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為什麼交智商稅的總是你

2020-09-04 歐路商學院


8月22日,歐路商學院邀請到了美國威斯康星協和大學教授王珞博士來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關於博弈論的精彩試聽課——《博弈論,走向成功的必修課》。


本次活動中,歐路商學院創始人張金路與歐路商學院招生總監楊青青為學員們帶來了關於美國威斯康星協和大學中英雙語MBA的精彩宣講。


課後由來自CUW MBA19班的學員褚忠君為我們分享了自己在學習完MBA之後的感悟。


有人說,學知識有什麼用呢?反正買菜的時候只要會加減乘除就行了。


以前有人說過,這個世界只分為兩種人,一種是讀過微積分的,一種是沒有讀過微積分的。微積分作為現代高等的一部分,並不是學了之後可以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但是這種「無用之用」才真正是幫助我們形成邏輯基石的「有用之用」。


其實,運用好的知識可以用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博弈論。


01

博弈論是什麼?


博弈論可以預測在特定的環境下,人們做出的選擇、會做出怎樣的行為以及最終會呈現的結果。


舉個例子,就拿博弈論中最著名的「囚徒困境」定理來說,該模型作為博弈論的經典試驗,為我們全面揭示了什麼是博弈論以及其中的幾個重點:


假設有兩個自私的小偷A和B聯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將兩人分別置於不同的兩個房間內進行審訊,對每一個犯罪嫌疑人,警方給出的政策是:


  • 如果兩個犯罪嫌疑人都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贓物,於是證據確鑿,兩人都被判有罪,各被判刑5年;
  • 如果只有一個犯罪嫌疑人坦白,另一個人沒有坦白而是抵賴,則以妨礙公務罪(因已有證據表明其有罪)判刑10年,而坦白者有功被立即釋放;
  • 如果兩人都抵賴,則警方因證據不足不能判兩人的偷竊罪,僅可以拘押兩天2天的時間,2天之後兩人都可以釋放。


我們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兩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這種情況下,肯定是兩人都選擇守口如瓶呀,這樣他們一共只需要關兩天就可以釋放出來了。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事先假設的是兩個自私的囚犯。他們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去思考問題,並且在選擇的過程中,他們並不知道彼此的想法。


於是A和B都會想,假如對方揭發了我,我什麼也不說的話,就會被關10年,而對方就無罪釋放了;但如果我揭發了對方,就只需要關5年,假設對方沒有揭發我,那我就可以釋放了。


所以無論怎麼計算,都是揭發對方比較划算。從而在「囚徒困境」中,兩個自私的囚犯最終只會得到一種結果:那就是互相揭發對方,從而各自被關了5年。


兩個囚犯都做出了對於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但是對於整體的利益來說顯然是受損了,因為他們可以選擇互不揭發,這樣兩人都可以得到釋放。


這個思想實驗說明了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完全按照符合自己利益做出的最優選擇卻未必能夠帶來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就像王珞博士課上說到的那樣:高管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處理錯誤。博弈的核心就在於博弈的結果最終不是由一個人說的算的,所以善於多聽反對意見可以減少自己犯錯的概率。


02

博弈論有什麼用?


從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得出來,博弈論實施的全程有三個重點:


第一是:參與博弈的決策方的主體都是理性的,並且都是「自私的」,只會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第二是:在決策過程中,每個參與人被假定為所處環境與其他參與者的一致,並且在全程與其他參與者都互相不了解;


第三是:所有參與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


現代生活中,小到我們商家的價格戰,大到國家之間的軍事競賽,都離不開博弈論的身影。


舉個例子,假設有兩個企業甲和乙,以同樣的價格售賣同樣的商品,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市場佔有率也是一樣的,大家相安無事各自賺錢。


但是如果有一天,甲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佔有率提前降價,乙企業也會有同樣的打算,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雙方的市場佔有率都還是保持一致,但是賺到的錢減少了。


看到這裡,你肯定以為博弈論是一門既有趣又簡單的學問,但事實上博弈論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科,需要借用高等數學中很多複雜的模型才能夠完成,並且其中一個變量發生變化,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比如在囚徒困境中,多次試驗的結果還是一樣嗎?價格戰中,如果一方控制著另一方的生產線,還會出現價格戰嗎?在「膽小鬼」博弈中,一方的態度轉變也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王珞博士在演講中就說到:理論上的世界是按照數學中的「正態分布」呈現的,比如我們的身高體重等,但是由人組成的社會是複雜的,最終的結果往往會是呈現出來一種冪律分布,也被稱為「二八定律」。


所以現代的博弈論在開始研究合作之前,就設定了兩個前提:一、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二、沒有權威幹預個人決策。


也就是說,個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企圖進行決策。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不可控的因素。


在此前提下,正如王珞博士講到的,「重大的決策一定要有負面評價」。由此,博弈論在現代管理學中的應用就成為了合作要研究的問題是:第一、人為什麼要合作;第二、人什麼時候是合作的,什麼時候又是不合作的;第三、如何使別人與你合作。


