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人臥底日本打黑工15年,回國後人生大反轉!

2020-12-09 知行路上話歷史

部爾衛曾經說過: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幹,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勞的意志。一個上海的貧困生舉債赴日留學,卻不幸被騙,成了一名「黑戶口」。

但為了家人,女兒的未來,他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的時光,最終用自己的搏命錢幫助女兒實現了進入大學留學的夢想。這件事聽起來簡直就像是天方夜譚,但這件事卻真實的發生在他的身上,他就是丁尚彪。

從另一個深淵到另一個深淵

丁尚彪於1954年生於上海,他的家庭並不富裕,甚至稱得上是貧困。他經歷過上山下鄉的時期。下鄉時遇到了妻子陳忻星,兩人婚後回到上海,之後便生下了女兒丁琳。經歷了十年動亂,他和妻子返程回到上海。

學業中斷,身無一技之長,使得丁尚彪在這個日漸進步的社會裡舉步維艱。1989年丁尚彪偶然發現日本發放的的招生單上有找人工作的信息。

在朋友的勸說下,為了改變一家人的命運,他借款42萬元,於1989年6月離開上海,來到日本北海道。那時候的他才剛剛35歲。本該是與妻子,女兒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卻拋下妻子和女兒,一個人遠赴海外打拼。

那段時間是他最無助,最孤單的時候。他本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即便給不了家人陪伴,至少能為她們經濟上提供不小的幫助。

可當他來到日本之後,卻傻眼了。丁尚彪漫無目標地來到日本,因為並未提前對其進行調查,在來到此地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他和一眾同胞為了未來努力學習來到異國他鄉,卻不得不迫於生計逃離,成為了一名非法滯留者,也就是所說的「黑戶口」。憑藉著努力飛黃騰達的願望,看似已然破滅。

他想起了遠在故鄉的妻子和女兒,想起了他那貧窮困苦的家庭,想起了他當初來此地的決心。他想起了許多許多,最終的結果是:他不想放棄。

想到這些,他的想法開始轉變。即使這一代人無論怎樣將苦也不讓下一代人再次重複上演他這樣的人生。從此以後,他的目標開始變成了女兒的未來的幸福生活。

他要為了女兒的未來打工,他要為了女兒日後更加幸福的人生奔波。為了這個理想。他每天小心翼翼。因為害怕被拘留,丁尚彪整天生活在被抓的陰影之下。同時,他更抓緊時間打工,有時甚至每天奔波於三個打工地點。

他幹過無數種類的工作。他也曾感到過疲憊,也曾感到過想要放棄的念頭。但是他一想到女兒的未來,他沒有放棄,他也不敢放棄。

每當他擁有一絲懈怠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就會閃現女兒那張可愛的臉。女兒的未來只能靠他。丁尚彪在東京各區奔波,風雨無阻,披星戴月。

他不敢休息,住的是破舊板房,甚至連洗澡的條件也不具備。他幹過無數種類的工作:他曾經掃過大樓和建築工地,他當過餐廳的廚師,進過塑膠製品工廠工作。

他幹過任何髒的,累的活兒。丁尚彪在那段時間裡嘗遍了最底層的滋味。但他心中始終有光,那束光來自女兒丁晽,不曾泯滅。

他的光在15年之後到來

15年來,丁尚彪沒有和妻女團聚過一次。他放棄了這好似人人都能享受的天倫之樂,換取了一筆不小的收入。那是他的搏命錢。

丁尚彪為女兒今後擁有美好人生的命而拼搏,放棄了自己原本可以平安、普通的人生。

丁尚彪的女兒丁晽,她的夢想是進入美國醫科大學留學。而他的這筆錢就是女兒全部的希望。最終丁晽實現了她的留學夢。

在那一刻。丁尚彪無比地開心。他的女兒,可以擺脫像他一樣的命運了。雖然,他不曾被命運有過一絲偏愛。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他讓命運之門為他的女兒打開一條嶄新的大路。

如果不曾選擇那條路,她的女兒可能與她的留學夢失之交臂。過著和他父親一樣的貧困、碌碌無為的普通人的生活。但不可否認,因為她的父親15年的付出,使得丁尚彪的女兒的人生徹底發生改變。有的夢雖然很美,也很殘酷。丁尚彪,終於迎來他人生的曙光。

最偉大的父親

提到丁尚彪不得不觀看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紀錄片的名字叫做《含淚活著》。這部紀錄片是由著名導演張麗玲歷經十年拍攝完成。整個片子歷經十年記錄編輯。張麗玲導演在東京池袋經朋友介紹認識主人公丁尚彪。

初次交談,張麗玲感慨於這個父親的偉大。他的毅力和他的追逐夢想的信念,使得張麗玲久久不能忘懷。之後,張麗玲決定跟蹤拍攝丁尚彪拼搏十年的影像。張麗玲導演的片子不像別的紀錄片有太多多餘的東西。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簡單地記錄著一個父親為女兒所做的全部事情。這部紀錄片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有的日本人甚至因為這部紀錄片開始對中國人產生改觀。他們有些人之前對中國人帶有的反感和偏見被衝刷的一乾二淨,取而代之的是對中國人的崇敬。

