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傳媒大學今年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舉措,全面拉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
就是這樣的一條研究生改革措施消息,讓朋友圈裡瞬間哀鴻遍野。
我們先一起來看下中傳最新發布的碩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舉措文件:
這個文件透露了什麼信息?
一、過國家線即可進複試
這是今年中國傳媒大學碩士招生最值得關注的變化。
雖然中傳並不屬於34所自主劃線的學校,但因為學校專業強、人氣高、口碑好,歷年最終進入複試的分數都遠高於國家線的標準。
而今年的招生政策則是大大降低了進入複試的門檻——只要過國家線,都可以進入複試選拔流程。
聽起來是天大的好消息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複試分數門檻的降低,必將導致進入複試環節的人數大大增加。在招生人數不發生大改變的前提下,複試考察將變得更為嚴苛。
打個比方,過去50位同學進入複試,最終篩選出10人,淘汰掉40名同學;那麼今年則有可能是100位同學進入複試,最終淘汰掉90名同學。
其次,進入複試面試前,還增加了一輪材料評議環節,需要考生提交本科專業成績材料。
來來來,劃重點了啊——本科成績不好的同學在這一輪有可能會被刷掉!
而且,不僅要看本科成績,學校還將綜合考察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簡單點說,學校放寬了對分數的要求——只要你們達到了國家線即可;但同時加強了對過往成績、基本素養和專業能力的考察——要求你們專業足夠優秀。
二、本科成績好的同學複試將佔優勢
複試的門檻放低了,淘汰率卻提升了。
但究竟怎麼個淘汰法呢,哪些學生容易在複試環節被刷呢?就像剛才說的,複試將淘汰一大批本科成績一般的考生!
之前經常說本科成績低不會影響考研的錄取,但現在情況變了,本科成績過低你很可能在複試環節就會被刷掉。
所以呀,平時好好學習,在初試獲得高分先聲奪人,才是不變的真理。
其他院校會跟進嗎?
其實這件事,要從7月29日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說起,這個會議是歷史上第一次召開,和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一樣,都是沒有先例的,由此可見會議的重要性和開拓性。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會議或許會提前一些時間召開,早在去年12月23日的時候,教育部就轉發了《中國教育報》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到「近期將召開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但會議一直到今年七月底才正式召開,估計可能是疫情導致推遲的原因。
目前來說,只有中國傳媒大學明確從2021考研開始改革,現在距離2021考研初試也就剩四個多月的時間,所以猜測對於大部分研招單位來說,短時間內應該是沒有辦法推進初試改革的,所以大家安心複習,即使有變動,但也只會限於局部試點,所以大家關注自己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就好。
改革對於2021考研人有何影響?
可以推測,這次改革會讓一些院校2021研招複試權重增大、錄取比增大、複試政審和材料審核環節強化,總的來說對於複試影響機率較大,因為複試尚早,考核改革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及靈活的操作,但具體影響範圍及程度,現在沒有辦法去強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