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限售股解禁市值近2500億,這些投資機會最靠譜

2020-12-17 第一財經

【重磅新聞】

139家公司公布年報

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預披露時間安排,下周將有139家公司披露2017年年報,其中110家已經進行了業績預披露。

在這110家公司中,預增39家,略增33家,續盈8家,4家扭虧,預減6家,略減11家,6家會首虧,西部牧業一家續虧,第一創業和山西證券表示不確定。林州重機去年實現扭虧,預計2017年淨利潤3000萬元至3700萬元,增長幅度為8.58倍至10.34倍,主要是隨著煤炭行業的好轉,公司訂單量增加,毛利率增加。正虹科技預計去年淨利潤1400萬元至1800萬元,增長幅度為5.92倍至7.89倍,主要是產品銷售毛利增加以及公司所屬健乳寶分公司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與附著物由政府收儲,實現收益約700萬元。而首虧的中葡股份、風神股份、鳳形股份、津膜科技、三維絲、安利股份以及續虧的西部牧業,去年淨利潤虧損比例都超過100%。

3月財新製造業PMI公布

4月2日,3月財新製造業PMI將公布。

今年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6%,較1月微升0.1個百分點,好於市場預期,顯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繼續小幅改善。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2月製造業景氣度較上月略有上升,表明我國經濟韌性得到延續,往後看,3月開工季的需求回升力度,對於判斷今年整體經濟走向頗為關鍵。

環境保護稅開啟首輪繳納

4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將迎來首個徵稅期。這是中國歷史上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稅種,實行按季申報,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共識別認定環境保護稅納稅人26萬多戶。

根據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環保稅法,環保稅的徵稅範圍為直接向環境排放的大氣、水、固體和噪聲等汙染物。環保稅的納稅人,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此外,人民銀行發布的條碼(條形碼、二維碼等)支付規範自4月1日起實施;民航局印發的 《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將於4月1日起實施。

下周20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下周三個交易日,僅4月2日有20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若從4月1日至14個兩周時間看,則共計有1300億元逆回購到期。

Wind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16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700億、100億、100億、400億、300億,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央行連續五日暫停逆回購操作,因此本周累計淨回籠1600億。

四月限售股解禁市值近2500億

據Wind數據顯示,4月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數量共計183.67億股,以周五收盤價計算,市值約2456.86億元,較3月數量有所增多,但市值卻少了近500億元。從全年月度數據來看,解禁規模屬中等水平。

分各周數據來看,解禁壓力最大的是4月最後一周,數量75億股,市值1309.8億元,分別佔4月總量的40.8%、53.3%。此外,其餘三周數量均在三四十億股,市值也均在三四百億元之間。

個股來看,4月有三家上市公司解禁數量超10億股,分別是永輝超市、中國電建和藍光發展,此外還有昆百大A、京能電力、珍寶島、際華集團等公司限售股上市數量超5億股,康盛股份等40多家公司數量超1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解禁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大多涉及的是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的上市,除珍寶島一家是首發原始股之外,其餘幾家均是。而在全月137家涉及解禁的公司中,涉及定增股上市的共有63家,佔近五成。

在4月首周,由於清明假期,A股交易日僅有三個,但解禁壓力依然不小,數量共計41.95億股,市值月418億元。上述解禁數量超10億股的三家公司有兩家均是在4月2日限售到期。

永輝超市日前發布公告稱,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數量為16.26億股,流通日期為2018年4月2日,持有限售股股東名稱為牛奶有限公司。

藍光發展公告顯示,本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數量為12.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58.15%;上市流通日期為2018年4月2日,持有股東共有三位,分別是藍光集團、平安創新資本、楊鏗。

【新股機會】

2隻新股下周申購 沃格光電擬發行6500萬股

目前已披露信息顯示,下周三個交易日內將擬發行上市的新股共有2隻,全部都將於滬市主板上市。這2隻新股分別是下周三(4月4日)的沃格光電和鼎勝新材。

上述2隻新股合計發行數量共計約8864.89萬股,其中,沃格光電擬發行股份數為6500萬股。目前為止,兩隻新股尚未公布發行價格。

【板塊掘金】

多款手機發布,產業鏈和運營商有望受益

除蘋果外,各大手機製造商相繼發布了18年新款的手機。中原證券預計隨著全面屏逐步成為主流,用戶將迎來換機高潮;行動電話相關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較好的增長。總體來說,在安卓系統的手機當中,華為的優勢仍較為明顯,因此,參與華為產業鏈的企業有望取得更多回報。此外,18年新款手機的配置較去年發布的手機有較大的提升,而硬體的升級也會帶動流量消費,從而使運營商間接受益。

