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新年將至,全球如何戰疫情

2020-12-25 澎湃新聞

【科普知識】新年將至,全球如何戰疫情

2020-12-24 1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年將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已持續蔓延一年之久且仍在肆虐。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感染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12月21日止,全世界已經有超7570萬人被確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169萬。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印度和巴西。

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北裏海雄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認為,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氣溫不斷下降,百年不遇的大瘟疫的第二波或者第三波疫情又兇狠地反撲,瘋狂吞噬著人類的生命。

他比較了中美疫苗的安全性,還提出要總結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抗疫經驗及教訓,並提出切實做好科學應對的準備。「這次疫情也必將帶給人類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在人類史冊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疫苗大競速,中國滅活疫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目前,中國、美國等國家已經率先研發出新冠疫苗,即將完成或已經完成了三期臨床。全球各國都在加速疫苗的研發及臨床試驗,或者加速疫苗的審批及上市使用。

具體來講,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也在上周緊急批准了輝瑞及Moderna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這周開始推廣接種。中國也已經公布新冠疫苗接種方案。

北裏海雄指出:「中國成功研發的疫苗是國藥集團的滅活疫苗,這類疫苗是傳統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點;而美國研發的兩種疫苗是新型mRNA疫苗,目前該類新型疫苗還不存在已批准上市的先例,因此其安全性是否可靠,會出現什麼樣的副作用,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檢驗,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北裏海雄分析認為,為了控制住全球的疫情蔓延,世界各國都寄希望於疫苗,但是由於目前允許使用的疫苗每個人要接種2次,全球有70多億人口,至少需要70%以上的人口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才能有效抑制住疫情的擴散,達到阻止疫情全球蔓延的目的。

「從目前疫苗的生產及供給能力看,短期內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保守地估計至少也需要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北裡指出,另外,人們對疫苗的安全性、質量和有效性等方面的顧慮,疫苗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等難以預料的因素,加之各國的政治、經濟、技術層面等多方面因素,疫苗接種的普及率及群體免疫效果的達成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全球的疫情控制不容樂觀。」

痛定應思痛,總結國家層面應對經驗和教訓正當時

「痛定思痛,回顧一年來全球各國疫情防控的情況,總結各國的經驗及教訓對人類十分重要。」北裏海雄說,「這次疫情從國家層面的應對結果看,給我們留下了眾多深刻的教訓。」

他認為,在應對人類共同的新興公共衛生危機時,開發疫苗及有效藥物是當務之急。「這考驗一個國家是否具有科技研發實力、經濟實力及國家統籌調控管理能力,是否有足夠的醫療資源的儲備來應對危機。特別是各國政府是否能排除社會體制不同、種族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等政治因素的幹擾,聯合起來共同攜手,科學地聯防聯控,集人類的智慧積極應對,採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

但北裏海雄接著說,「遺憾的是,我們看到很多國家將疫情極端政治化,科學的建議被邊緣化,政府無法有效發揮統籌指揮作用,無法科學地決策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導致眾多的寶貴生命被疫情無情地吞噬。儘管有著雄厚的科技實力,也無法正常充分發揮作用,實在是令人惋惜、可悲、可嘆。」

他繼續總結認為,「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政府能夠以保證人民生命為重,採取了多種嚴格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安心、安全地出行,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維持了國家經濟總體的持續發展,為世界樹立了典範。」

防患於未然,疫情防控「切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疼」

人類對新興未知病毒,需要經歷漸進地學習和認知過程。

北裏海雄說,在交通工具發達及經濟全球化的當代,像新冠病毒這種人類肉眼看不見、傳染性高、傳播速度快的瘟疫,對人類健康及生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全球進入年末年初人口大移動的季節,新的一波疫情更加容易擴散,無論男女老幼、種族膚色、地位高低、貧富貴賤,對於不具有免疫力的任何人,都很難做到獨善其身。

他提醒,「每個人都應充分認識到新興病毒感染的危險性,提高警惕,科學地做好自身防護,儘量避免去人口過密的場所,注意保持一定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養成好的清潔衛生習慣和健康的心態,做到不被感染,不傳他人,保護好高危弱勢群體,積極防範新的感染暴發及疫情擴散。」

北裏海雄認為,這次疫情再一次提醒全球各國,對新興疫情的出現,需要提前備好各種預案、對策及可行的科學防範措施,從體系上、制度上保證可以隨時應對全球化的新興公共衛生危機的發生,「切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疼,一陣風過後,又得從頭開始。」

