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南京大學金陵中學」授牌暨金中「南大班」開班儀式順利舉行。
「從此,又多了一份牽掛。」作為「南大班」名譽班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祝世寧現場回憶在金中學習的點滴,與首屆104名「南大班」同學親切交流,並帶來一場精彩講座。
「作為金中的老校友,看到我所在的南京大學和金中有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形式,我是非常激動的。」祝世寧勉勵首屆104名「南大班」孩子們,「在中學,最重要的還是打好基礎,學好各門課程,培養好閱讀能力、學習能力、交往能力以及探索真理、獨立思考的能力。」
南京大學副校長王志林提出,南京大學金陵中學 " 南大班 " 的開班,是南京大學聯合金陵中學探索新時期中學教育的創新之舉,力求以高質量師資隊伍、高標準課程體系、高水平管理機制、高要求培養方案,打造一批 " 著力內涵發展、彰顯南大特色 " 的優秀學生隊伍。
「一條廣州路,隔不開金陵中學與南京大學的深厚情誼。」金陵中學校長孫夕禮表示,長期以來,金陵中學和南京大學攜手共同發展,成果頗豐。2011年,兩校合作成立了「準博士培養站」,共同探索從高中到大學創新拔尖人才協同培養的有效途徑,目前已成功培養了4屆、200多名「準博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南大各科各院系就讀的金中畢業生近200人。
孫夕禮透露,「南大班」培養特點主要在課程,部分理科課程和南大打通,注重大學和中學銜接。還有人文素養類的課程,比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會邀請南大文科教授開講。另外,金中正在考慮將STEM中心改為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分院,將來把南京大學人工智慧的資源,包括儀器、設備等,與金中共享,給學生提供新的科研平臺。
9月29日下午,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金陵小學揭牌儀式先後在兩校舉行。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薛海林出席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揭牌儀式。他表示,南京大學將攜手金陵初中,聚焦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以高水平大學引領基礎教育實現創新性發展、融合性發展。
「立德樹人,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開始;人才為本,讓人才與名校互相成就;勾畫藍圖,以高教不凡使命成就基教不變追求。」在南京大學金陵小學揭牌儀式上,薛海林說,南京大學與金陵小學將共同探索南京大學金陵系列學校管理新機制,以實幹為筆,書寫教育合作新篇章;以創新為墨,勾畫教育發展新藍圖。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利明對兩所學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兩校把握好此次聯手的好機會,探索新型辦學育人模式,培育為國效力、為黨服務的創新性人才。棲霞區教育局局長徐觀林指出,金陵系列學校共建將有助於融合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優勢,使南京市教育事業得到更均衡、全面、充分的發展。
金陵初級中學校長翁德強表示,學校將致力於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金陵小學校長林慧敏表示,學校將緊密依託南京大學,乘勢而為、奮發作為,立志把學校建設成為南京大學金陵系列學校中的示範學校。
金陵小學學生代表吳雨瞳分享了她的激動和喜悅。她說,南京大學金陵小學成立後,同學們將有更多機會走進大學校園,大家要把握寶貴的學習機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直面生活、承受考驗、創造未來。
9月30日上午,南京大學金陵幼兒園舉行揭牌儀式。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薛海林出席揭牌儀式。他表示,面向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的新形勢、新要求,幼兒園要不斷在機制創新、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智庫研究等方面開拓創新,助力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融通融合,為南京大學各項辦學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南京大學副校長鄒亞軍指出,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對幼兒園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希望幼兒園班子成員帶領全體老師探索支持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辦學模式,體現南京大學的辦學宗旨和格局,力推幼兒園發展邁向新臺階。
南京大學教育示範區建設推進辦公室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葛俊傑提出,要繼續加強硬體建設、不斷提升辦園水平、進一步凝練辦園特色,提高師生家長滿意度、幼兒園美譽度、對「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建設的貢獻度。
南京大學金陵幼兒園園長段燕表示,大家將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不負各界期望,把幼兒園建設得越來越好。
揭牌儀式由南京大學後勤服務集團副總經理高風華主持。後勤服務集團相關負責人,幼兒園班子成員及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來源 | 南京大學新聞網、現代快報、棲霞視點
攝影 | 佘治駿 王紅兵
編輯 | 張留盼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文字及圖片轉載自南京大學新聞網、現代快報、棲霞視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