影響板塊:通信

影響個股:中國聯通、長信科技

國家電網首批招標規模大,充電樁市場全年有望高增長

國家電網公司於2018年3月27日發布了今年第一批充電樁招標(2018年電源項目第二次物資招標採購)。此次招標充電樁數量總數11615套,功率總計74.16萬千瓦,總招標金額約7.98億元。本次招標結果預計4月公布。中信建投指出,今年 2 月發布的新版政策補貼通知明確了從 2018 年起將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等環節。在政策支持下,充電樁運營成本降低,充電樁製造和運營企業的盈利水平將會提升。

影響板塊:充電樁

影響個股:科士達、許繼電氣、國電南瑞

相關焦點

  • 解禁高峰仍在延續:下周37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市值超500億元
    8月10日~8月14日,共有37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數量為21.20億股,對應解禁市值為559.23億元。8月3日~8月7日,共有47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數量為60.39億股,對應解禁市值為910.29億元。雖然前期經過了首批科創板解禁的衝擊,下周限售股解禁壓力明顯環比下降,但解禁市值仍然超過500億元。
  • 大博醫療迎解禁洪峰,超300億市值首發限售股即將上市
    根據公告,9月22日大博醫療將有3.6億股首發限售股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的89.50%,以最新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高達306.68億元。本次解禁,公司流通盤將激增近9倍。大博醫療是一家以骨科、神經外科、微創外科為主的綜合性醫療集團,三年前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 下周解禁:12月解禁市值近5000億元 「網紅」樂歌股份下周解禁
    來源:金融界網站年內第三大解禁高峰將至。數據顯示,12月滬深兩市276隻股票限售股上市數量共計390.40億股,以11月27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約4768.74億元,均較11月環比略有增加。在全年月度解禁規模中,12月限售股數量僅次於今年1月份,市值排名第三,前兩位是7月和1月。第三周解禁壓力最大分周數據來看,12月第三周即12月14日至18日這一周解禁壓力最大,限售股數量有129億股,市值達1903億元。其次是最後一周,解禁市值也超千億元,但數量較少,只有78.24億股。
  • 春節前股市將迎來5000億市值解禁
    1月16日,中油資本共計87.43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達1029億元,其解禁股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順豐控股緊隨其後,1月23日,順豐控股共計27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達1015億元,其解禁股同樣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同日,中國銀河將有52.18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解禁市值599.52億元,位居第三。
  • 限售股解禁潮將至 科創板制度設計「緩衝墊」減少波動
    科創板將迎來開板之後首批限售股解禁潮。7月22日單日解禁市值或超2000億元。市場人士分析,科創板目前整體流通市值較小,大規模解禁對個股股價會帶來一定衝擊,但短期成交量可能有限。同時,科創板相關制度設計也將減少限售股解禁帶來的衝擊。
  • 金融街丨春節前股市將迎來5000億市值解禁!業內:不一定下挫
    1月16日,中油資本共計87.43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達1029億元,其解禁股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順豐控股緊隨其後,1月23日,順豐控股共計27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達1015億元,其解禁股同樣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同日,中國銀河將有52.18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解禁市值599.52億元,位居第三。
  • 解禁「洪峰」來襲:下周64隻個股解禁,市值近1900億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下周(12月14日至12月18日),A股市市場將迎來限售股解禁的高點,將有64隻個股面臨解禁,合計解禁量為127.58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為1890.82億元,比較上周(12月7日至12月11日)解禁市值893.63億元上升了111.58%。
  • 思摩爾國際今日解禁1.7億股,股價暴跌近6.8%
    來源:資本邦1月7日,資本邦獲悉,思摩爾國際(06969.HK)今日有1.7億股解禁,股價暴跌近6.8%。1月10日還將有超2億股解禁。據了解,電子菸第一股思摩爾國際自去年7月10日上市,公司股價累計暴漲3.8倍,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港元。
  • 春節前股市迎來5000億元市值解禁
    解禁市值最高的是中油資本。1月16日,中油資本共計87.43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達1029億元,其解禁股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順豐控股緊隨其後,1月23日,順豐控股共計27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達1015億元,其解禁股同樣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同日,中國銀河將有52.18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解禁市值599.52億元,位居第三。
