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話的寶寶,我們該如何判斷他的需求?

2020-10-15 轉瞬滄烸已桑田

寶寶突然啼哭? 是要上廁所了嗎?是餓了?還是哪不舒服了? 每次遇到寶寶啼哭,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還是沒有停止啼哭!

姐姐們可不要小看了寶寶的哭聲 寶寶還小,不能用語言和人交流,但他有自己的方法告訴別人自己有什麼需求或想幹什麼。 哭鬧就是其中的一種!


為什麼要學會判斷寶寶的哭聲?


01

不同哭聲代表寶寶不同需求

寶寶的需求大致可以分為:要喝奶了、要上廁所 、困了、身體有不適了......而這些需求對應的哭聲也不同,大家要通過細心聆聽和觀察,來判斷寶寶的需求,不然錯誤的理解寶寶哭聲,不僅無法緩解寶寶的難受,還會加劇。


02

寶寶的哭聲就是嬰兒語言

大人會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寶寶還不能發聲時,只能通過哭鬧來向外界傳達。了解寶寶的哭聲其實也就是聽懂寶寶的語言,幫助寶媽寶爸更好的和寶寶溝通。

學習嬰兒語言的好處


01

改善和寶寶相處狀態,上戶更加得心應手

對於姐姐們來說,和寶寶的相處狀態直接決定了和僱主之間的關係,每個寶寶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了解了寶寶的需求,「對症下藥」上戶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02

加強寶媽寶爸和寶寶間的情感連接

姐姐們在學會嬰兒語言後,還能將自己所學到的判斷方法直接傳授給寶媽寶爸,讓他們也能學會判斷寶寶的哭鬧,學會怎麼和自己的寶寶相處,加強彼此之間的情感連接。


03

展現育兒實力,獲得僱主信任

對於月嫂姐姐來說,照顧好了寶寶,上戶之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許多姐姐們在上戶時可能會遇到刁難或者是不太尊重這份職業的僱主。會覺得每天做些基本的體力活,就能輕輕鬆鬆拿到過萬的月薪。學會嬰兒語言,其實也是自己向僱主展示能力一種方法,不僅能夠獲得僱主的尊重,還能獲得僱主的信任,姐姐們的工作氛圍也會變得更好!


04

減輕我們作為育兒工作者的工作壓力

在上戶的姐姐遇到寶寶的啼哭,常常手足無措。誤以為寶寶是餓了,然後給寶寶餵奶,結果發現寶寶哭鬧依舊沒有停止,又想著是不是寶寶要上廁所了,發現寶寶一沒拉屎二沒尿尿。
這樣一堆事情忙活下來,就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學會準確識別寶寶需求,幫助我們減輕工作的負擔,讓帶娃變成已經更高效的事,更快樂的事。


05

增加姐姐育兒工作的信心

如果寶寶老是啼哭,姐姐老是找不到正確的應對措施,不僅會讓僱主懷疑姐姐的專業能力,也會讓姐姐們緊張,打擊姐姐們帶娃的信心。
如果能找準方法快速解決寶寶啼哭,在看到寶寶臉上露出笑臉的那一刻,姐姐們的工作壓力也會在那一剎那清空。


06

幫助姐姐贏得更多休息時間

對於月嫂姐姐來說,休息不好絕對是一個重大問題,睡眠不夠,睡眠質量不好已經成了姐姐上戶中的常見事。
夜晚時刻需要關注寶寶的動態,寶寶一有驚動,姐姐立馬要起來去看看情況,有時候如果不了解寶寶的哭鬧,一個晚上的時間就都耗費在哄寶寶睡覺上了。
自己的休息時間也就大大降低,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學會了解嬰兒語言,其實也是幫助我們更好的享受休息時間,甚至賺取更多的休息時間。


那你知道該如何傾聽寶寶的聲音嗎?

寶寶咿呀、嗚哇.....
不同的哭聲分別代表什麼需求嗎?
聽寶寶的聲音分為幾個階段嗎?
該通過哪一階段的聲音來進行判斷?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文末「閱讀原文」

