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小學圖委會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小學圖委會」關注我們。
一、概況
清華大學圖書館系統由總館(老館、西館(逸夫館)、北館(李文正館))以及文科、美術、金融、法律、經管、建築六個專業圖書館和若干院系資料室組成,可以提供書刊借閱、電子資源、參考諮詢、學科服務、館際互借、培訓講座、自助文印、研討間預約等多種貼心的服務。
目前,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文獻總量為502.7萬冊(件),中外文電子期刊已達8.9萬種,形成了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文獻為主體,兼有人文、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文獻等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
老館館藏以各類中西舊編圖書為主,另設有老館報刊庫留存舊編報刊。此外,學位論文閱覽室收藏有清華大學自1981年以來所有公開的博碩士論文。西館(逸夫館)和北館(李文正館):館舍由三個通道連成整體,共同組成圖書借閱藏一體的開放服務區,收藏中外文圖書,提供借閱服務。逸夫館另有各類中外文學術期刊、古籍文獻及多媒體電子閱覽服務。
清華大學圖書館擁有先進的網絡和IT基礎設施,支持IPv6和萬兆接入、無線網覆蓋全館。圖書館資源發現系統實現了對全網域資源的一站式檢索和無縫獲取,支持全校讀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訪問電子資源。圖書館在數據融合方面積極探索,正在規模化推進清華學者庫建設,可精細化管理學者的學術產出。各類讀者全方位使用圖書館的旺盛需求,充分反映出清華大學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勢頭。
清華大學圖書館不斷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管理模式,大力改善讀者學習與研究環境,2017年4月圖書館「鄴架軒」閱讀體驗中心和「清華印記」互動體驗空間先後開放,滿足清華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進一步豐富清華文化內涵。
「鄴架軒」位於清華大學圖書館北館(李文正館)G層,這裡有來自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中華書局等近百家出版社精心挑選的最新、最經典的人文社科類圖書。由清華知名教授組成導師組推薦審查書目,推薦知名作者開展讀書沙龍、講座等文化交流活動,並組織輔導學生讀書活動。鄴架軒成為連接讀者與作(譯)者、專家、學者、出版社與編輯的平臺。
「清華印記」互動體驗區意在通過人、媒、數據的互動,孕育不一樣的知識和服務,為從容實現清華大學「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新百年目標求索實踐。讀者通過智能終端掃描二維碼,即可帶著炙手可熱的電子圖書隨時隨地去看,也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嵌入到清華歷史景物及老學長的身邊。利用可視化技術和海量文獻數據展示出六百多期的《清華周刊》以及其他的重要的典籍文獻和文物,讓讀者真切感受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
專業圖書館:
在全校圖書文獻保障體系中,清華大學的六個專業圖書館在學科資源保障、開展深度學科服務方面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文社科圖書館:由瑞士著名建築師馬裡奧•博塔(MarioBotta)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聯合設計,總面積約為20,000平方米,提供閱覽座位1,000餘席,設置有圖書閱覽區、個人研讀間、團體研討間、自修室、信息共享空間等不同的功能服務區域和空間。館藏以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文獻為主,包括60多萬種中外文圖書、1000餘種印刷型期刊及各類專題收藏。
美術圖書館:美術圖書館總面積3000平方米,提供200多個閱覽座位,館藏圖書19萬餘冊,中、外文報刊1500餘種,擁有藏品3萬餘件。
金融圖書館:金融圖書館的館舍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可提供閱覽座位約100個。館藏圖書以經濟、金融類為主,總藏量8萬餘冊。金融圖書館還藏有珍貴特色資料,如原人民銀行研究生部(1981年~2012年3月)培養的全部碩士生和博士生畢業論文、國際金融組織資料(IMF、ADB、WB等)等。
法律圖書館:明理樓設有2,000餘平方米的法律圖書館,設有閱覽座位300餘席。館內配備系統空調及其他現代化設備。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實現一個大學法學院擁有獨立的法學樓,並擁有自己獨立的法律圖書館。新法律圖書館正在建設中。
經管圖書館:舜德樓設有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的經管圖書館,閱覽室和書庫共為讀者提供座位100席。館藏經濟、管理類中文圖書10萬多冊,其中外文圖書1萬餘冊。
建築圖書館:前身為1946年梁思成先生創立國立清華大學建築系時所成立的圖書室。現位於建築館三樓,全館擁有中外文藏書共七萬餘冊。圖書種類以建築、景觀和城市規劃為主。
網址:http://lib.tsinghua.edu.cn/
二、圖書館布局和內部展示
☺☆★☆★☆★☆★☆★☆★☆★☆★☆★☆★☆★☺
本平臺所有內容歡迎轉載,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小學圖委會」微信。
官方微信:zxxtwh
官方網站:http://www.zxxtwh.com
投稿信箱:zxtmsc20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