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和楓葉國的朋友聊天時,他告訴我那邊疫情期間,寵物商店遭到了洗劫式的搶購,不要說貓貓狗狗,烏龜,景觀魚這種主流寵物,甚至店裡的蠶寶寶這種小昆蟲都被一搶而光。然後他也隨波逐流搞了一個魚缸,開始在家玩養魚。
不過國外養魚開支相當的高,朋友就弄了上面那套魚缸+木架子,折合人民幣的話就花了2W左右(國外開銷那麼高的麼)。然後他表示十分羨慕我們國內的寵物市場和購物環境,於是聊著聊著,我也萌生了也去養一缸魚的想法。
預算
在論壇上簡單學習了一下,作為一個新人,我決定選擇一個體積最小的魚缸,因為太大的搬運,翻缸都太艱辛。其次,我不希望缸體,過濾,燈一個個自己組合,這樣弄太麻煩。
所以一體化高集成的魚缸更符合我的需要,最後我被老羅安利了,在小米有品找了一個畫法幾何C180智能魚缸Pro版,橢圓形360度的全景缸體,顏值不錯,大小也剛剛好。魚缸內置RGB LED照明燈和三層過濾裝置,並且使用了平臺化設計,可以加載自家智能盒子,也預留了擴展接口可以兼容第三方的加熱棒等設備。功能方面,支持自帶一鍵換水,還能連入米家APP完成遠程管理,自動投食等操作,大大簡化了新手入門的難度,非常適合我這種0基礎的玩家。
加上造景石,樹根,水草,魚,還有雜七雜八的小工具,以及來回車費,一共花了700元左右。弄好以後感覺也不比朋友那個幾萬的魚缸效果差,哈哈。
魚缸開箱
畫法幾何Pro版套裝包含了C180魚缸和智能套件,所以收到了2個包裝,包裝設計都非常的簡潔。
打開魚缸的包裝,可以看到魚缸分內外兩層填充了雙重泡沫支架,保護相當周全。
魚缸主體集成度很高,包含了缸體,過濾層,濾桶,一體頂蓋,植物培養皿等組件。
缸體的表面還貼了海綿保護膜防止意外刮花,考慮的非常周到。
撕掉保護膜,可以看到缸體是一體鑄就,通透度相當不錯。
在魚缸的側壁上提供了水位線標識,標註了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十分的直觀。
魚缸底部可以可以看到產品的銘牌以及具體的參數,4個支撐腳都帶有矽膠腳墊,可以適應各種桌面。
這個類似跑道的蓋子是過濾層。
頂蓋一體化程度很高,底部集成了LED照明燈和水泵。
這裡同樣是模塊化設計,便於後期維護清洗。
微型直流無刷水泵可以提供110cm揚程,220L/h的流量。
蓋子上方設置了各種拓展接口和控制開關。
這個圓形的多功能按鍵,是觸摸式控制,通過單擊,雙擊,長按等方式可以開關電源開關,控制水泵和LED照明燈。
中間這塊是投食窗口和智能盒子的安裝接口。
打開投食窗口可以手動投食,同時水泵的閥門也隱藏在這裡。
這裡還有一個植物培養皿,可以用來種植植物,和魚缸組成一個小小的生態循環系統。
培養皿的底部密布了透氣孔,魚缸抽上來的水會在這個「花盆」內完成循環,給綠植提供養料。
這裡還隱藏著一個氧氣閥門,可以手動調節進氣量。
其他配件方面,還包含了過濾石,過濾棉,說明書,水管等。
第一天
好了,開完箱,我就迫不及待準備養魚了。
魚缸隨機配送了底砂,偏紅色的小石子,挺好看的。
不過真的要好好洗洗,這是河底撈出來的麼,那麼多泥。
魚缸也洗了,並且按照網友的建議泡了24小時。
第二天
現在底砂已經洗的非常乾淨了。
不過投入魚缸後發現數量有點少,沒法完全覆蓋缸底,看來還是需要去花鳥市場採購點,不過閒著也是閒著,上純淨水開始養缸吧,先加到最低水位線泡著。
過濾棉和過濾石都提供了2份,方便玩家定期更換。
按照說明書裝上過濾材料,就像這樣。
打開電源後,發現培養皿這裡直接被注滿了水,流量還是蠻大的。
好了,今天就這樣吧,有點意猶未盡啊。
第三天
今天跑了一次花鳥市場,買了點青龍石,杜鵑根以及陶粒。
石頭需要刷,樹根需要煮,陶粒需要掏,玩的好開心。
自己琢磨著造景,本來請教了魚店老闆,畫法幾何隨機配送的紅色小石子按照他的推薦鋪在陶粒了上面,剛開始挺好看。不過我微調幾次石頭的位置後,小石子就徹底散開了。
鋪完地砂後發現,因為魚缸一側要放過濾桶,所以還要微調。