免費領取更多育兒知識

獲取專業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3腦癱:重度腦癱會導致寶寶不會說話腦癱也會導致寶寶不會說話,但腦癱所造成的語言障礙非常少那麼,如何判斷孩子舌系帶是否有問題?先觀察孩子的舌頭能否伸出口腔外,伸出後看孩子的舌尖是否凹陷,有些舌系帶太靠前的孩子舌頭不能舔到上嘴唇。
  • 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如何訓練寶寶早開口說話
    比如,絕大多數寶寶在2歲的時候能夠說出比較完整的句子,而有的寶寶直到2歲仍然不會說話,但寶寶卻顯得非常聰明,說什麼他都懂,而且讓他做什麼他都能做到,但就是不會說話,發音也不準。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總是用手來「比畫」,最多配合一些簡單的發音。如何讓寶寶儘早開口說話?
  • 吃撐了也不會說 該怎麼判斷寶寶是否過度餵養了?
    吃撐了也不會說 該怎麼判斷寶寶是否過度餵養了?時間:2020-07-06 16:41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撐了也不會說 該怎麼判斷寶寶是否過度餵養了? 相信對於孩子的到來,家庭成員們都非常開心,並且下定決定要給他最好的呵護。
  • 寶寶不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該怎麼做能讓孩子儘快地學會說話?
    嬰兒的語言發育遲緩不是單看某一個時間段,而是要對比他的成長趨勢來觀察,如果真的覺得嬰兒語言發育方面不正常,最好去兒科醫生那裡做個診斷,這樣就可以判斷出嬰兒是否為語言發育遲緩。事實上,語言的發展包括語言的準備和發展,嬰兒說話的能力是先理解,再發音,他們先聽父母講很多單詞,然後才開始儲存這些單詞,自己慢慢學嬰兒不會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差,問題出在哪裡?
  • 如何從新生兒哭聲中判斷需求?爸媽若理解到位,寶寶少受罪
    身為育嬰師,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寶寶的哭聲。很多媽媽都表示,自己真該在生孩子之前就學一下寶寶哭聲代表的含義。畢竟寶寶不會說話,想要表達需求只能用哭聲了。有位媽媽曾跟我說過,月子裡她感到最吃力的不是要恢復自己的腹部刀口,也不是每晚多次起來餵奶,而是寶寶哭鬧時自己的手足無措。
  • 如何判斷新生兒有沒有吃飽?如果寶寶有這些信號,表示他吃飽了
    現在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生後,都實現了母乳餵養。但經常聽一些新媽媽說,配方奶寶寶還可以通過奶瓶刻度直觀的看到寶寶的奶量,但母乳餵養的寶寶,真不知道如何判斷新生兒有沒有吃飽呢?是不是寶寶只要想吃、只要一哭就是要餵母乳?還有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哭是餓了,就趕緊餵奶。
  • 寶寶3歲還不會說話,如何培養寶寶開口說話?家長要重視起來
    寶寶會說話後經常咿咿呀呀說個不停,童言童語,經常突然說出一句話,讓你啼笑皆非。有一次帶寶寶去家附近玩,和寶寶一起坐在鞦韆上時,一個爺爺帶著他的孫女走過來,小女孩指著我這個方向拽著爺爺走過來,我以為小女孩是想要玩鞦韆,於是馬上站起來讓出座位。走近才發現小女孩是想玩我們旁邊的小車,通過爺爺了解到小女孩3歲。還沒走到小車旁邊,寶寶發現小女孩想玩她的小車,馬上跳下鞦韆走到小車旁玩。
  • 如何判斷寶寶需求,追奶必學技能
    ,就要給奶,認為自己的奶不夠,甚至添加奶粉,導致奶粉一添加,自己的奶更少了,惡性循環,最後到了追奶的地步,其實真正奶少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大部分媽媽都是因為過度的添加了奶粉導致自己的真的變少了,所以媽媽爸爸,甚至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定要學會判斷寶寶需求,不要一哭就餵奶啦!
  • 孩子需求如何判斷?想讀懂寶寶小信號,「嬰語」指南請收好
    昨天,閨蜜小王打電話問我,說自家的女兒已經半歲了,還沒有開始教她學習說話,現在這個階段,女兒也仿佛有了許多自己的想法,但是,小王經常無法從寶寶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到她的意思。我告訴小王,其實理解小寶寶的想法也是有竅門的,只要掌握這些常見的嬰兒肢體語言,你也能輕鬆看懂寶貝各種各樣的需求。
  • 寶寶2周歲還不會說話,婆婆說沒事,作父母的該引起重視嗎?
    婆家人還一致認為是我在矯情多事,可是我慢慢的發現孩子不會講話也就算了,人家叫他,他還不回應,只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面,也不會跟你對視,這個時候我意識到事情肯定不簡單了,她不顧家人的反對一意孤行的帶著寶寶去大醫院做檢查。懷揣著忐忑的心情等著一系列的報告,結果不出意料,孩子是發育緩慢延遲證,如果沒有積極治療和康復的話以後就會變成了自閉症。這一檢查猶如天打雷劈,聽著醫生的話顫抖著給家人告知這一切。
  • 寶寶一歲多還不會說話?其實不是他的錯,而是父母沒做對!