03

博弈論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


博弈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運用於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與管理之中。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增大,每個行業的競爭逐漸演變為頭部幾個大企業之間的競爭,這就是博弈論中的博弈問題。


在企業管理中,人們對自身行為、理性決策和對效率的追求日益增高,現代企業管理充滿了博弈的思想。


在寡頭市場中,企業會根據市場佔有率與市場需求的變化來計算商品的價格與數量。


但是真實情況會比寡頭市場要複雜的多,企業面對的是不確定的市場,不確定的強大的競爭對手,市場的實效要求企業必須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迅速做出決策。


運用博弈論的思想來做決策,會讓決策過程更加的合理化。


在今天的說明會中,歐路商學院的王珞博士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了博弈論的底層邏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將博弈思維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來。


王珞教授提到了幾點:學習是為了什麼而學,這點要考慮清楚的。有的人以為大學畢業之後就不需要學習了,但是現在的學下的效率才是最好的。待到中年之後老年之後就會發現,學習是最不會被貶值的投資。


博弈論作為一門結合了高等數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複雜性學科,其作用不僅是幫助我們在經營決策中分析解決複雜的問題,就連在處理生活、情感、社會交際中也有著很多的應用。


而博弈論的知識僅是作為MBA課程的入門課程之一,之後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一個MBA的證書可能是你在未來3年、5年甚至是10年中最為保值的淨資產。


04

CUW中英雙語MBA項目介紹


在今天的課程中,歐路商學院的張金路校長就為大家帶來了CUW MBA的精彩宣講,關於《CUW中英雙語MBA項目的介紹》,我們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認知買單,學習就是選對的老師、對的同學、對的時間。


CUW作為MBA的發源地,其主要的優勢就在於「免聯考、滿足留學夢、實戰派教授、結構化思維」。而作為無論從師資力量,優秀校友、課程設置、含金量、認可度等方面都是業界翹楚的CUW自然是學員們報考MBA的最佳選擇!

學習會的最後,歐路商學院的代表校友褚忠君就說到:既然準備改變,何不選擇最好!選擇CUW,把數據轉化為信息、把信息變為知識,把知識變為智慧。新的開學季即將到來,期待優秀的你加入!

