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中國古代主要政治制度會佔有一定的比例,這就需要我們對其理論知識很好地進行把握。所以,本文主要是將中國古代主要政治制度的相關考點進行整理匯總,方便大家記憶與理解。
中國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一、西周時期——分封制
制度要點:周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其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形成了嚴明的森嚴等級。
二、秦朝——三公九卿制、郡縣制
1.三公九卿制
制度要點:主要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三公——在中央設丞相(「百官之長」,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召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三個最高官職。
九卿——在丞相之下設諸卿,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
2.郡縣制
制度要點: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郡守和縣令(縣長)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三、漢朝——推恩令
制度要點:漢武帝劉徹頒布「推恩令」以削弱王國勢力,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四、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
制度要點:三省——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是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統治機構;唐朝三省主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布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六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都對皇帝負責。
五、元朝——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檢司
1.行省制度
制度要點:中央——元朝設中書省作為中央最高的行政機構,總理全國政務;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
2.宣政院
制度要點:專門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西藏地區的行政事務。
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
3.澎湖巡檢司
制度要點:主要負責管轄澎湖和臺灣。
六、明清時期——軍機處
制度要點:雍正帝在位時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完全聽命於皇帝,輔助皇帝處理政務。軍機處的設置標誌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小試牛刀】(單選題)中央集權制度是一種國家政權的制度,以國家職權統一於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為標誌的政治制度。清朝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實行三省六部制
C.廢丞相,設三司
D.設立軍機處
【答案】D。解析:A項錯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提出的,更加重視儒家思想。B項錯誤,「三省六部制」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三省」主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C項錯誤,「廢丞相,設三司」是明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提出的。D項正確,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雍正帝在位時設立了軍機處,標誌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