為他們身上那種為理想前僕後繼的精神,和雖然經歷過不幸,但卻含淚追夢的人生態度。這是現代日本人,不能忘記卻忘記了的東西。於是,丁尚彪一時間成為了日本人的楷模。

15年很長。生活在底層的15年,更長。

沒有人能夠親身感受到那位父親當年在底層打工的辛苦生活。紀錄片中只是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人,其中的辛苦只有丁尚彪他自己能知道。

看著《含淚生活》這部紀錄片,仿佛又看到了那個35歲的男人正在孜孜不倦地完成著他那繁瑣又辛苦的工作。

他擦擦頭上的汗,抬頭望向對岸祖國的那方,想到那邊有他親愛的女兒和妻子,頓時,他又埋下頭去,加緊工作的腳步。他知道他肩上的重擔。是最偉大的父親。他叫丁尚彪。

文/李清宇

相關焦點

  • 上海男人臥底日本打黑工15年,回國後人生大反轉
    一個在日本打黑工15年的上海男人,意外得到全日本熱烈點讚。 一部拍攝十年的紀錄片,因為反響過於火爆登上院線。 一個家庭三口人,用異於常人的堅守,完成了從中國底層到美國中層的階級跨越。
  • 上海夫妻為供女兒留學,在日本打「黑工」15年,被拍成紀錄片
    紀錄片講述了一位中國父親丁尚彪,為了給女兒掙出國的學費而在日本艱辛打拼15年的感人故事。15年間,因為打「黑工」的身份,丁尚彪與妻子、女兒分別只見過一面,自己則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漂泊,忍受著孤獨。在東京打「黑工」,只為女兒掙去美國的留學費丁尚彪沒有了留學生的身份,而又無法辦理工作籤證,他成為了一個非法居留者,從此開始了在日本打黑工的生活。在東京,丁尚彪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工作和生活,生怕因為籤證問題而被遣返回國。
  • 《含淚活著》:上海丁尚彪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島國一億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上海男人是市儈、精明的代表,這些刻板印象是對上海男人的一種無端的中傷。在千萬的上海男人中,有一位上海漢子用自己的十幾年一日的忍耐和努力感動了無數日本人,成為無數人學習的榜樣。青年時期多受磨礪丁尚彪,一個普通的上海男人。丁尚彪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在青少年時期,丁尚彪被安排來到淮北農村,成為了知青。
  • 從月薪100元到上海買房,他在日本打黑工15年,只為了兩個女人
    但這也意味著,他不能回國探親,因為一旦回國,他將無法再返回日本。 從此,丁尚彪成了在日本打黑工的人,他用著假名字、假身份,成了要躲著警察走的灰色人口。 為了還債,為了給妻女好的生活,沒有人比丁尚彪更拼。 他開始和工友合租,不到10平的屋子裡,擠了4、5個人。
  • 從月薪100到全家移民美國:一個中國父親在日本打黑工的15年
    這是一部耗時10年之久拍攝而成的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2分。影片講述了一個底層的中國父親,從上海漂洋過海到日本「留學」,卻被迫打黑工的15年。這是一部由華人導演張麗玲執導的紀錄版,名叫《含淚活著》,影片曾經創下了日本富士電視臺的播放紀錄。
  • 中國研修生:我在日本打黑工
    劉曉冬在日本打黑工的工地。受訪者供圖  「中國研修生低薪、高壓、受虐待、被性騷擾」,「失蹤研修生達萬人」……在近期日本的新聞報導裡,中國研修生以悲慘的境遇,刺痛了國人的心。  1993年,為解決日本國內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本政府擴充了原有的外國人研修制度,設立了技能實習制度,即研修生經過為期一年的技術學習後,可與僱用企業籤訂僱用合同。轉為技能實習生,服務期限為2年。目前媒體中提到的「研修生」,實際為研修生和技能實習生的總稱。  劉曉冬,23歲,做研修生一年半後「跑黑」。
  • 上海留學生日本打黑工15年,改變家庭命運換女兒一紙博士畢業證書
    2007年夏天,一所美國大學的草坪上,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正在合影留念。那一天是留學生丁琳拿到醫學博士畢業證書的日子,但對她來說,這一刻卻有比畢業典禮更重要的意義。這一天,是這個三口之家分別18年後的第一次團聚。
  • 從月薪100元到上海買房,他打黑工15年只為了兩個女人……
    咬緊牙關的堅強父親,是真正男人。 片中有許多我們日本人已忘卻或失去的美德。盼主人公一家幸福! …… 這究竟是怎樣的三口之家?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這麼多日本人為之感動?
  • 中國父親在日本打黑工15年,只為女兒能去美國,終被日本「拉黑」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歲月中,父親一直是那個為了兒女默默付出的人,雖然父親的愛不像母親那樣溫柔,但他那份深沉的愛會讓我們心領神會。不知道大家對前些年電視中所播放的一個名叫《含淚活著》的紀錄片有沒有印象,這部紀錄片講的是一個中國父親為了女兒能去美國留學,自己在日本打工十幾年,最後被日本方面終身禁止入境的故事。據說這個紀錄片的拍攝也進行了十幾年之久。