    堂哥家的二寶,已經一歲半了還不太會說話,連基本的稱呼還沒學全,只會叫媽媽、奶奶,其餘全用「嗯、嗯」來表達,這讓一家人非常著急。正常來說,寶寶在一歲多時已經會說簡單的短句了,為何堂哥家的寶寶卻遲遲不會說話呢?
  •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算不算正常?聽聽專家怎麼說
    撰稿:蔣銳|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我兒子都已經兩歲多了,但他怎麼還不會說話啊,眼看著這麼大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喊媽媽爸爸了,可我家孩子還只會咿咿呀呀。他這個年齡不會說話正常不?其實,判斷一個小孩子到底是說話晚還是不會說話,也不難,家長只需要掌握兩個指標。
  • 四歲寶寶,不會說話,會是什麼原因?
    因此我們也能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baba」、「mama」這兩個詞的發音在全世界的嬰兒中都通用。等孩子到了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從簡單的字進階到簡單的詞類,因而這個時期的我們也能看到什麼叫做「手腳並用」,這是這個時期兒童常用的表達方式。他們可以通過手和腳再加上口中單個的字詞來表達自己需求什麼。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喝足」了呢?
    純母乳餵養的媽咪經常會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怎麼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吃飽了呢?」,尤其是胸小的女性,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就更是容易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奶水不足,不夠寶寶吃。 的確,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由於缺乏經驗,加之寶貝又不會說話,一聽見寶貝哭很可能就以為是餓了,甚至好不容易看到寶貝能睡整覺時,結果還擔心不叫醒寶寶會不會餓著他。
  • 寶寶1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說話遲早和智力有關嗎?
    但就是說話還不行,只會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單音節詞或雙音節詞。孩子他爸就很著急,總說他朋友的孩子說話都早,比我們家寶寶小的都能說不少話了。我每次都勸她爸不急不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則。其實我心裡也沒底,寶寶說話比較晚,不會是智力發展不好吧?
  • 聽懂「嬰」語,更快判斷寶寶的需求
    對於寶寶來說,不同的哭聲代表著寶寶不同的需求。一般分為:要上廁所、餓了、要喝奶了、困了、身體不舒服等等,這些需求對應的哭聲都不同,姐妹們需要細心觀察和聆聽,才能判斷寶寶的哭聲。寶寶不像我們,我們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帶他看醫生?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帶他看醫生?對於一歲到兩歲左右的寶寶,寶媽們最為關注的就兩點:會不會走路 Or會不會說話。弈寶是在一歲八個月的時候突然學會了叫爸爸、媽媽和奶奶。我和他爸也是為此焦慮了好久,一直想著如果兩歲還不開口,就得看醫生了,也許真是語言功能發育障礙或者自閉症?
  • 4歲寶寶愛說話,家長該如何引導?
    4歲的寶寶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嘴一打開就像洪水湧來,久久不得寧靜。難道寶寶患上了「多語症」?不然,4歲寶寶話多只是正常的發育現象,是寶寶學說話的關鍵期,家長可放心!  「順口溜」的話「噌噌」往外冒  4歲寶寶非常多話,不但喜歡說給別人聽,也喜歡自言自語。
  • 寶寶2歲還不會開口說話,不是因為寶寶太懶,而是家長「太勤快」
    >閨蜜的女兒今年2歲了,會走會跳很活潑可愛,但是讓閨蜜很懊惱的就是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閨蜜經常在家裡教女兒說話,但是孩子依舊還不會開口,而且還帶孩子去醫院看了下,但是醫生說孩子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說話晚了一點。
  • 寶寶到了說話的年紀,如何正確引導寶寶開口講話?樹袋寶寶來支招
    寶寶開口說話無疑是給爸爸媽媽的一大驚喜,但是有些寶寶到了說話的年紀卻遲遲不能開口說話,很是讓家長著急,那么爸爸媽媽如何引導寶寶說話呢?要做到這一點,請將您的寶寶置於豐富的語言環境中,例如去超市、去公園、動物園等,以簡單的語言介紹您看到的內容。例如,從動物園回來,給寶寶讀一本關於動物園的書,並了解動物園內的動物,這將加強寶寶對該語言的學習。2.和寶寶說話為了讓寶寶使用一種語言,首先必須了解該語言。為了理解語言,你必須首先一遍又一遍地讓他聽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