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咯
對於愛德教育與國際交流部而言,飄然翻過的馬年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在愛德基金會、各級教育廳、教育部門與合作院校的共同努力之下,26名外籍志願者們從千裡之外的家鄉來到完全陌生的地方,踏踏實實地當起了支教老師,在不同文化之間架起了溝通交流的橋梁。
為了幫助愛德外教、海外青年志願者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公益事業、並發揮文化使者作用,2015年新年伊始,愛德教育與國際交流部赴雲南省組織召開了為期六天(1月31日至2月5日)的國際交流項目年會,特邀愛德外籍志願者、合作院校外教工作負責人及所屬省市自治區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齊集一堂,共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接下來便為大家奉上年會期間的精彩花絮——
花絮1:德國青年初登臺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在西部某所中學的英語課堂上,一個身高接近2米的德國大小夥手託一隻足球走進教室,這些在實際生活中從未見過外國人的中學生們會以怎樣的歡呼雀躍來迎接這枚帥氣的「歪果仁」(外國人)?又會帶著怎樣的八卦心用詞不達意的英文打聽他來自何方、有無女朋友?
這名德國小夥叫Tobias,和其他與他年齡相仿的德國青年志願者們一樣,都經過了愛德嚴格的崗前培訓,自己也提前做好準備,精心設計了多種教案,期待著打響來華支教的第一炮。然而當他帶著一顆忐忑的心邁進教室時,卻發現事實來得太突然,自己所面對的一切與自己腦補的各種畫面嚴重不符時,那種錯愕與戲劇反差讓Tobias們當時就驚呆了!
於是乎,在年會中,Tobias和他的小夥伴們用表演的形式重現了自己初登講臺的第一堂課,逗得大家開懷大笑。歡樂之餘,在場的每個人也對作為我們服務對象的零零後中國青少年們有了更為形象直觀的認識,也為我們今後的教學培訓工作指明了改善的方向。
Tobias(左一)和他的小夥伴們正在傾情演繹青年志願者執教的第一堂課
愛德資深外教和其他志願者們看得津津有味、若有所思
花絮2:「歪果仁」爭當「中國通」
可敬可愛的「歪果仁」們來華已有段時日。很多人都在積極地學中文、練習書法,其中不乏各類學霸,還不時打個擂臺PK一下,爭當「中國通」。這不,在大會「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與人口變動」主題講座的進行過程中,特邀講座嘉賓、雲南大學發展研究院羅淳教授提出了一個有關中國農村女性受教育情況的問題,來自美國的Arnold便第一時間衝上前臺去搶答。不過,儘管他的中文水平相當不錯,能夠和路上偶遇的每一個中國人無障礙地對話幾個回合,也能夠在餐桌上以一當十和中方參會代表侃侃而談,對於錯綜複雜的中國國情卻仍是一知半解,離真正的「中國通」還有相當距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到Arnold這枚「歪果仁」可以正確理解這句話,並不遺餘力地踐行的時候,想必他在成為真正的「中國通」的道路上也邁出了一大步。
我們看好你哦,Arnold!
特邀講座嘉賓羅淳教授(左一)正在提問,美國外教Arnold(右一)積極搶答
花絮3:愛德外教人氣高
在與中方合作夥伴的分享會上,來自內蒙古民族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的楊麗華副院長誠懇地指出,愛德派送的外教不僅專業水平高,而且極具奉獻精神,深受同事的好評和學生的歡迎。在認真履行完合同約定的教學時長和工作任務之餘,愛德外教還經常為學院的青年教師和學生們開講座、辦沙龍,寓教於樂,利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家,極大地提升了大家開口飈英文的勇氣和自信。
作為長年從事國際交流項目的愛德人,每每聽到接收院校對愛德外教的認可和讚賞,心裡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溢於言表。愛德外教就像是我們的家人,前往西部院校支教之後,他們生活舒心,我們就會感到安心;他們得到認可,我們也替他們高興;他們能夠融入,我們便會覺得與那裡也建立起了友誼的橋梁。同時,愛德的當地合作夥伴承擔了安排外教教學工作和照料外教日常生活的雙重責任,經年累月不辭辛勞,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中的不可取代的成員。
中方代表認真聽取內蒙古民族大學國際交流學院楊麗華副院長的分享