  • 《含淚活著》記錄華人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了無數人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後,一家三口的命運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含淚活著》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繼《小留學生》之後再次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
  • 打工人丁尚彪:為家庭日本打黑工15年,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今年,顛簸半生,已經是美國公民的老丁已經65歲,在美國繼續打工十年後剛剛退休。他本來計劃著行使一下公民權利,為美國大選投一次票,再用十年時間去週遊世界,花光這些年掙下的鈔票,開啟一段獨屬於自己的人生。可這一切都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而暫停,紐約的疫情從大爆發到失控,都讓他感到比在日本忍受突如其來的地震更加憂慮。
  • 為送女兒去紐約學醫,中國父親赴日打黑工15年,後被終生禁入日本
    在現代,也有許多父母為了孩子漂泊異國他鄉,就比如說這個中國父親,為送女兒去紐約學醫,竟赴日打黑工15年,後來被終生禁入日本。等到女兒長大需要上學的時候,他才帶著一家回到了上海。但此時的上海已經大變樣,丁尚彪一直生活在封閉的農村,完全失去了對新社會的認識,同樣的,他也沒有從新社會裡謀生的技術,頓時,他成了上海最為貧窮的人群。
  • 欠巨債打黑工15年,送女兒進世界名校:活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女兒10歲那年,丁尚彪遠去日本,與妻女整整分離了15年,靠著打黑工賺的錢,將女兒送到美國名校,並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這不是虛構的電影情節,而是真人真事。1996年,華人導演張麗玲耗費10年,將丁尚彪一家人的聚散分離拍成了紀錄片。
  • 在日本打黑工15年終於把女兒送入世界名校
    偶然的機會朋友推薦了這部中國紀錄片含淚活著,2009年在日本上映的時候,同期的電影阿凡達在日本上映時,觀影人數卻寥寥無幾,日本觀眾根本就來不及看好萊塢大片,而是爭相去看中國紀錄片含淚活著一個普通的中國底層的男人30年苦澀與傳奇的故事。
  • 我在日本打黑工:有的研修生工資的一半被扣去
    熬不住的半路跑回國了,有點門路和膽量的就跑去打黑工,我們叫「跑黑」。  最近幾年匯率走低,研修生跑黑的情況也更加常見。過完北海道第二個漫長的冬天,我更新的籤證下來後,就跑黑了。  打黑工就成了新聞裡提到的那種「失蹤人口」。不但之前交給中介的保證金成為泡影,還存在隨時被遣送回國的風險。
  • 我駐日大使館提醒:別被騙去日本打黑工
    我駐日大使館提醒:別被騙去日本打黑工11月26日,北海道木古內警察署通報中國駐札幌總領館,11名中國公民因涉嫌非法滯留、打「黑工」,被警方拘捕。近期,不斷有中國公民輕信「黑中介」和「所謂朋友」介紹在日本打「黑工」,或被騙取大量錢財非法滯留過起流浪生活,或意外受傷無法維權。
  • 父親自費42萬留學被坑,滯留日本打黑工15年,終助女兒圓博士夢
    其中有一位來自上海的老丁,以留學的名義出國被「坑」,孤身一人在日本打著三份黑工,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15年裡,只和女兒、和妻子僅有兩次團聚。紀錄片《含淚活著》跟拍十年,記錄下了他們一家人的故事。
  • 他從軍一年立大功,家喻戶曉,30年後遠赴國外打黑工,引發爭議
    一夜之間,他從一名無名戰士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但是他的人生之路並不是很順利,30年後,他生活困難,遠赴國外打黑工,引發爭議。此人叫年四旺。年四旺,1943年6月5日出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陳集鄉,1965年12月徵召入伍。1966年12月30日,年四旺在歸營途中,走到山西大同礦附近的鐵路邊時,突然發現鐵軌上有一塊重約100來斤的大石頭。
  • 《含淚活著》他在日本打黑工,與妻子隔海分離13年,只為送女留學
    《含淚活著》他在日本打黑工,與妻子分離13年,只為送女留學01丁尚彪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工人家庭。1970年初中畢業後插隊落戶,當時他年僅16歲,來到安徽省五河縣,當時最貧困的地區。選擇自費去日本留學需要42萬日元。而這些錢他們夫妻兩個要工作15年。這年的夏天他懷著對未來的憧憬來到了日本的北海道阿寒町求學。
  • 聚焦加拿大中國留學生「打黑工」一族
    分別來自廣東及東北的陸小姐與錢小姐就是如此,陸小姐原來在中國是會計專業,來到多倫多後完成4年商科學業,畢業後在哈利法克斯找到一份會計工作,今年8月已獲得移民籤證。錢小姐2000年來加留學,在辛力加學院攻讀電腦專業,由於本身在國內有經商經驗,畢業後自己開設公司,今年初也順利通過移民審核。  但這種扎紮實實完成學業、成功立業的中國留學生比例又有多少呢?情況不僅不樂觀,甚至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