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便利商店密集度世界第二,臺灣人真離不開便利商店啦!
第一的又會是誰呢?臺灣人超愛便利商店,平均每2211人就有一家,但在全球排名卻只是第二名;第一名由南韓奪冠,平均每1452人就有一家便利店;第三名是日本,每2248人一間。臺灣每2211人擁1家便利商店經濟部今公布便利商店營業額統計,2017年營業額新臺幣3173億元,不但為連續18年正成長紀錄,今年全年營業額更可望創新高。
-
【揭秘】臺灣萬能的7-11便利店是這樣打敗電商的
臺北街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它們藏身於寫字樓、地鐵站、醫院、景區、火車站甚至校園之中。即便是在花蓮或墾丁等偏遠的小市鎮,走上十幾分鐘也能找到便利店。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全臺平均每2300人就有1家便利商店,比起日本2450人一家更為密集,比例高居世界第一。
-
在臺灣只用便利店就打贏了眾多電商!太方便了!
即便是在花蓮或墾丁等偏遠的小市鎮,走上十幾分鐘也能找到便利店。至2014年底,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全臺平均每2300人就有1家便利商店,比起日本2450人一家更為密集,比例高居世界第一。7-Eleven在臺灣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七,你在旅途中所需要的一切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
熄燈一小時 2300家全家便利店為環保助力
上海2018年3月23日電 /美通社/ -- 全家便利店將會在明晚齊齊「變身」。為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一小時」的活動號召,3月24日20:30起,全家便利店將進行招牌熄燈一小時,以實際行動為環保助力。
-
臺灣便利店這些年
聯商網消息:初見有落差,離別是鄉愁。有多少人的臺灣行最後成了「欲揚先抑」的反轉劇。在我看來,促成這種反轉的「點」無非是兩個,一是秩序感,二是人情味。而臺灣的便利店天然就成了兩者共存的重要場景之一。便利店是怎樣融入臺灣人民的生活的?臺灣便利店怎樣盈利?臺北、東京、上海三城便利店商品配置有哪些差異?臺灣便利店的經驗、發展階段有哪些可以移植?
-
【便利店】泉州便利店興起開店潮 「最後一公裡」商機無限
此前,安盛便利超市、好的佳便利店、蟲哥便利店以及萬鄰便利店等在中心市區都擁有數量可觀的門店,業界人士估計,泉州便利店新一波的擴張浪潮有可能就此展開。 據業界消息,莆田最大的便利連鎖店易太便利店,近兩年也在積極進軍泉州市場,未來泉州便利業態或將不再平靜。
-
國際評「最」臺灣亮點,臺灣自由行前必看
現在,臺灣給人的印象也不再只是便宜的電子產品、貼紙、或是計算機零件,而是在長期經濟不景氣下,『人文』持續成長下的現象。本文列出了臺灣最值得注目的事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夜市 臺灣超過300家的夜市隨時滿足你的口腹之慾。
-
廈門便利店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一,每3114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記者昨日走訪發現,近年來,廈門便利店行業不斷發展,除了數量、密度不斷提升,部分便利店企業更是忙著 " 跑馬圈地 " 和轉型。便利店在廈門遍地開花便利店的飽和度,是評價城市便利店發展的重要指標。根據指數榜單,廈門的便利店飽和度為 3114 人 / 店,即在廈門,每 3114 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
全家便利店上海成長記:自提業務充滿遠景
2004年7月「全家」在上海的第一家店開門營業,經過近10個年頭,已經有近750家門店。 上海的近750家「全家」便利店中,加盟店和直營店的比例相當。 「沒有日本的滿街的自動販賣機,也沒有臺灣的滿街的小吃攤,上海城市發展的這一階段非常適合便利店發展。」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作為日本著名的貿易巨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等此次收購結束持有率會提高到100%,完全掌握全家。全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店面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單店日銷售額能達到53萬日元!但近年來,日本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遇到用工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還有電商、配送物流等行業崛起,大大壓縮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
-
臺灣人患癌速度創新高 平均每5分06秒就有1人患癌
