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一次頭,從10來元到幾十元不等——
髮廊洗髮水 暴利有誰知
如今,去美髮店洗頭已成為都市男女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幾乎都在經常光顧的店裡辦了會員卡。近日有貴陽市民向本報反映,對有些理髮店動輒七八十元的「高價」洗頭很是質疑,「與此相比,10元標準的洗頭是不是最差的呢?」「『進口』洗髮水上面全是韓文啊英文什麼的,這種洗髮水,是不是真的很高檔?」帶著市民們的疑問,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內部分美髮店和美發美容用品銷售市場,一探究竟。
洗頭價格差異大
進口洗髮水報「天價」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京路上一家中型美髮店,當得知記者要洗頭,店員第一句話就問道:「你是準備洗一般還是好的洗髮水?」見記者一頭霧水,店員連忙解釋,如果選擇一般的洗髮水,價格一次為15元,而「更好一點」的洗髮水,價格自然會貴許多,「如果是洗歐萊雅洗髮水的話,價格為30元。」然而,當記者表示願意試試貴些的洗髮水時,這位店員又說道,針對類似於歐萊雅這種原裝進口的洗髮水,消費者都需要一整套購入,店內並不單獨劃價消費,而購買一整套包括洗髮水、護髮素和倒模在內的護髮產品的話,則需要花上1190元的高價購買。
「我絕不會花千把塊錢買套洗髮水,平時單獨花上個二三十塊弄個洗剪吹也不算太奢侈,但是如果一旦要購買整套所謂的進口護髮水的話,理髮店裡報出來的底價都貴得嚇人,我還不如自己去超市買,同樣是一個牌子的,一套下來也只不過一兩百塊錢。」經常去理髮店吹洗頭髮的貴陽市民劉小姐對記者說道。
除此之外,一些規模較大型的連鎖美髮店,也有著高中低的幾個洗吹剪價位,如果是店長吹剪,價格在78元—48元之間,如果消費者辦有該店的儲值會員卡,則可以享受較該價格低25元—15元的會員價。
桶裝洗髮水
成本幾百元,毛利幾千元
經常去理髮店吹洗頭髮的市民發現,店家宣稱的「進口」洗髮水大多都是英文或韓文標註,一般顧客根本看不懂,而店家也不會主動給顧客解釋使用的洗髮水是什麼品牌,成分有哪些,更不會告知生產、保質日期等情況。
「有段時間我每隔一兩天都會去髮廊洗頭髮,而頭髮掉得很嚴重,但我睡眠等方面都很正常,懷疑與洗髮水有關,於是後面一次去洗頭時,我特意諮詢平時洗的都是什麼品牌的洗髮水,店家稱都是外國廠家原裝進口的『歐巴』牌,然而瓶子上根本沒有中文標籤,後來沒怎麼在外面洗頭,頭髮也不像以前掉得那麼厲害。」在市內兩家大型美髮店辦了會員卡的黃小姐告訴記者。
隨後,記者在市內多家中小型美髮店走訪得知,大部分美髮店使用的都是5L裝的桶裝洗髮水,幾經周折,記者聯繫到了一位曾在某知名連鎖美髮店擔任「洗頭助理」的曾小姐,據她透露,一般來說,美髮店一般使用的5L裝洗髮水,粗略算來可洗500次。而這種洗髮水的批發價也就200元—400元不等,如果按照15元一次來計算,一桶洗髮水毛利7500元。
針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洗頭價,記者電話採訪了市物價局收費處有關負責人,據她介紹,美髮業屬於服務行業,而洗頭價並不屬於物價部門定價目錄範圍之內,也沒有具體的物價文件規定,如果消費者遭遇「天價」洗髮價,可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諮詢和投訴。
產品批發魚目混珠
「身份不明」產品應慎用
隨後,記者來到花香村老客站附近及上合群路等幾家專門批發兼零售美容美髮用品的商鋪,以開理髮店為由進行探訪。記者走訪多家店鋪後看到,幾乎每家貨架上都擺放著飄柔、拉芳、海飛絲、潘婷、舒蕾等十多種品牌的洗髮水,也有標註外文的歐萊雅、威娜、露易絲等品牌。
看到記者猶豫時,這位男老闆並沒有做太多的解釋,迅速從倉庫又拿出一桶白色包裝的洗髮水,「這個洗髮水也蠻好用,味道和品牌的一個樣,如果嫌貴可以拿這個,好多理髮店裡用的都是這種。這款重10斤的洗髮水只要20元,相對於其他的散裝洗髮水來說質量更好,香味也和大品牌相類似,而且粘稠度也比較高,即便遇上「刁鑽」的客戶,也很難辨其真偽,所以很多美容美髮店都在用,銷路不錯。」
見記者還有些猶豫,店主還「熱心腸」開導記者:「你買這個回去,自己找個正品的瓶子裝裝,效果絕對不錯。」他甚至還建議,「像你們這種新開張的美髮店,一開始還是要用些正品的東西,等到客戶相對穩定了,就可以動動腦筋。如果一直用正品,就沒什麼利潤空間了。」
隨後,記者從貴陽市衛生局等相關部門了解到,根據《化妝品標誌管理規定》,化妝品標誌內容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易於辨認、識讀,其內容必須使用規範的中文。執法人員提醒消費者,在理髮店消費前可以看一下美發產品容器上標明的生產廠家、地址、生產日期以及保質期,對「身份不明」的產品應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