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被釣魚人稱作是「萬能餌」,主要是指它的應用範圍比較廣,針對的對象魚比較全面,不管是掠食性的食肉魚類,還是雜食性的魚類,都會對蚯蚓有一種特別的「感情」。而且蚯蚓的附鉤性比較強,掛法多樣,當然中魚的機率也是不同的,今天就從自身經驗出發,來聊一聊使用蚯蚓釣魚時,如何提高中魚率。當然所謂的中魚率就是效率,這跟水情魚情都有著必然的聯繫。
1,窩子要打對
首先,窩子的選點要合適,大家都想釣大魚,那麼你的窩子就要儘量打在有大魚出沒的地方,魚道也好,魚的活動區域也罷。比如:夏季在深水區,秋季在陰涼處,冬季就要在向陽處,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儘量減少小魚進窩的機率,讓正經魚進窩,我們才能有好的開始,中魚率自然有保證。
2,蚯蚓掛法要合適
集萬千恩寵於一身的蚯蚓,就連掛法都被釣魚人研究出了很多種方法,有的是大師的指導,有的是釣友們的總結。但是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掛法,首先要適合,適合實際的水情以及魚情。比如:某大師說直接掛蚯蚓頭部即可,這樣魚在吸食的時候比較容易,不擋口,但是要吐出來就難了,因為魚鉤全部露在外面,非常容易掛到魚嘴。有的釣友會反駁說小魚多的時候不行,或者釣小鯽魚的時候不適合,也對,但是人家大師是在冬季的時候釣,也沒毛病。
而且經過我實際作釣,在特定的環境下釣小鯽魚也是非常高效的,在視頻當中也有體現,當時的水深只有半米,白條也多,趴地虎應該比較少,不過當小鯽魚進窩後情況好多了。所以不管如何,蚯蚓的掛法應該是靈活變化著的,這個變化由魚情決定,由水情影響,如果小雜魚太多,又想釣底,那就老老實實穿整條蚯蚓。
3,配合合適的釣法
我們在遇到魚口好的時候,適當使用好的釣法,也能讓上魚率翻倍。光水區使用臺釣法,魚群來的時候使用拉餌,上魚率肯定快,而釣草洞的時候,釣友們經常會提逗一下,然後立馬給口,這就是縮短中魚時間,效率就高很多。而對於一下比較滑口謹慎的魚,不動不變就是最高效的,等待是唯一能讓它吃鉤的理由,要是稍微有一點動靜它可能就會逃之夭夭。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中魚率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根據水情魚情摸索出來的,很多釣友會比較死板地問一個具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掛鈎等等問題,其實上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可能這次你感覺一種方法很好,但下次可能就失效了,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更多的作釣經驗,學習更多的技巧知識,這樣才能在釣的時候去思考,然後才能有機會想出方法。否則你真要是一條道走到黑,那我也只能祝你爆護了。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結果,如果您覺得有點道理,不妨關注點讚轉發一下,如果有不同觀點,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相交流才能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