陶粒很便宜,所以直接買了整袋,一共5公斤,剩餘很多,所以培養皿也用剩下的陶粒鋪了,綠植是家裡的綠蘿直接種上。
陶粒有點小,弄的時候要小心,掉地上後面收拾好頭疼。
好了,裝上過濾和頂蓋,自己看看覺得還行。
開燈,開過濾,目前水質還是比較渾濁的,明天早上見。
第四天
過濾了12小時,目前水質感覺已經好多了。
打開頂蓋,發現水質還是有點渾濁,魚缸底部的紅色小石子搭配陶粒有點赤豆黑芝麻的感覺,挺好看!上網百度了下,想要更快的改善水質,可以換水。
換水時發現,這款魚缸的一鍵排水功能真的很好用,魚缸不用動,直接取下「花盆」,插上水管,就能自動排水了,很省心。
排水時間可以自己控制,我差不多把水抽乾了。
又跑了一次花鳥市場,這次去買了水草,魚老闆還送了一袋緩釋肥和水草種子。肥料直接撒到陶粒裡面了,水草種子上網查了下,沒敢下,先留著吧。
買的水草都是盆裝的,但是魚缸比較小,只能拆開種植了。沒有鑷子,我直接拿剪刀鉗住插進去的。
然後是朋友推薦買的趴地珍珠,不過我到家才發現,買回來的趴地珍珠是土培的,不知道是不是被坑了,部分葉子也發黃不太好看,看來下次要好好挑一挑,這次就先種上試試吧。
注水後,水質又渾濁了,開過濾吧,我們12小時候後見。
第五-六天
早上起床發現魚缸內的水質改善不少,變得清澈起來。因為昨天買水草感覺被實體店老闆坑了,所以我不想再去了,直接在淘寶上找了一家人氣店買了點新手魚套裝,9塊9,買10條送20條,一共30條,按照店家指導,收到魚後,直接帶包裝泡魚缸裡面。
半小時後倒出魚,雖然都很小,但是基本都挺活潑,只有一條掛了,阿門。
然後按照朋友的指導,取了等量的魚缸水。
和包裝裡原來的水混合在一起,半小時後感覺魚沒什麼反應,直接下缸了。
因為擔心魚缸太小,30條魚,只投了10+條,剩下10+條本來考慮投放到小區的河道裡,結果遇到老爺子在溜達,說他能養,於是就送老人家了。
第七-九天
由於店家說3天內不要投食,所以這幾天一直在關注水質,當天晚上開始穩定,並且開始越來越清澈。PS:順便調了下燈光模式,感覺開暖光的話,水草顯得更好看。
第十天
今天可以投食,小魚兒們快來吃吧,餓了3天,可憐啊。
突然想起來,配套的餵食套裝還沒拆。套裝包含智能餵食器,WIFI盒子,數據線,說明書和一個頂針。
餵食器是個白色的小盒子,帶有透明頂蓋,外形上使用了和魚缸相同的橢圓設計,頂部有個帶LED指示燈的按鍵。
體積比較小巧,底部是觸點式的接口設計,可以看到畫法幾何的LOGO。
安裝前,需要揭開魚缸頂蓋接口位置的保護膜,並取下投食窗的矽膠蓋。
餵食器內置磁吸裝置,會自動吸附對準魚缸頂部的接口,安裝就位後,餵食器頂部LED燈會點亮,工作狀態一目了然。
倒上魚食蓋上透明蓋子就完工了,按一次投食按鍵,會投入0.1g的魚食,相當方便。
WIFI盒子只要和魚缸串聯起來,就開始工作了。
此時通過米家APP可以找到畫法幾何智能魚缸並進行配對。
連接成功後,我們就可以用手機來調節魚缸的光照亮度,光色,水泵功率以及遠程投餵的操作了。
後續
智能餵食機一次投食0.1g感覺剛剛好,投食後,魚缸裡引起一波騷動,不過幾分鐘後,等小魚們平靜下來,在水面上還是挺多魚食沒有被吃掉,不過等我半小時後去看,魚食又都沒有了。
目前已經養了2周,小水泵和照明,我是24小時開著的。水泵功率被我調到最低,噪音基本聽不見,20條魚都活的挺好,水體也非常乾淨,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中的硝化系統建立起來了,準備熬到周末考慮換掉1/3水。
因為設置了自動投食,所以平時也不用太區管它,但是每天起床或者晚上睡覺前都會去看看它們。只是偶爾看著看著,就會待在魚缸前跟著發呆,又或是嘗試數數各個顏色的魚有幾條,回頭一看時鐘,發現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這麼過去了,哈哈哈,這就是養魚的樂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