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軟本周早些時候宣布不再通過OneDrive服務向Office 365訂閱者提供不限量的雲存儲空間時,市場反響顯然不夠積極。原本可以享受無限雲存儲空間的用戶現在只能獲得1TB的配額,而原本100GB和200GB的套餐也會縮水到50GB,但價格卻並未調整。就連免費用戶也受到了影響,空間上限從15GB下調至5GB,而且微軟隻字未提15GB的相機膠捲功能,這項福利被徹底取消。
乍一看,你或許並不明白此事為何令人沮喪。我們的確上當了——微軟因為虧錢而在推出這項服務後一年便改變了想法——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問題嗎?
事實上,這並非事情的全貌。不到一年前,微軟把不設上限的雲存儲空間當做一個禮物贈送給忠實用戶。在此之前,微軟的雲存儲套餐與現在完全一樣,都設定了上限。
可是,微軟現在翻臉比翻書還快,原因何在?為的就是搶奪Google的市場份額。
挑戰Google
微軟並沒有集中精力為OneDrive忠實用戶改善使用體驗,而是投入了更多精力挖角老對手Google的用戶。微軟明確地稱之為「生產力戰爭」。
可惜的是,微軟很快意識到,它並沒有為這樣一場戰爭做好準備。
這是因為,儘管提供了不限量雲存儲服務,但是OneDrive團隊並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他們的很多訂戶其實會將這項服務作為一種不限量的備份功能。當微軟發現部分用戶將75TB的盜版電影上傳到OneDrive後,終於明白這項策略似乎不值得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
然而,由於普通Office 365訂戶雖然可以享受不限量空間,但卻只使用5.5GB空間,所以這些上傳大量盜版內容的用戶顯然只是少數。
成本上升
微軟在OneDrive的官方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希望放棄這種「極端的備份模式」,重新集中精力提供協作性的生產力解決方案。這顯然並非實情,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與所有存儲服務一樣,OneDrive用戶的使用目的多種多樣,不應該著眼於具體的需求。它既可以當做協作工具,也可以成為備份空間。
不能因為少數極端用戶上傳了海量數據,就徹底取消不限量套餐。「不限量」就應該名副其實,絕不應該限制容量。當然,這可能被少部分用戶利用,但微軟在去年推出這種套餐前就應該充分考慮這一因素。
微軟並不是毫無經驗的創業公司,而是一家擁有巨額營收的成熟企業,肯定聘用了許多水平高超的市場研究專家。
正因如此,它肯定知道失信於用戶所付出的代價,肯定遠遠大於多提供一些存儲空間所付出的成本。
小公司的承諾
你是否聽說過CrashPlan或BackBlaze?如果你聽過,肯定會對他們讚賞有加。每月只要花5美元,就可以從這兩家公司獲得不限量雲存儲服務。
他們也毫不避諱生產力功能,在宣傳語中寫道:「當整個世界都是你的辦公室,CrashPlan就是你的個人備份助手。」
雖然沒有得到《華爾街日報》和NBC等大牌媒體的報導,但這些公司的規模遠小於微軟,然而,他們仍然能夠以較低的價格為用戶提供不限量雲存儲套餐。
很顯然,他們肯定會將部分備份海量數據的用戶納入考慮範圍,即使這些人存儲的數據高達數TB,但一家精通銷售的雲存儲公司肯定會忽視這個少數群體——無論他們有多麼過分——轉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數用戶身上,也就是那些僅存儲幾GB數據的用戶——他們才是真正為該公司創造利潤的人。
計劃落空
即使沒有從中吸取其他教訓,微軟也應該明白,在對服務做出大幅調整前,應該提前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不僅不應該排斥良性競爭所產生的副作用,反而應該這樣想:「如果我們當初宣傳的是不限量,就不能僅僅因為運營成本增加而徹底改變這個受人歡迎的功能。」
競爭是好事,如果微軟想要擊敗Google Drive,我會舉雙手贊同,但千萬不要愚弄用戶。從長期來看,這絕不是奪取市場份額的好辦法。
事實上,微軟根本就沒有奪走Google的份額。它只是短時間借走了份額,很快又把份額還了回去。除非你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非常喜歡微軟Word,而討厭GoogleDocs,否則就沒有多少理由繼續訂購OneDrive。
微軟最近取得了很大進展,Windows 10很好,Surface Book也廣受追捧,但到目前,它最關鍵的業務或許還是「云為先」的未來前景。
如果你是一個為自己的網絡平臺或者數以千計的員工尋找雲存儲空間的企業客戶,微軟的承諾或許值得信服,但如果你是個人用戶,你或許會發現,微軟似乎根本不在乎「云為先」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