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黑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以偏概全的簡化結論,任何生物包括人類都有一個本能,就是把世界簡化掉,以便更好地適應世界。比如說一個媽媽在給女兒傳授經驗時,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男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簡化,將男人這個整體符號化,以免女兒受到傷害。雖然她的話有失偏頗,但是作為母親提出這樣的話是可以理解的。
再比如說男生適合理科女生適合文科,這句話也是一個簡化機制的縮影,用大部分概括整體。但是人們知道選文理科因人而異,而不是簡單的用性別來區分。引用維根斯坦的一句話 :「凡是能夠言說的世界,就是我們掌握的世界,如果不能言說,只好保持沉默。」所以,不能把握河南近億人口的複雜性時,就應該保持沉默,而不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
關於消除地域歧視現象解決辦法,應從個人和社會兩個角度來思考。
首先從個人角度來看,要擴大自我認同達到無遠弗屆的境界,一層一層地擴大,不斷包容。比如說,省內有地域歧視,我們就想著,大家都是一個省的人,何必這樣呢。省份之間地域歧視,就想著大家都是一個國家的人,為什麼要生出歧視的想法呢,再擴大到世界,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家人,平等對待,消除歧視,這樣才能避免地域歧視。
從社會層面來看,應該是拿起法律武器鬥爭不息,捍衛自己的名譽權利。借鑑一下種族歧視的問題,其實在今天美國難免還會有白人歧視黑人的現象,但是因為法律不斷地完善,黑人不斷地鬥爭,至少沒有白人再敢明目張胆地歧視黑人。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要解決這個問題,從根本上來說,需要國家大力發展生產力,只有生產力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在理解上會存在偏差。尊重各地習慣以及風俗文化差異,換位思考,努力理解地域差異所帶來的不同。同時,不要形成固化的思維,認為某個地域的所有人都是有該地域特徵的。例如我們所說的「南方人溫婉,北方人豪邁。」這只是一個相比較而言的總體現象,並不能代表一些特殊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