*文章圖片來源於8·22活動現場實拍*

相關焦點

  • 買電動衝牙器是在交智商稅?那你就錯了!
    買衝牙器就是交智商稅嗎?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首先正確的牙齒清理包含五個面:咬合面、頰側面、舌側面,以及前後牙齒相鄰的兩個面。前三個面都可以通過刷牙來實現,然而後面的兩個面則很難有效清理。醫生建議是用牙線,那麼場景就是這樣的:
  • 做汽車隔音改裝就是交智商稅
    最近在網上瀏覽了不少關於汽車隔音改裝的話題討論、文章,在評論留言區裡,看到不少網友說:汽車隔音改裝沒用,基本都是交智商稅。隨著車主在汽車隔音改裝方面的需求日漸增多,為什麼還有不少人認為汽車隔音改裝是交智商稅?其中原因,今天來做一個大體歸納。
  • 買淨水機是交智商稅?為什麼用過的人都後悔?
    那麼,淨水機真的有用嗎,它是不是交智商稅的家電產品呢?對此,以筆者多年對這類產品的使用了解來看,淨水機是有用的。市面上在售的淨水機大多可以對自來水進行過濾,過濾掉水中的鐵鏽、泥沙、懸浮物、餘氯、異味、可揮發有機物、大分子有機物和膠體。
  • 漫談博弈論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完美的東西永遠只有一個,它要具備所有的優點;不完美的東西卻可以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而呈現為各自的不完美(有人將上述邏輯稱之為「託爾斯泰效應」,你知道為什麼嗎?)所以,具有「完美性」和「唯一性」,也是完全理性模型可以作為基準比較對象的原因。
  • 博弈論
    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信息了解的不夠準確、或者不是對所有參與人的特徵、策略空間及收益函數都有準確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經濟學家們所談的博弈論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由於合作博弈論比非合作博弈論複雜,在理論上的成熟度遠遠不如非合作博弈論。
  • 「量子力學」騙局背後:總有人排隊交智商稅
    作者:餘洋洋編輯:張麗娟你見過哪些讓你腦洞大開、目瞪口呆的騙局?比如最近大行其道的量子波動速讀?事實上,由於量子力學本身高深莫測、難以理解,以至於被不少不良機構拿來行騙。許多平平無奇的商品,被不良商家加上「量子」這一前綴之後,往往性能「大大提升」,甚至變得「無所不能」。
  • 《妙趣橫生博弈論》讓你真正對博弈論產生興趣的一本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博弈。書中通過用博弈論思維對大量的案例進行分析,使我們讀完後對博弈論會有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之所以推薦,是因為看了本書後,我們會對博弈論產生強烈的興趣,興趣為師,有興趣就會關注,當人們持續關注一個問題時,那麼問題已經解決了90%。
  • 博弈論雜談:研究範式
    同時,博弈論也有兩大研究分支,這便是「非合作博弈論」與「合作博弈論」。十分粗略地看,非合作博弈論主要採取實然性研究範式,而合作博弈論主要採取應然性研究範式,當然了這種劃分極不嚴格,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也足夠了,沒有必要較真。好了,現在問題就來了,什麼是非合作博弈論,什麼又是合作博弈論呢?
  • 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
    經濟學家們所談的博弈論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弈,由於合作博弈論比非合作博弈論複雜,在理論上的成熟度遠遠不如非合作博弈論。非合作博弈又分為: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 拒絕交智商稅的盤點來了
    新手媽媽帶娃難免手忙腳亂,在給孩子選購營養產品期間容易踩坑上交「智商稅」,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兒童乳鐵蛋白哪個牌子好,要如何避開那些「坑」。拒絕交智商稅,兒童乳鐵蛋白哪個牌子好?二:看配方表畢竟是吃進寶寶肚子裡的營養品,配方安全無副作用才是最重要的。《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明確規定了添加乳鐵蛋白不得超過100g/100mg,超過這個含量的乳鐵蛋白產品其實都是不合規的。
  • 懂點博弈論,人生會大不一樣
    接觸過博弈論課程的會覺得這是門很難的課程,佔優策略,零和博弈,納什均衡等等,更有多人多策略的組合,完全摸不著頭腦,又怎麼能在生活中利用博弈論思想為自己謀福利呢?有人說看到數字我會頭禿,得到知名專欄作家,前物理學家、現科學作家萬維剛的新書《博弈論究竟是什麼》,不涉及過多的數學分析,抽出大量生活案例中的博弈論思想,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博弈論,過個不一樣的人生。
  • 為什麼你總是有交不完的「智商稅」,次次被別人割韭菜
    最近網上一直流行一個詞叫「智商稅」。意思是因為缺乏獨立思考判斷,智商不夠而付出代價。 在培訓行業,有很多培訓案例都是杜撰的案例而已,不可能去實施的,可就是這些案例賣了錢,沒有現場的實際情況,你只是虧錢而已。 忽略一些實際問題,不去思考和質疑,總把理想化的當成現實的東西機會栽跟頭。
  • 是消費,還是交智商稅
    哎,再交點智商稅年底了,單位又開始扶貧。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單位有點救世主的感覺,陝西的,四川的,武漢的,都對接了扶貧項目。我一直在想,這到底是有多貧窮呀,需要這麼大力的扶持?說起了橄欖,單位每年都會給發貝蒂斯橄欖油,我媳婦兒也認這個,覺得健康,其實,也是在交智商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家都被多年來的口碑相傳中了心錨,我從很權威的一個醫學平臺上,看過關於橄欖的一些實驗,我給大家科普一下。
  • 博弈論雜談:序幕
    而如果要我來看的話,我覺得還是博弈論這個翻譯更好,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更高大上,而是因為在通常的語境中,相較於「對策」,博弈還可以作為一個動詞來使用,比如說「中美博弈」、「勞資博弈」等等,它與學術語境下想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產生非常恰當的聯想,比如一說中美博弈,你腦海中我估計都有雙方外交官唇槍舌劍的畫面。而對策這一詞,顯然就不能帶給我們所期望的聯想。
  • 酵素是在交智商稅?看完你就懂了
    「酵素」這個詞,你一定聽過吧,但是酵素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功效?你真的知道嗎?還有酵素真如網上部分言論所言,是在交智商稅?
  • 什麼是博弈論與納什均衡
    納什均衡,從實質上說,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近代對於博弈論的研究,開始於策墨咯,波雷爾及馮-諾伊曼。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的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
  • 博弈論在生活中的應用,讓你的邏輯思考高人一等
    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這本書是由經濟學博士川西諭所寫。博弈論將所有的問題都視為一場「博弈」。站在博弈論的基礎上,一切問題都有據可循。如果你了解博弈論,就知道改善了哪一部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作者在這本書中,讓你學會博弈論的思考方法,面對問題時,你就能把握博弈的結構,也就是問題的全貌。
  • 在快速閱讀上浪費時間和金錢,購買課程,就是在交智商稅
    今天知乎的熱點話題:你認為最大的智商稅是什麼?對於讀書人來說,當然是有關各種快速閱讀的營銷和吹牛了。在速讀上浪費時間和金錢,購買速讀課程,就是在交智商稅。比如去年某培訓機構推出的「量子波動速讀」 培訓班,號稱1分鐘讀10萬字,比吃字典還快,這種是魔幻題材。
  • 坤鵬論:博弈論給你講個關於股市的故事
    為什麼每次牛轉熊總會驚天動地?只因為氣球洩氣總比進氣快得多,投資者就是打進氣球的空氣!——坤鵬論今天是股票故事會第三場,是階段性的最後一場。同時,這篇文章也是坤鵬論未來對博弈論介紹的開篇引子。在股市中基本分兩種投資:一種是投入資金於資產,它就是投資,投資就是和企業共同成長,分享企業增長的利潤。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對於核心術語「博弈論」,它給出的定義通俗易懂:博弈論基於理性選擇理論,考量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運用理論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去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它是過去五十年間,尤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廣為接受和最為流行的人類行為動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