來源:科普中國

原標題:《【科普知識】新年將至,全球如何戰疫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共同戰疫 線上科普丨《自然知識有獎問答》精選科普知識推送與開獎...
    共同戰疫 線上科普丨《自然知識有獎問答》精選科普知識推送與開獎通知 2020-03-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科普活動在惠州科技館舉行
    來源:今日惠州網惠州日報訊 (記者劉豪偉 實習生肖琪 通訊員賴磊)智慧機器人實時對話、無人機運輸防疫物品大挑戰……8月26日上午,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惠州科技館科普活動舉行,現場約100名小學生參與科技項目體驗。
  • 如何洗手、戴口罩?《知識春晚》科普防疫知識
    中新網1月29日電 2020農曆新年,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同尋常。春節期間,少了拜年聚餐,多的是平安度過疫情的祝願。2020知識春晚主持人:張泉靈、龐瑋、羅振宇(從左至右)由深圳衛視、得到 App、愛奇藝聯合出品的除夕檔語言類晚會節目《2020知識春晚》於大年三十(1月24日)播出後引發熱議。這場長達10小時的史上最長春晚直播,為各行各業普通人提供「發聲」舞臺,助力大眾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用最樸實的語言傳遞防控知識,展現全國人民防疫抗疫的力量。
  • PlayStation官方分享全球各家遊戲開發商新年賀卡
    年末將至,PlayStation官方分享了一組來自全球各家遊戲開發商的新年賀卡,各家的祝福都顯示了出來,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以下是來自PlayStation官方的新年祝福:「隨著今年即將接近尾聲,我們由不得再三留連回望那些造就2020成為遊戲界另一個難忘的一年的遊戲和菁英團隊。無論各位準備如何歡慶這季節,我們都想感謝大家這一年來的支持。PlayStation.Blog團隊祝願每個人都能度過舒心愜意的節期假日,並好好跟自己最愛的遊戲共享優質時間。
  • 滎陽三小開展「科技戰疫,創新強國」主題科普活動
    大河網訊 ( 記者 王世端 通訊員 張莉 李文娟)為了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滎陽市第三小學根據滎陽市教育局《關於2020年滎陽市科技活動周方案的通知》(滎科工[2020]49號)的文件要求,在8月23日至28日,該校開展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提高師生公共安全、環境保護和災害防範等意識。
  • 抗疫、科普、生態保護,他們講述」生命「的故事!
    原創 了不起的 西北工業大學他們精心製作「抗疫」科普視頻,心繫天下事,胸懷愛國情。他們採集百餘件動植物標本,發揮所學知識,守護大美秦嶺。在他們的班徽上,一隻由DNA分子結構組成的小鳥放聲歌唱。
  • 英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感動全球
    原標題:英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感動全球 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受到全球關注,截至3月9日,《武漢戰疫紀》視頻觀看量已突破2000萬,其中,海外觀看量高達500萬。或許10年後的人們再看這部紀錄片,就知道當年從醫護人員到普通百姓,如何在封城狀態下頑強堅守,攜手抗擊疫情」。(王潤)
  •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惠州科技館科普活動總結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惠州科技館科普活動總結 惠州科技館 惠州科技館微信號 gh_f415b4009dca 功能介紹 惠州科技館以「探索·遠航」為主題,外形酷似一艘在大海上逐浪遠航的巨輪
  • 51Talk新年送出英文版果殼《物種日曆》 讓知識陪你度過每一天
    51Talk在新年之際為學員粉絲們送上了一份「走心」的禮物——果殼2018年英文版《物種日曆》。《物種日曆》既有「顏值」又有料,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從這份新年禮物中學習英語自然科學知識。通過參與51Talk線上活動「知識大作戰」,很多學員和家長答題贏取了51Talk送出的英文版《物種日曆》並表示非常喜愛。一頁日曆、一個物種,一次走心的科普,可以帶給孩子更多有益的啟發。家長每天帶著孩子們翻動日曆時,孩子可以多學習一點科普知識,還可以提高英語水平。對於充滿好奇心的兒童來說,這是一本兼具科普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新年禮物。
  • 北京天文館新年夜呈現科普視聽盛宴
    2019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北京天文館星光璀璨、熱鬧非凡,近千名天文愛好者聚集在館內,共同參與由北京市科研院科學傳播中心主辦、北京天文館承辦的「擁抱漫天星辰,共享盛世華誕」主題新年夜活動,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跨年之夜。
  • 科普導遊 | 上海科技館新年新展挺豐富
