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澱」走進科學院系列之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紫冬盛開蝶自來

2020-12-16 海澱故事

這是海澱·故事第775篇文章

9月19日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3,2,1,發射!」伴隨著沖天的火光和歡呼聲,我國第37、38兩顆北鬥導航衛星沖天而起,直入天際,三個小時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兩顆衛星將成為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前發射的十二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適時提供服務。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過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經歷了怎樣的坎坷,而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前輩們又為其付出了多少努力。

北鬥導航衛星發射現場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10月,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立自動化研究機構。1968年,為加速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所整建制劃入空間技術研究院,更名為空間控制技術研究所,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0二研究所。1970年,根據自動化學科技術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重建自動化研究所。

自動化研究所標誌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我國第一個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的過程中孕育,應國家建設的重大需求誕生,隨著國家的發展而成長。

從「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到高性能功能數位訊號處理器研製成功,從滿足國家需求的精密感知與先進控制到面向內容安全的網絡信息處理,從深入百姓生活的「漢王」品牌系列產品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智能控制技術,幾代自動化所人艱苦奮鬥,勇攀高峰,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果。

雪後的自動化所

篳路藍縷 臨危受命

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領導下,召開了包括中央各部門、各有關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的科學技術工作人員大會,動員制定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來自全國 23 個單位的 787 名科技人員提出了發展遠景規劃的初步內容,體現出全國「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

在規劃制定過程中,深切感到某些新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為了更快地發展這些新學科,使其在短時間內接近國際水平,把計算技術、自動化、電子學和半導體這四個學科的研究和發展列為「四大緊急措施」,經周總理同意,確定由中國科學院負責採取緊急措施,儘快籌建相應的四個學科研究機構。不久後,自動化研究所應運而生。

1986年9月19日,自動化所舉行了建所30周年的紀念活動,歷屆所領導合影留念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以柯崗為代表的多位蘇聯專家來所講學,草創研究所的先輩們抓住每一個機會,努力的吸收養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自動化研究所日益壯大。

圖為科研人員在進行操作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蘇聯的人造衛星一號發射成功,此後,我國一些著名科學家建議我國開展衛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毛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自此,欣欣向榮的自動化研究所臨危受命,加入了這次註定載入史冊的攻堅任務之中。而幾乎與此同時,自動化所還承接了原子能反應堆自動控制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綜合自動控制兩項任務,自動化研究所草創不久,便被委以重任,投身最需要的地方,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奮鬥,這也成為一代代自動化所人的信念和追求。

攻堅破難 東方破曉

1966年1月25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六五一設計院,並開始進行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方案設計工作。自動化研究所在其中所承擔的「東方紅」樂音裝置、調製器和短波發射機研製工作也提上日程。

同年10月27日我國成功地進行了「兩彈」(飛彈、原子彈)結合試驗。試驗前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要求,這一方針後來成為人造衛星研製人員的座右銘和工作指導方針。同年12月,中科院六五一設計院完成了東方紅衛星總體技術方案設計。

1967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持續進行,除卻個別國防工作外,其他的科研工作全部陷入停滯狀態,而衛星上天的夢想一直在科研人員的心中生根發芽,無數個夜晚,他們秉燭達旦,焚膏繼晷,孜孜以求,只為讓「東方紅」的聲音響徹天際。

科研人員在調試「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

1970年4 月 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順利升空,圓滿實現了「上得去,抓得住,報 得及時,聽得到,看得見」和一次成功、初戰必勝的要求。太陽系第一次聽到了來自神秘東方的聲音,從此這顆人造衛星一直漂浮在它的軌道上,注視著這個美麗古老的國度,見證他在一天天的日起月落間崛起。

「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

紫冬悄綻 繼往開來

2010年7月30日,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所長的錢偉長教授逝世,享年98歲。錢教授因在多領域皆有建樹,被稱為「萬能科學家」,而他卻說:「我沒有專業,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這位被稱作中國力學之父的老人,參與籌建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自動化研究所,20世紀70年代,創立了中國力學學會理性力學和力學中的數學方法專業組。1980年又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學術期刊《應用數學和力學》,促進了力學研究成果的國際學術交流。為中國的力學事業和中國力學學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動化研究所首任所長,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先生