花絮4:歡聚一堂同慶生
借著此次年會的契機,平日裡忙忙碌碌的大家庭成員們從天南海北齊集雲南,共同度過了一周的歡樂時光。恰逢德高望重的愛德外教Karin女士和意氣風發的青年志願者Simon先生的生辰,愛德會務組為他們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和賀卡,並邀請參會的各位在賀卡上親手寫下祝福的話語,並在晚餐時間熱力奉送,將兩位壽星感動得稀裡譁啦。相信這個與眾不同的生日趴也給他們在華支教的歲月裡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愛德會務組精心為Karin(右三)和Simon(右二)慶生
花絮5:有恙千裡來相會
雲南是愛德在西南部的主要項目區之一,多年來愛德在該地區開展了大量醫療衛生、社區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項目。愛德項目在當地的開展,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維護民族團結、創建和諧社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因此在昆明會議結束後,我們特意安排了項目探訪活動,帶領全體參會代表赴德宏州愛德項目區實地考察當地的愛德項目。沒想到探訪之旅路途艱辛,經由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德國小哥Sven終於扛不住了,吐暈在廁所。
傍晚時分,一行人抵達愛德公共醫療衛生項目點之一的芒蚌村衛生室。門口的長椅上坐著一對很有愛的姐妹花,穿紅衣服的妹妹正在輸液,穿綠衣服的姐姐坐在旁邊陪著她。Sven(右一)一屁股坐在了她倆身邊,一秒鐘變身安靜的美男子,與小小病友相依為伴。瞧這大中小三位依次排開,毫無違和感。
花絮6:各族人民大聯歡
愛德設在L縣的公共醫療衛生項目有其特殊的背景與意義。一方面該縣靠近中緬邊境,基礎設施差、教育程度低、當地社區經濟與文化發展落後。另一方面,臨近邊境又使當地群眾出入境方便,引發吸毒、愛滋病等困擾邊疆地區的常見問題屢見不鮮。因此,這裡的困境是集邊疆、民族、山區發展等諸多問題為一體的複雜問題。
在德國糧惠世界(Brot)的資助下,愛德自2013年1月1日起在L縣開展了為期三年以社區為基礎的愛滋病防治及健康促進項目,經過兩年的努力已喜見成效。聽聞愛德探訪團要來,村寨裡歡天喜地、張燈結彩,就像慶祝傳統節日一樣隆重熱鬧。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熱情好客的鄉親們早早地候在了村道兩旁,敲著鑼鼓、捧著美酒,翹首迎接來自異國他鄉的中外友人。
村裡的孩子們,苦於被大人們佔據了有利地形,為了圍觀「歪果仁」紛紛爬上閣樓,從窗口遠遠眺望這些金髮碧眼的大哥哥大姐姐們。
景頗族的妹子們熱情奔放,胸前佩戴的銀鏈子和銀泡泡伴隨著她們搖曳的舞姿沙沙作響,煞是動人。一個九歲的傣族小姑娘為我們跳起了優雅的孔雀舞,像極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小孔雀正在臨淵起舞,對著自己在水中的美麗倒影眉目傳情。
飲罷美酒、欣賞完歌舞,愛德青年志願者們紛紛起身、集體登臺,為在場的觀眾獻唱兩首德文歌曲,作為受到村民們如此禮遇的誠懇答謝。
歌舞表演結束後,全民大聯歡拉開了帷幕。愛德探訪團的中外來賓和村寨的少數民族兄弟姊妹一起,在廣場上跳起了圓圈舞。咔嚓咔嚓!畫面太美趕緊拍!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夕陽西沉之際即是執手相送之時。全村不論男女老幼,紛紛拉起愛德探訪團成員們的手,不忍放開。他們再次端來美酒,再度唱起歌謠,眼裡噙著淚水,臉上卻掛著笑意為我們送行。那一刻,真情超越國籍、民族、語言、文化,溶進美酒和音符,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結語
我們很難用數據去量化項目中所取得的成果,例如外籍志願者對愛德基金會的認同感、中方合作夥伴對愛德項目的支持度、愛德外教在當地的影響力、愛德人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責任心諸此等等。然而,只要看到全家福和照片上每一張歡欣鼓舞的笑臉,只要看到反饋評估表上給出的五星好評和手動點讚的留言,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了。在即將過去的馬年裡我們馬不停蹄、勇往直前,在即將來臨的羊年裡我們喜氣洋洋、更進一步!
在此特攜勐巴娜西珍奇園裡的背影殺手孔雀君華麗登場謝幕,並給諸位拜個年,在新的一年裡給大家開屏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