火星上無意拍到星際艦隊標誌,曾經的火星人臉和蟲子都只是巧合嗎
    那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難道是因為「星際艦隊」已經出現在火星上了嗎?的確,這張照片看起來很吸引人。曲面形狀,就像一把利器一樣。但從總體上看,這看起來像是一幅「V」型的圖案,該區域是位於火星的希臘平原,並非電影中所描述的,而是真實的實景。
  • 以重力加速度數值加速,一年後就是光速,這是巧合嗎?
    實際上這是一個不算問題的問題,以9.8的重力加速度加速一年時間,最後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裡多一點,雖然我們平時總說光速是每秒三十萬公裡,但實際上光速的精確值是比三十萬公裡小一點的,因此重力加速度與光速之間並沒有什麼巧合。
  • 郭敬明作品《AI》中的蘇星辰VS《慶餘年》中的五竹,難道是巧合?
    無獨有偶,最近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終極作品《AI》中的蘇星辰與《慶餘年》中五竹的形象不謀而合,《AI》中的蘇星辰VS《慶餘年》中的五竹,難道是巧合?這是爸爸送給她15歲的生日禮物。蘇星辰和五竹一樣,都擁有人的外形,同樣做著某個地球人的守護者。小小很難接受這個現實,但是內心太孤獨了,她太渴望朋友,所以就這樣自欺欺人地接受了。可是時間飛逝,小小日漸老去,蘇星辰容貌並沒有發生變化,小小內心很掙扎,她似乎很難接受這個和自己不能一起變老的好朋友。
  • 太陽月亮地球三者之間奇妙的巧合!這一切都是設計好嗎?
    一文,有個朋友說,太陽、月亮、地球之間的距離問題,其實只是一個巧合嘛~。我深深理解這樣的思維,因為在內部機理沒有講明之前,任何看似巧合的東西,那都可以理解為只是表面的上的巧合。。。我畢竟不是上帝,給不出這種玄妙的宇宙級的內部機理,但是我可以給出很多的巧合,多得讓你只能認為,這不是「巧合」!上次提到了太陽、月亮和地球三者之間的好基友關係。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大家都知道今年就是閏四月,從今年一開始疫情也就開始了,雖然如今很多人都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了,但是今年的情況,也讓很多打工族無工可打,只能宅在家裡,如果不是平時還有點積蓄,或許真的就吃不上飯了。
  • 集體無意識是心理行為還是一種現象?難道只是一種大眾的普遍現象
    集體無意識是心理行為還是一種現象?難道就只是一種大眾的普遍現象瑞典著名的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儘管和弗洛伊德的某些言論上有衝突的地方,可是這也不能否認榮格的對於心理學上的成就。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是人類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據下述事實而同個體無意識做否定性的區別,它不象個體無意識那樣依賴個體經驗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種個人的心理財富。個體無意識主要由那些曾經被意識到但又因遺忘或壓抑而從意識中消失的內容所構成的,而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卻從不在意識中,因此從來不曾為單個人所獨有,它的存在毫無例外地要經過遺傳。個體無意識的絕大部分由情結所組成,而集體無意識主要由原型所組成。
  • 這會是巧合嗎?
    當我們在此基礎上計算宇宙的年齡時,我們得到了138億年——這個廣為人知的數字,而這恰好近似於哈勃參數的倒數。 這在宇宙歷史上只會發生一次。幾十億年前,宇宙的年齡比哈勃參數的倒數要小,不過幾十億年後,它將比哈勃參數的倒數大。所以,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宇宙的年齡大約等於哈勃參數倒數的時代,這似乎只是一個巧合。
  • 中國兩位天才都在美國離奇身亡,死法一模一樣,難道是巧合?
    不可否認,在教育這方面,我國和西方的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為了接觸更為先進的知識,一些年輕人會選擇去國外進行深造。這些留學生們學成以後,有的會為了自身的發展考慮,留在大洋彼岸,而更多的還是會選擇回到祖國,為國家的建設出一份力。
  • 避塵劍柄長33cm,魏無羨名字33畫,33這個數字是巧合?或有深意?
    其實劇中巧合的有太多太多了,就連名字也在暗中撒糖,另有深意,不知道這真的是巧合還是早有預謀,在劇中33這個數字有太多巧合了,藍湛的避塵劍柄長33cm,魏無羨名字33畫,其實藍湛本來是受的33道戒鞭,在劇中改成了藍湛受了300道戒鞭,本來藍湛是因為魏嬰打傷了33位前輩,可三十三條戒鞭痕,沒有一條是罰他對魏嬰的喜歡。
  • 難道是巧合嗎?霍金去世的那天,還發生了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
    人類之所以對圓周率如此的著迷,一方面是因為計算圓周率的小數點後位數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一方面,也是人們覺得這是高級文明的一個提示,只要破解了圓周率的秘密,人類就可以離宇宙更近一步。恰好霍金去世的那一天,正好是世界圓周率的紀念日,人類理所當然的就會想到這是霍金去世前留給人類的暗示。
  • 巧合的背後難道真的是同種傳說嗎?
    偶然的身後難道說真的是相同傳說故事?紀曉嵐以前讀到這部時,覺得裡邊的信息太荒謬,立即破壞了,司馬遷對山海經的評判是:「餘害怕言也」。但伴隨著考古工作者的科學研究,發覺山海經與天主教傳統《古蘭經》有很多相似之處,這真得僅僅偶然嗎?
  • 這10張神奇巧合照片,很多人懷疑是PS的,但都是原圖拍攝
    生活中若發生很多神奇的巧合瞬間,往往很令人驚訝或難以置信。但是所謂無巧不成書,有時候生活就是存在各種奇妙的可能性。很多奇妙的巧合照片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圖片的傳播速度甚至比文字更迅速。但是由於現在的PS處理技術比較普及,很多人看到很巧合的照片都會第一時間懷疑是不是PS處理過的,確實也存在很多照片是後期修改過來迷惑大眾的,但是這期小編收集了一些沒有經過PS處理過的神奇照片。這12張神奇巧合照片,很多人懷疑是PS的,但都是原圖拍攝。
  • 南師百問:抽籤準嗎?南懷瑾兩次抽到同一,是巧合,還是定數?
    南師百問:抽籤準嗎?南懷瑾兩次抽到同一,是巧合,還是定數?是巧合,還是定數?根據淵回目前掌握的資料,南懷瑾老師確實不止一次提過他兒時抽籤的故事。南懷瑾老師的兒子南一鵬先生所著的《父親南懷瑾》一書中,也對這件事情做過詳細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