錢教授回國建設新中國的幾十年間,始終關心著自動化科學的發展,他曾說:「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幾十年來,自動化研究所秉承老所長的訓導,薪火相傳,代代不絕,許許多多的優秀科研成果噴薄而出。

(2010.7-2015.10)自動化所領導班子。

左起:楊一平、王小明、王東琳、徐波、戰超

近年來,自動化所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0餘項。發表論文數量逐年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專利申請和授權量連年攀升,多年位居北京市科研系統前十名繪;制的「腦網絡組圖譜」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獲得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虹膜識別核心技術突破國外封鎖,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走出「中國製造」之路;基於自動化所語音識別技術的「紫冬語音雲」在淘寶、來往等阿里巴巴旗下移動客戶端產品中得到推廣;「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通過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安全性及有效性檢測認證並進入臨床應用;「仿生機器魚高效與高機動控制的理論與方法」獲得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研製的機器海豚實現了1.5倍體長的最高直線遊速,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機器海豚完全躍出水面。

「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分別成功應用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安保工作中,為社會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與中國日報社合作構建「全球媒體雲」綜合平臺,受到廣泛好評;「基於ACP方法的石化企業智能管理系統及應用」先後應用於茂名石化、齊魯石化,為實現企業生產管理的精細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並榮獲「中國石油與化工自動化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一路走來,自動化研究所碩果纍纍,星光熠熠。

2012年智能化大廈竣工,將為研究所未來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在中國自動化領域一窮二白的時候,自動化研究所應運而生,它臨危受命,總是活躍在國家需要的地方,總是衝在科研領域的風口浪尖。從最早的人造衛星、氫彈原子彈,到三峽水庫,北京奧運會,總有自動化研究所的身影。