臺灣人患癌速度創新高 平均每5分06秒就有1人患癌 2017-05「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全臺最新10大癌症發生率,癌症時鐘較前一年又快了12秒,平均每5分06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總計全年癌症新發生人數達到10.3147萬人,不僅首度突破每年10萬人,同時,該數字較前一年增加了4004人。
-
全球第一家「宜家便利店」來了
一樓賣的東西和普通便利店沒啥不同,零食、數據線、收納包、筆記本、燈泡......別家便利店有的東西,這都有。除此,這還有咖啡攤位。都市人去便利店,肯定少不了買杯咖啡啦。一樓主打的是「方便、快速購買」,而二樓,則是一個可以讓人慢下來好好享受的餐廳。
-
報告:2016年臺灣平均每4分鐘58秒有1人患癌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衛生福利部門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2016年臺灣新增癌症人數為105832人,比2015年增加676人,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患癌。據了解,患大腸癌人數連續11年為臺灣癌症患者第一,醫師提醒,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2016年臺灣十大癌症排行榜依次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口腔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食道癌,其中,甲狀腺癌從第九名升至第七名,新增罹癌人數3679人,2015年新增3618人。
-
超商密度高 臺北市平均每平方公裡有5.35家店
華夏經緯網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連鎖便利商店門市已經超過9千家店,平均每0.26平方公裡就有1家店,如果就密度來看,以臺北市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5.35家店密度居全臺之冠。
-
臺灣電商的三大特色:以便利店為主的物流
和大陸相比,臺灣省的物流精細化操作程度更深,同時具備「宅配」和「店配」兩種模式,形成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1.宅配 日本是世界上物流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對臺灣省的物流業,尤其是宅配的發展影響巨大。近年來,由於日本的物流更注重精細化理念,臺灣省的物流企業紛紛尋求與日本運輸企業進行戰略結盟,試圖更好地開發宅配市場。
-
思考 把便利做到極致 臺灣便利店真正強大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不是鳳梨酥,也不是高山茶,而是便利店。也許你會說,便利店哪兒沒有啊,算什麼特產?的確,大陸也隨處可見「7-11」、「全家」的身影,但無論貨品、功能與服務完全無法與臺灣匹敵,說它是全世界最便利的便利店,絕不誇張。 走在臺北街頭幾乎每三五百米就能看到一家便利店,就算在臺東、花蓮、阿里山這些偏遠地區找到一家便利店也非難事,而且統統24小時營業。
-
【網連世界】感受全球便利店24小時不打烊的關懷
中國臺灣有「便利之島」的美稱,便利商店密度高居全球第二,2018年平均每2148人就有一家連鎖便利商店。 臺灣目前四大便利店有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大多為24小時營業且終年無休。截至今年5月底,這四大家總營業店數超過1萬家,其中7-Eleven以5000多家居首位,佔比近五成。
-
便利店7-11進駐臺灣最後一塊"空地"蘭嶼 謝長廷、作家等稱其為惡靈
臺灣最後一個沒有便利店的地區即將引入7-11,引發部分人士抗議,並被嘲作「文明病」。這個地方叫蘭嶼,被稱「核廢島」,小島發展旅遊,沒有便利店,只有雜貨店。臺灣統一集團代理的7-11便利店將於8月在此開店,蘭嶼島內倒不怎麼熱烈,「外面聲音」卻比較多。臺灣政客、作家、演員等組成的「小清新」團體以破壞小島淳樸為由,在媒體、臉譜網上抗議。
-
24K純乾貨 | 臺灣便利店簡直就是實體版支付寶呀!!!
臺灣便利店做到今天這樣花了36年在臺灣問路,幾乎所有人都會這樣講:當你看到xxx便利店的時候,向左/向右……對!在臺灣,便利店就是路標。2014年,臺灣的媒體做過一個統計,每2500個臺灣人就能分配到一家便利店,平均每3個臺灣人有一個每天到便利店報到。自1979年,統一企業集資新臺幣1.9億新臺幣,創立了「統一超級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單獨運營,便利店行業在臺灣已經有36年的歷史了,甚至比麥當勞等美式快餐還要早3年。
-
中國市場衝出便利店黑馬,平均每天有10家新店開張
2020年6月份最新的科技快報:前不久,蘇寧小店在618節點正式對外宣布全面開放門店加盟,並設立了3年加盟1萬家的門店目標,這平均下每年要開3000多家店。有媒體人表示,蘇寧小店被寄予了厚望,未來將成為蘇寧智慧零售全場景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