    原標題: 科普導遊 | 上海科技館新年新展挺豐富  圖說:上海科技館外景 來源/上海科技館官網  充滿科幻味道的「2020」剛剛來到,一大波全新的科普展覽已在趕來的路上。  《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展覽  主題展聚焦中國巨大的建設成就和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中國人,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將愛國主義精神軟性傳達,有效激發廣大觀眾的愛國熱情。
  • 新年科學福袋限量發售!科普書+科學玩具+遊戲盒一次帶走
    新年科學福袋限量發售!科普書+科學玩具+遊戲盒一次帶走 新年即將到來,狂丸也特地為大家備下了一份禮物,那就是「新年科學福袋」,每個福袋中包含1本科普書+1個科學玩具+1個科學遊戲盒子,三重好物,不限年齡,讓你玩得開心還能有所收穫。
  • 戰疫中的這些「硬核知識」,極有可能出現在試卷上
    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知識以後,你才能夠往上走。而在基本功裡,學好語文最關鍵。學好了語文才懂得如何對事情進行分析、總結、綜合。我們在很多科研工作、科研領域中都需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這尤為重要。關於戰疫,最容易弄錯的字詞詳解01「帶口罩」?「戴口罩」!在全國人民全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如何預防病毒感染是每一個人都關心的事情,許多醫生、專家都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各項防治措施的科普,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大家「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 2020新年將至,武漢黃鶴樓下,熱鬧紛呈
    盼望著,盼望著,不知不覺,2019年即將過去,2020年正在招手,新年的氛圍,愈來愈濃,這會兒,許多地方都在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不,2020新年將至,數百人齊聚武漢標誌性景觀黃鶴樓下,用寫毛筆字的方式,來喜迎新年,場面可謂熱鬧紛呈,不信,請緊隨我們的鏡頭,一起來瞅瞅看!話說2019年12月31日,武漢黃鶴樓公園西廣場上,匯聚了數以百計的迎新群眾,他們有的是武漢的小學生,有的是普通的武漢市民,有的是湖北有名的書法家,甚至還有一些在武漢工作學習的外國友人!
  • 「科技戰疫·智創未來」史上最硬核的外岡科普集市圓滿落幕
    9月6日,為期三天的嘉定科普集市·外岡集市圓滿結束!此次活動以有趣生動的形式給大家科普了趣味的科學知識,將「科學秀」、「互動集市」、「科技體驗」等形式進行整合,同時讓嘉定區的居民接觸和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 科學戰疫,蝌蚪五線譜在行動
    作為公益性科普門戶網站、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成員單位,蝌蚪五線譜迅速作出反應,扛起責任擔當,統籌科普資源,發揮平臺特色,積極開展疫情應急科普,面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引導公眾不信謠、不傳謠,為社會公眾戰「疫」提供定心丸。
  • 瑞安人全情投入「戰疫」 行動 急缺物資火速馳援武漢
    作為一家在武漢市場耕耘了十餘載的房地產開發商,瑞安房地產格外關心和支持這一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已通過捐款、免租金、員工關懷等全方位措施,全情投入到「戰疫」行動中。連日來,一線醫護人員物資短缺的消息牽動著每一個瑞安人的心。2月3日,瑞安房地產廣大員工自發行動,籌集資金,積極參與新風天域集團/和睦家組織的捐贈醫療物資行動。
  • 【地評線】錢江潮評|全球戰疫,攜手共護「地球村」
    全球病例數量達到首個10萬花了67天時間,達到第二個10萬用了11天,而第三個10萬僅用了4天,第四個10萬僅用了2天。  重大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中國是負責任大國,習近平主席在特別峰會上提出的四點倡議,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指明了方向,為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提供了對策,更為應對全球經濟衰退提供了中國方案。  全球戰疫,阻止疫情傳播是當務之急。
  • 「童聲戰疫」:防疫知識進課堂,傳遞「戰疫」正能量
    為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在返校復學第一天深入開展疫情防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要求,根據《中宣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開展「返校復學第一課」活動的通知》,「醫」心予鄉——螢火匯聚團隊於2020年8月5日在雙棟小學開展了以「普及防疫知識 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同時結合網際網路+的方式將防疫健康知識帶進課堂,向小朋友們傳遞「戰疫」正能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 大安:戰疫情 大春生產有序鋪開
    大安:戰疫情 大春生產有序鋪開 2020-02-29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