紫冬之春

注:紫冬並不是一種真實的花,因紫冬與自動諧音,故而自動化研究所化用其名來自稱。

面向過去,萬千豐碑佇立,展望未來,無數紫冬盛開。

編輯 / 馬超群

審校 / 馮煥麗

更多海澱歷史文化故事

【積澱】清華園火車站:燃燒的青春舊地朝花

【積澱】《延禧攻略》是一份歷史攻略?聽說這裡有答案

【積澱】歲月蕩金波 頤和園中來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訪問東北地理所
    3月28日上午,黑龍江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吳岡一行到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考察訪問。吳岡一行參觀了分析測試中心、溼地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以及黑土區農業生態院重點實驗室。東北地理所王國平研究員、梁正偉研究員向到訪專家介紹了各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進展。 參觀結束後,吳岡一行與東北地理所領導及科研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
  • IEEE Fellow 又增一位華人學者,中科院自動化所王亮研究員當選
    1997 年和 2000 年分別獲安徽大學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 年獲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工學博士學位。2004-2010 年分別在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及英國巴斯大學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和講師。2010 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優秀),現為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 省科學院化工所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合建工業智能...
    12月23日,省科學院化工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陝西尚遠水務有限公司籤署合建「工業智能水務與廢水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合作協議。工業智能水務與廢水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將提供工業水/廢水「零排放」數位化新系統,通過大數據賦能,融合工業循環水處理新型化學工程技術、精細智能管控系統,實現工業水務管理標準化、運行自動化、數據信息化、決策智能化、環境友好化「五化」目標,為工業水務節水減排、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 放牛斑限定「軟萌小胖紫」來了!香甜芋泥×軟糯青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鏡子小姐,ID:xiamen7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新潮 | 國潮飲品,創意新品來襲健康 | 萃取天然,甄選天福茗茶 新鮮 | 時令鮮果,採用醇厚鮮奶>>FUNNEW
  • 【特別關注】牛剛帶隊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
    【特別關注】牛剛帶隊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考察調研 2020-09-28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MBA「創新創業與企業實務訓練營」走進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MBA中國網訊】6月9日下午,國科大2017級MBA「創新創業與企業實務訓練營」(脫產班&集中班)走進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進行了為期半日的參訪交流活動。
  •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在自動化所作報告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在自動化所作報告 2016-01-04 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大、中科院院士蒲慕明來訪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作「神經科學的回顧與前瞻」主題學術報告。
  • 考研網發布2014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綱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試大綱>正文考研網發布2014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綱新東方教師解析考研大綱 2013-09-11 17:54 來源:新東方網
  •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解除與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的外籍僱員的合同
    據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官方微博11月7日消息,該所宣布解除與外籍僱員Mark A. Kolars的聘用合同。後者不久前被曝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針對中國人的侮辱與種族歧視言論。 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 在當天下午表示「感謝關注,已經在查」,而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則在當天晚些時候宣布立即對該人員停職檢查。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當時表示:Mark A.
  • 2014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考研報名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院校報考>正文2014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考研報名 2013-09-09 17:27 來源:新東方網
  •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複試名單,清一色名校,僅有3人來自「雙非」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立自動化研究機構,實力非常強大,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是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內屬於頂尖水平,每年想報考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所的同學趨之若鶩。
  • 同仁堂紫膳,竟然有中科院的研發成果!
    中科院,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殿堂,集無數科研成果於一身。下屬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國際ESI大學排名中,超越清華北大,位居國內第一。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會好奇:假如這兩個領域的巨頭碰撞在一起,會出現什麼火花?北京同仁堂聯手中科院研發成果,打造紫膳營養餐就在今年,北京同仁堂就針對中老年人群的早餐飲食調理,就推出了一款健康早餐食膳——紫膳早餐糊。
  • 中關村第一小學舉行第十七屆科技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
    開幕式伊始,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微重力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文瑞為莘莘學子帶來科技節特別課程《太空的奧秘》,讓熱愛科學的孩子們不出校門即可聆聽「科創人生」故事,感受科學家人格魅力。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王盛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李明、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副研究員蔣禮、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博士成蒙等30多位專家受聘擔任中關村一小少年科學院「科技」導師,開設科學家可選擇課程,成為學生追求科學夢想的領路人。隨後,學校領導為在vexiq機器人全國賽中獲得冠亞軍的獲獎隊員頒獎,大家聆聽了機器人社團的匯報展示,共同見證了機器人社團的榮耀時刻。
  • 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蒲慕明說:「科學哲學普遍接受的一個觀點是,科學假說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給實驗來證實的,而是給實驗反駁的。科學實驗的目的不是要驗證假說,而是要推翻或者修正假說,從假說、到反駁、到新假說的出現,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的過程。我認為這對師生要做的不是換一個題目,而是沿著這個方向更深入地做下去。」 這個例子,或許能夠解答中國科學院成立哲學研究所的初衷。
  • 中科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逝世
    @中科院之聲2月23日晚間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生於北京,籍貫廣西桂林。194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 《南國之冬》:用古代中國小說技巧構造的「說書迷宮」
    作者:Jay校對:litcave 工作室配圖:Online測評書目:南國之冬作者:張大春>「寫文章,不要搞作文!」但大概是過了「搞作文」的年齡,一直沒有拆封去讀。後來把書送人,這句話倒是留在腦海裡,每當提起「張大春」,就順扯出這句話。與其把張大春看作小說家,毋寧稱之為說書人更適合。《南國之冬》的作者就像一位說書人,從腔調、行文到故事轉場、人物塑造上都秉承了筆記小說的傳統,讀者能感到說書人那股老氣橫秋又談笑風生的氣質。
  • 2013廣東省自動化研究所招聘工作人員10名
    廣東省自動化研究所(簡稱「省自動化所」)原名為廣東省科學院自動化工程研製中心,成立於1969年1月,隸屬廣東省科學院,2012年5月更名為廣東省自動化研究所,是我省自動化與信息技術領域科研事業單位。   省自動化所地處廣州市中心城區,位於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大院內,院內環境幽雅,科學氛圍濃厚。
  • 中科院院長談中科院成立哲學研究所:哲學是科學之源
    澎湃新聞記者9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方面獲悉,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
  • 四川新華北京中科院研學遊活動開始啦
    為了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體驗網際網路+尖端技術,中科院與新華網際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北京研究活動。從現在起,將從入選的學生中選出兩名具有學習和探索精神的學生參加新華中科院的定製活動,以體驗神秘的科學之旅。
  • 「惡人紫」Dunk SB 明年發售!
    2018 年 Jordan Brand 推出了黑紫腳趾 Air Jordan 1 「Court Purple」,一時間「全員惡人」火遍街頭巷尾。  今年全新推出的「紫加哥」同樣收穫不小熱度,與黑紫腳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紫加哥」Air Jorda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