  • 業績巨虧巨量限售股解禁 安泰科技董事長出手增持
    摘要 【業績巨虧巨量限售股解禁 安泰科技董事長出手增持】近日,安泰科技(000969)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李軍風出於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增持公司股票8.69萬股,增持總金額29.29萬元。
  • 下周關注丨一季度GDP增速將公布 這些投資機會最靠譜
    海通證券預測認為,今年前兩月房地產投資增速為8.9%,預計3月或小幅下滑。經濟短期穩定,穩增長壓力減弱,基建力度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弱。總體來看,3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或穩定在9.0%。前兩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降至9.5%,預計3月將繼續降至8.9%。
  • 11月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 這些投資機會最靠譜
    原標題:下周關注丨11月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這些投資機會最靠譜   【重磅新聞】   11月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
  • 下周解禁市值近700億元...
    下周將有46隻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694.6億元。聞泰科技、長電科技、TCL科技等熱門概念股在列。劇情太緊湊。「最慘莊股」仁東控股又出消息了。多隻熱門概念股下周將解禁下周將有46隻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694.6億元。解禁市值規模最大的是招商公路,將有13.78億股上市流通,主要為發行前股份限售流通,解禁市值高達98.66億元,公司上市滿三年。
  • 下周解禁規模近700億元 招商公路、中新集團解禁量較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數據顯示,下周A股滬深兩市51家上市公司限售股上市數量合計42億股,以周五(12月18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約699.52億元,較本周環比大幅下降不少。其中招商公路和中新集團的解禁數量較大。2017年12月25日,招商公路在深交所主板首發上市。如今三年的時間即將過去,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股東們將迎來解禁期。
  • 石頭科技過半限售股12個月解禁,市值143億元,雷軍小米系等可套現
    業內人士指出,石頭科技股份較為分散,限售股股東中,約57%股份鎖定期只有12個月,市值約143億元,成本極其低廉,甚至零成本,屆時,可能會迎來落地為安的減持潮。業內人士指出,剩餘的3450.4215 萬限售股,為11名股東所有,鎖定期大多數只有12個月,他們均有落袋為安的可能性。
  • 萬億解禁壓力很可怕?衝擊力有多大?數據揭開「解禁大年」真相
    券商中國記者嘗試對過去2016-2017年間的3264次解禁進行市場表現的回溯統計,以更客觀地描述限售股的市場衝擊力,以助讀者更好地發現其中的風險與潛在機會,而結論卻有點出乎一般投資者的認識。這也再次說明,股票市場是一個多變量共同影響的複雜系統,僅用單一因素進行線性推演,難以對市場做出良好預測,包括當下的「解禁規模」。數據顯示,就是從2005年開始,A股市場開啟了限售股解禁的大門,首年解禁124.44億股,估算解禁市值575.85億元,此後解禁規模不斷攀升,2006年解禁630.63億股,解禁市值達3240.48億,環比增長462.73%。
  • 睿創微納:半年度淨利潤同比增逾3.7倍 近114億市值今日解禁
    作為科創板首批25家掛牌企業之一,睿創微納17412.86萬股股份於22日解禁,解禁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39.13%。以21日收盤價測算,這批解禁股份的總市值接近114億元。近114億市值將於今日解禁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睿創微納也面臨著經營現金流待改善、巨額解禁來襲等風險。2020年上半年,睿創微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8749萬元,同比增長1471.93%,現金流的增速顯著快於營收及歸母淨利潤的增速。然而,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只佔同期歸母淨利潤的28.37%,淨利潤現金含量並不高。
  • 700億解禁來襲,「國民奶茶」解禁市值高達80億
    700億解禁來襲,「國民奶茶」解禁市值高達80億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馬登科)11月29日訊,數據顯示,下周將有49隻個股解禁,7股解禁市值超40億,5股解禁比例逾50%,按最新收盤價計算
  • 「最貴新股」破發市值蒸發709億 步長製藥上市一年發生了什麼?
    曾頂著「最貴新股」光環的步長製藥(603858.SH)在上市一年後跌破發行價,成為自去年實行IPO新規以來首隻破發的個股。12月5日,步長製藥盤中以51.35元/股創下該股上市以來最低交易價格,相較於55.88元/股的發行價折價近8.11%;當日收盤報51.54元/股,下跌1.11%。這家公司市值為351億元,相對於高峰時的1060億元蒸發了709億元。
  • 解禁潮將至 科創板制度設計「緩衝墊」減少波動
    7月22日單日解禁市值或超2000億元。市場人士分析,科創板目前整體流通市值較小,大規模解禁對個股股價會帶來一定衝擊,但短期成交量可能有限。同時,科創板相關制度設計也將減少限售股解禁帶來的衝擊。同時,科創板相關制度設計也將減少限售股解禁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