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產業,成長在陽光下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巴山深處,冬意漸濃。天剛蒙蒙亮,新一天的督查工作就開始了。我和督查組從恩陽城區出發,汽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才抵達目的地——下八廟鎮嶽王村。

  每次走進田間地頭、老鄉家中,都會有意外收穫,這次也不例外。

  剛到村委會門口,就聽到兩位老鄉的「問候」——「我們有件事想反映。」老鄉語氣焦急,眼神裡寫滿了期待。

  我趕緊請他們到辦公室,引導他們說出事情原委。原來,有10多名老鄉在村裡的沃柑種植基地務工,本想著離家近,又能有穩定收入。沒承想,承諾的工資一直沒能兌現。一旁的村幹部解釋,當初村裡為了發展富民產業,把部分扶持資金投入「嶽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沃柑產業。項目剛上馬,由於資金周轉緊張,發工資遇到困難。

  發展扶貧產業並非一蹴而就,偶遇困難也是常事,但若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矛盾糾紛。合作社資金緊張,可以多方籌措,不能漠視群眾利益。老鄉的工資,畢竟連著多個家庭的希望。於是,我把鄉鎮分管產業扶持項目的負責人、嶽王村黨支部班子和合作社負責人叫到一起商討。後經多方協調,合作社支付了欠薪。

  扶貧產業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其間出現的問題如何有效預防和解決?如何保障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根本利益?這些問題都不容忽視。

