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東南沿海地區上一個低調的省份,可能是因為它靠近廣東和浙江的兩個「富省」,這讓很多人對福建沒有印象,說到福建,提到福建大多數人也只知道一個網紅廈門,卻忽略了其他值得一試的地方。
泉州,就是這樣一個被忽略的旅遊勝地!泉州可以說是福建最受委屈的城市之一,從經濟水平看,泉州已連續20年位居全省第一,每年都遠遠高於省會福州,在旅遊資源方面,泉州已經放棄了廈門的幾條街道,「地下歷史看西安,地上歷史看泉州」這句話不只是隨便說說而已,這個城市和古遺址各地的歷史建築比該省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值得參觀。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早在2000多年前,周朝就記錄了中原人民的遷徙,三國時期,東吳執掌泉州,大力開發泉州,使其發展不亞於中原地區,泉州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口」,甚至比帝國首都還要繁榮,這一點可以從馬可波羅的筆跡中看出。
作為聯合國唯一認可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地區」,泉州城的歷史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海洋開發史的一部記錄,這座城市因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而繁榮,但由於後來的閉關鎖國政策而衰落,因此,到泉州旅遊也是在宋元之後瀏覽千年歷史的過程。
我們常說:「地下歷史看西安,地上歷史看泉州」,事實上,西安在過去的兩年裡一直很受網絡歡迎,但使用網絡的人卻不知道,相比之下,雖然泉州的旅遊資源與西安相當,距離人氣鼎盛的廈門只有幾分鐘車程,但從遊客數量和人氣來看,泉州可謂是「默默無聞」。
泉州,這幾年有很多冤屈,遊客來泉州的第一選擇是在[西街]散步,作為泉州乃至閩南地區最早開發的商業區,早在宋朝時期西街,它就是該國最繁華的街道,雖然今天的西街不是泉州的商業中心,但它卻是泉州遊客最喜愛的旅遊景點,甚至是整個福建省,都是前三名。
西街的美麗在於古老的文化建築,這條短短一公裡的老街連接著泉州的大部分歷史遺蹟,有20多個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古寺雙塔在西街上也是泉州的名片,你可以在任何關於泉州的旅遊海報上看到。
去過西街,就算是來過了泉州,泉州還有最早的跨海大橋語「洛陽橋」,這個與趙州橋同名的「中國四大名橋」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全長834米,寬7米,雖然無法與當今各種跨海過河橋梁相媲美,在幾千年前的那個時代,這一定是一個震驚世界的巨大工程。
現在走在洛陽橋河上,可以感受海風,觸摸兩邊的石獅,看到河口的美麗景色,也是獨一份的旅行體驗,廈門與泉州相鄰,是該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不過,如果你真的不想去廈門的話,那就去泉州吧,所以,不要錯過這個好地方,和我一起在泉州的街道上散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