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公子
侄子今年高考,637分。我覺得他考得非常好了,但他自己卻有點不開心。尤其是今天……
我們同小區的小李(化名),是侄子的同班同學。他今年考了685分。我們今天得到消息:小李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了。
聽到這個消息時,侄子先是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地感嘆了一聲:哇,厲害了,北大啊!
一瞬間的驚喜之後,跟著是本能的失落,侄子眼神都暗淡了,垂頭喪氣的。
我開導他:「咱只要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就行了,真的不用去跟別人比。小李確實考得很好,但我真心覺得你考得也很不錯。」
侄子搖搖頭,跟個大人似的感慨:「我不是非要跟他比,只是……本來我也可以的……」
是啊,本來可以的……
網絡圖片
有多少高中生本來可以考得很好的,卻遭遇了滑鐵盧。
有多少高中生,初中時成績是很好的,高中三年卻大變樣了……
高中三年充滿了變數,也充滿了機會,我們最要做的就是不要讓自己的高考變成了一句「本來我也可以」……
朋友家孩子錄取在我們學校,她給我打電話說:「孩子分數還行,應該能進重點班。你幫我看看哪個重點班最好,能不能幫孩子放在那個班?」
分數夠了想挑個好班,這很容易,我做得到。但是,我不知道哪個重點班最好……
家長判斷哪個班級最好的唯一標準就是高考情況。哪個班考上本科的人數最多,哪個班考上重點的人數最多,哪個班考上清北的人數最多,家長就認為哪個班最好。
我們學校的重點班都是650分以上的高分打亂隨機分配的。每個班生源都不相上下,但到高考時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以2020年高考為例,同是重點班,最好的班級全班都考上了本科,有的班級卻只考上了三四十個人。
差不多的高一,差很多的高三……本來他們也是可以的,本來他們也是不會落榜的……
還有更「慘」的學生:中考是佼佼者,高考是墊底者。
2018年那一屆有個姓楊的男生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年高考分數公布後,他的爸爸特地到學校來找我。那是高中三年他第一次到學校來,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楊同學的家長。
那天來找我的學生和家長非常多,有來拿高考志願填報指南的,有來討論志願的,還有什麼都不幹就純粹來看看的……總之當天辦公室人非常多。
楊同學的爸爸找到我之後第一句話問:
「老師,我家楊××是不是只考××分?」
我再次查看學校出的分數表,確認了他的分數,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楊同學的爸爸問的第二句話是:
「當初說是重點班,聽說你帶班很厲害,才特地讓小孩進你的班的。現在你們為什麼考得這麼差?作為班主任,你要對這個事情負責!」
我聽楊同學說過,他爸爸是做生意的,在市場上賣豬肉,早些年還自己殺豬。看他情緒有點激動,我就百般安慰他,試圖讓他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成績,更試圖把他勸走。
但是不行,楊爸爸什麼話茬都不接、都不聽,他就認一個理:你們是重點班,為什麼考得這麼差?
幾個回合下來,旁邊有家長煩了,直接開懟:「班上不是都考得差吧,反正我家考得不錯。」好幾個家長跟著附和,都說自家孩子考得不錯。
說實話,我並不了解楊同學的爸爸,無法預知他可能採取的行動。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激化矛盾。
所以,我趕緊打岔,試圖迴避其他學生考得怎麼樣這個話題。
但是不行,他已經抓住這個話題了,非要探究清楚。
最後我只好把分數表(只有學號和分數,沒有學生姓名)給他看:全班58個學生,只有一個人沒有考上本科,就是楊同學。
還好,他是個通情達理的家長,弄清情況後就沒說什麼了,直接離開了辦公室。
其實我理解他。因為楊同學高一進校的分數,排在年級前100名,班級前10名。
差不多的高一,差很多的高三……為什麼?因為中考的功勞簿無法將我們傳送到高考的光榮榜上。
面對這些「為什麼」有人可能會總結出十條八條原因,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高中三年,你不夠努力!
我不否認這個世界上有天才,但是想考個好大學並不需要多麼天才,只要真的踏踏實實努力了,就行。
特別強調:必須是真的努力,而不是假裝很努力。
沒有人是玩著玩著就考上大學的,所謂的我家孩子一天到晚打遊戲,最後還不是考上了重點大學之類的言論,請別信。
要麼他在撒謊,要麼他家孩子是拿鍵盤考上的。
也沒有人不論怎麼努力都考不上大學。努力卻沒有收穫,可能有3種情況:
①沒有持之以恆地努力;
②努力的方式不對;
③只是自己覺得自己很努力,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當年考研時,我有個室友一拼起來能連續一個星期熬通宵,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但最多只能堅持一個星期,然後必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感慨:
「我已經這麼努力了,還要我怎麼樣?」
然後就開始放縱自己,無限放縱,直到下一次被打雞血了再蹦噠幾天。
這種努力,自然沒有結果。
曾經有個落榜的學生感慨:同在一個班,別人考清華我卻要復讀,為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沒努力,或者只是在假裝努力。
網絡圖片
朋友家女兒今年沒考好,只能走大專,她想復讀。朋友對她說:「復讀是有懸念的,而且非常辛苦,你要想好了。」
孩子說:
「我只會進步,不會退步。」
對,學習要的就是這股勁頭,願意努力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因為努力是讓高考從「我本可以」,變成「我可以」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