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第二大淡水湖名曰太湖,大家一直疑惑它究竟屬於哪個城市?其實它橫跨江浙兩省,湖周圍是四個比較出名的城市,所以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風景勝地。這片湖水有的地方像圓弧一樣飽滿圓潤,有的地方像彎月般曲折多彎,水面如絲綢般光滑、溫情而靈動,泛舟湖上十分有代入感,就像進入了畫中一般。如此美景,應該如何玩起呢?跟著我的步伐,開啟太湖邊上的風景之旅吧!
首先要給各位推薦的就是湖北部的黿頭渚半島,只因其形狀酷似神龜而得名。這裡的風景可謂一絕,尤其是每年初春,這裡就成了賞櫻的好去處,大片又高又大的櫻花樹絢麗盛開,一棵棵連在一起就像仙境一般迷離,風一吹粉嫩的花瓣四散,漫天飛舞中拍照簡直太美了。這裡的夜晚不像日本那般或白色或黃色的單一燈光,黿頭渚五光十色的彩燈照耀出五彩斑斕的畫面,含苞待放的花蕊像羞澀的少女微笑,清冷又熱鬧。再也不用遠赴日本看櫻花,來這裡已經足夠。
夏日的黿頭渚是清明俊朗的顏色,湖邊微風陣陣吹得人十分愜意,到「藕花深處」看一池綠油油的荷葉隨風搖曳,點點荷花立上頭,蜿蜒小溪伴著曲橋流水,江南園林韻味十足。悠閒的散步或是坐在湖畔的石頭上小憩都不覺得乏味,反而能讓人平靜下來忘卻所有煩惱。秋天來這裡則別有一番風光,火紅的葉子掛在枝上裝飾著乾枯的樹木,寧靜的湖面倒映的景色美不勝收,夕陽的餘暉灑在湖面上仿若萬道金光,透著絲絲暖意,路邊穿著漢服的小姐姐們擺弄姿勢拍照,倒是真有幾分穿越的感覺。初冬時節,黿頭渚的草木已經不再繁盛,泛舟湖上卻可以看到沙鷗嬉戲,極目遠眺,遠方的古剎若隱若現,為湖景增加了幾分神秘感。
太湖之濱景色總這樣秀麗,一如靈山勝景的風光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最聞名的是一山、一寺、一佛。這個佛教旅遊勝地像一張太師椅寬廣而平穩,大佛穩坐於中央十分壯觀,遠遠望去相當震撼,果然是一塊風水寶地,來到這裡大家一定會不禁想起《西遊記》中天竺靈山的那種神聖和氣魄。氣勢磅礴的梵宮耗資巨大,內飾極盡奢華,進入宮內滿眼儘是輝煌金色,別具一格的裝飾可謂美輪美奐,壁畫和浮雕十分精緻,各色燈光如夢如幻,遊走其中仿佛置身夢境,在這裡你可以觀看佛文化表演,以增加對佛學的了解。
梵宮旁邊是高高矗立的靈山大佛,慈眉善目、面帶微笑、廣視眾生,巍峨的雕塑令人肅然起敬,大佛前有約一百層臺階,慢慢走的話並不累,通過地宮可以登上蓮花臺,到了這裡不能錯過的就是抱抱佛腳、祈禱平安,對佛學感興趣的遊客更應該前來瞻仰一番。大佛前的廣場上的九龍灌浴是一座音樂動態青銅雕塑群,堪稱國內最大哦,伴隨著音樂蓮花一開一合,講述著釋迦摩尼出生的故事,所謂「花開見佛」便是如此,這裡每天有五次表演,遊客可以將表演之後龍口噴出的功德水帶走,據說會保佑飲用此水的人呢。另外,梵宮內有各種檔次的素齋還可供遊客作為齋飯品嘗。不得不說,這裡真的是修仙度假、洗滌心靈的好去處。
與靈山勝景相毗鄰的是靈山小鎮的拈花灣,光是名字就有幾分禪意的意向,整個小鎮是仿古建築,淺色調的牆壁青色的大瓦顏色對比鮮明,隨處可見小橋流水,處處園林都有精緻一景。主街區最繁華的街道是香月花街,而整個小鎮的核心就是拈花塔了,唐風木質結構的塔樓蘊含著滿滿的和風韻味,夜晚時這裡的燈光秀十分炫目,色彩萬分,活靈活現。景區內的拈花湖有著最大的水幕電影,尤其夜幕降臨後效果出眾,彩燈、水霧齊聚讓湖顯得格外嬌媚,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小鎮上有許多裝修雅致的茶道小館,約上三五好友靜坐品茶,可謂一大樂事。走在街上欣賞異域風格的街景,總能聽得悠揚的笛聲、瑟瑟的古琴聲,曼妙禪境讓人深深陶醉。拈花灣的東面山腳下有一片花海,大家一定要趕在花季光臨,漫天的花海十分壯觀,簡直最美人間四月天,波斯菊、硫華菊和芝櫻競相綻放,穿梭其中好似蜂蝶一般快活。晚上許多彩燈藏在花間映照著絕美的花色,徜徉在花海中總會有些許恍惚,畢竟眼前的景象美的那樣不真實。
太湖美,太湖周圍的景色更美,如此湖光山色,如詩如畫,再也不要說去太湖不知道去哪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