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畢業季,高校畢業生們還能穿著學士服、碩士服在校園裡定格自己的畢業時刻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畢業生們工作如何找?5月22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呂建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南大學子或將迎來一場「雲畢業典禮」。
談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延後返校時間,學生們在家上網課。呂建介紹,目前南大返校的學生有5000多人,以具有特別科研需求的研究生為主,多數人還是要在家上網課。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春季學期南大已有2329班次的本科課程、658門次研究生課程在線上進行。1762名海內外老師參與本科在線教學、678名海內外教師參與研究生在線教學。南大對課程效果也設下了「硬槓槓」:要求線上線下等質等效。
課程有序開展,還要關注可能存在的困難。比如對設備等要求較高的實驗課該怎麼上?呂建舉例說,南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給選修《電路分析實驗》和《模擬電路實驗》的214名本科生寄送了電路實驗所需電子元器件共計18832件,進行線上線下實驗教學。「上網會產生一些費用,於是我們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通訊補助。」
除了學業,對畢業班的學生來說,還有一件事值得期待——畢業典禮。在疫情條件下,畢業典禮怎麼辦?
「這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在疫情條件下,為了給同學們的大學學習生活一個完整的句號,南大想要為畢業生打造一場『雲畢業典禮』。」呂建說,當前,網際網路已深刻影響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與此同時,社會公眾業已逐步接受了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教育。我們正在探索通過網絡辦一場全新的特殊的畢業典禮。改變的只是方式,不變的是對畢業生的祝福與期待。
畢業典禮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就是「撥穗禮」。如果將典禮搬到「雲」上,這一環節同樣不可少。呂建說,可以考慮通過一些軟體程序,嘗試採取虛擬的方式進行在線撥穗。當然,究竟採取何種方式舉行畢業典禮,還取決那時的實際狀況。
談就業2020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人。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畢業生的就業備受關注。
呂建今年帶來的建議就與就業有關。他認為,一方面今年有大量畢業生畢業,但另一方面是不少企業仍然覺得招人難。「這裡面就存在結構不匹配的問題,影響因素包括區域、行業等等。」
對此,南京大學制定了個性化的幫扶方案。呂建說:「我們細分出了就業有困難的群體,進行個性化的幫扶。例如,我們對313名就業困難畢業生配備專屬職業諮詢師,由職業諮詢師一對一進行就業指導,激發就業主動性,引導就業預期,提高就業技能,助力他們就業。此外,從大學的角度來講,也應儘量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人才。」
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招聘起到了很大作用。畢業生們不僅可以在網上挑工作、投簡歷,還可以進行「雲面試」。「雲招聘」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疫情的影響。呂建建議,要將網上就業機制常態化。據悉,南京大學今年已經組織了30多場線上招聘。
談「雙一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對此,呂建表示,對於南大來說,要作出自己的貢獻,首先就是要把「雙一流」建設好,還要貫徹落實好服務江蘇的戰略。
作為大學校長,呂建有一個四字理念:修齊治平。「修」即修身,就是要推進綜合改革,讓大學適應新時代,涉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開放辦學、社會服務等等。
南京大學的家就是江蘇。「齊」即「齊家」,就是全面貫徹落實服務江蘇戰略。呂建表示,「齊家」做好了就會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教支撐和人才支撐。
「治」即「治國」,就是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
「平」即「平天下」,則是要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寄予厚望的世界上「第一個南大」。「這就要求我們要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抓住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在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中創造出新範式。」呂建說。
(原標題為《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大學校長呂建透露:今年南大學子或將迎來「雲畢業典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