  事前預防總比事後修補更有價值。作為一名紀檢幹部,我深感責任重大。今年4月以來,我們建立「反饋+提醒」「督導+回訪」以及黃橙紅「三牌」預警問責等工作機制,同時開展護航脫貧攻堅「分區分級、聯督聯查、清倉清源」專項行動,深入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讓扶貧產業成長在陽光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平時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執紀執法才能有的放矢,不偏不倚,確保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作者為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紀委幹部)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扶貧產業,成長在陽光下(一線行走)
    原標題:扶貧產業,成長在陽光下(一線行走)平時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執紀執法才能有的放矢、不偏不倚,確保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巴山深處,冬意漸濃。天剛蒙蒙亮,新一天的督查工作就開始了。一旁的村幹部解釋,當初村裡為了發展富民產業,把部分扶持資金投入「嶽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沃柑產業。項目剛上馬,由於資金周轉緊張,發工資遇到困難。發展扶貧產業並非一蹴而就,偶遇困難也是常事,但若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矛盾糾紛。合作社資金緊張,可以多方籌措,不能漠視群眾利益。老鄉的工資,畢竟連著多個家庭的希望。
  • 【產業扶貧】龍潭坪鎮:陽光小區扶貧工廠開工建設
    8月7日訊(記者 彭倩 甘倩)6日,龍潭坪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陽光小區粽葉加工廠開工建設。該廠是省軍區在桑植的重點扶貧項目,該項目是由省軍區扶貧工作隊籌資、桑植縣政府重點扶持建設的示範性扶貧項目。項目佔地12000平方米,項目分為辦公生活區和生產加工區,項目力爭今年內建成投入使用。  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將解決易地扶貧搬遷陽光小區152戶搬遷貧困戶的後續就業問題,真正實現下班上樓,上班下樓的家門口就業。
  • 產業扶貧,看看山南市怎麼做?
    精準施策 特色產業全面開花在山南市「菜籃子」工程瓊結基地,巴桑和央金正有條不紊地按大小、成熟度分裝黃瓜。她們倆是瓊結縣下水鄉唐布齊村相達組人,2019年基地建設投用後,她們和組裡另外17戶村民成為了基地的正式員工。「我們每個月工資有4800元呢!
  • 廣東興寧:永和鎮新寨村,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融合發展
    近年來,興寧市永和鎮新寨村在黨政各級的關心支持下,特別在天河區商務金融工作局的對口幫扶下,多措並舉推動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融合發展,點亮鄉村振興藍圖。藍天下的新寨村,群山環抱,樹木蒼翠,道路整潔,廣場靚麗,村舍民居錯落有致……這裡,既有世外桃源的幽靜,又有一絲都市的氣息。漫步其中,令人流連忘返。
  • 七家坪的笑聲——湖南省住建廳扶貧工作隊產業扶貧紀實
    三年來,駐村扶貧工作隊完成了農村危房改造45戶,易地扶貧搬遷12戶,新建陽光安居房12套,全村貧困戶實現住房保障全覆蓋。向旭洲和愛人在新家前合影。夏日,清晨6點,山林間還冒著些許寒氣。70多歲的向旭洲在茅巖莓茶生產基地勞作,熟稔地除草,摘葉,面露微笑地觀察著這些幼苗。
  • 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扶貧資金入股打造產業扶貧「下北模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林少麗、趙麗蓉、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了解到,該鎮下北農業種養示範基地是一個正在發展壯大的本土農業品牌,踐行著產業扶貧模式。產業扶貧下北村距瀋海高速公路店市出入口僅3公裡左右,下北農業種養示範基地便位於全村主幹道下北大道的一側,基地建設有蔬菜大棚、養雞棚和農產品包裝車間,還配套噴灌、滴灌、溫控等較為先進的農業設備。今年60歲的林華榮,原是村裡貧困戶,靠打散工維持生活。
  •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甜筍種植打造扶貧陽光產業
    基地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產業發展模式,由公司負責「統一購苗、統一肥料、統一培訓、統一行動、統一回收」,2016年公司引進試種成功後,於2018年實現畝產4000多斤,畝產值超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目前旺良村種植核心區已種植600多畝,力爭2020年底完成首期2000畝種植。
  • 河北尚義縣打造零度以下經濟發展扶貧產業
    如何突破自然環境束縛,開闢一條獨具地域特色的產業發展道路?如何轉資源劣勢為優勢,使當地「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尚義縣委、縣政府從高處著眼,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都水源功能涵養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戰略定位,以張家口籌辦冬奧會為契機,利用本地冷涼氣候和獨特的陽光、風力、冰雪等資源,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打造了零度以下新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 光伏扶貧數位化 讓「陽光存摺」更閃亮
    整齊擺放在金寨縣山間一排排深藍色光伏面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為大別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些光伏板頂著炎炎烈日,正在源源不斷地為當地困難群眾脫貧致富,送來一份份「陽光福利」。位於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區庫區縣,也是全國實施光伏扶貧最早的縣之一。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作者:史雙絢 張弘雅冬日時節,金色的陽光傾瀉而下,灑在甘肅臨夏州永靖縣遼闊的土地上。
  • 助力發展特色產業 扶貧工作隊加快楊嶺鎮脫貧步伐
    盤活荒山,帶動群眾致富應城市人民檢察院扶貧工作隊進駐楊嶺鎮團山村以來,從當地自然資源和產業基礎著眼,從提高群眾經濟收入入手,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和主導產業來抓,不斷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 李金早: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
    原標題:鄉村旅遊已成農村扶貧主渠道  8月18日,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會議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會議由國家旅遊局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主辦,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研究安排下一階段全國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推進工作。
  • 平安銀行 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
    為貧困地區嫁接金融資源,以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是平安銀行在扶貧工作的重要實施策略。2018年,平安銀行專門成立扶貧金融辦公室實施「村官工程」,計劃5—8年內提供1000億元產業扶貧貸款,聚焦當地優勢產業,由銀行投入資金支持企業與政府的扶貧項目,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參與到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實現穩定增收。
  • 讓孩子們在陽光下成長
    陽光下的棲居  要播散陽光到別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陽光。陽光下的棲居便是該園教師心靈的追求。教師只有對孩子們充滿情感,內心充滿陽光,彼此心田中的陽光才會交相輝映。因此,縣實驗幼兒園制訂並完善了《實幼員工修煉21條》、《班主任月考核辦法》、《教師學年考核細則》、《「陽光教師」評價機制》等園所制度。
  • 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超98%的貧困戶——產業對了頭 小康有奔頭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扶貧紮下根,群眾脫貧有底氣。2015年以來,全國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00多萬個,建設各類產業扶貧基地30多萬個,每個貧困縣都有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能力強的主導產業,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98%以上的貧困戶。
  • 通許縣厲莊鄉:產業扶貧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王山峰)近幾年,通許縣厲莊鄉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關鍵,使產業扶貧挑起了脫貧攻堅的「大梁」,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廣大貧困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成長起來。
  • 河南省扶貧基金會「拼多多」產業扶貧項目落地中牟縣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5日消息,據拼多多官方發布的消息,河南省扶貧基金會「拼多多」產業扶貧項目落地中牟縣,並在當地正式啟動黃桃種植基地。在啟動儀式上,河南省扶貧基金會理事長王秦介紹,2019年11月,河南省扶貧基金會與拼多多籤訂產業扶貧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省扶貧辦的指導下,共同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支持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此次中牟縣黃桃產業扶貧基地也是雙方落地的項目之一。
  • 產業扶貧不停歇,卓越集團李華譜寫扶貧新篇章
    自扶貧攻堅的行動啟動以來,截止2019年,全國已有7萬家民營企業對接幫扶了近5萬個貧困村,取得了扶貧的階段性勝利。作為我國優秀的房企,同時亦是扶貧的尖子生,卓越集團積極的探索出了「精準+長效」的創新扶貧模式,為新疆塔縣帶去了希望。2020年是扶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卓越集團將繼續與塔縣結對幫扶,譜寫扶貧的新篇章。
  • 黃南州尖扎縣積極探索 「網際網路+區塊鏈+精準扶貧資金代理記帳」新模式確保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為有效解決基層財會人員素質不高、扶貧資金數據信息分散、扶貧資金監督成本高、扶貧領域廉政風險防控難等問題,黃南州尖扎縣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區塊鏈與精準扶貧資金管理的結合點,在全省率先開展「網際網路+區塊鏈+精準扶貧資金代理記帳」試點工作,確保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為扶貧資金管理新模式提供「黃南經驗」。解決政策執行「偏」的問題。
  • 光伏電站為產業扶貧和集體發展打下基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農村脫貧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而作為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的光伏發電產業,在蓬溪縣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上發揮的作用日趨顯現,照亮了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路。我們還要檢查下逆變器和匯流箱。」柏宏福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內,檢查逆變器和匯流箱,確認其聲音、指示燈和數據都正常。檢查完畢,他們拿起隨身攜帶的毛巾抹擦光伏板,精心呵護這個促進村組致富的「聚寶盆」。「別小看這一塊塊小小的太陽能板,它投入少,積蓄的卻是脫貧攻堅的持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