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重磅官宣限薪!2021年1月1日籤新合同,入籍球員按外援標準

2020-12-20 天外居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上海會議上,足協公布中超一線隊球員薪酬限額的政策。相當重磅!

1、二次限薪

足協官宣,中超俱樂部總支出限額中超俱樂部單個賽季不得超過6億元。國內球員薪酬不超過稅前500萬人民幣,U21不超稅前30萬人民幣,外籍球員不超稅前300萬歐。之前,國內球員的薪水限定是1000萬人民幣,國腳可以上浮20%,如今二次限薪,直接「對半砍」。

需要特別注意的要點:

第一,限薪限的是合同裡的薪酬,包括但不限於各種現金、福利和有經濟價值的物品,還有與第三方籤、家屬籤訂的其他合同有影響(具體要足協審核)。但是,不包括比賽獎金!

第二,如果俱樂部降級,還在合同期內,薪酬不影響。

第三,U21球員限薪30萬人民幣,但該球員在亞冠、中超、足協杯出場累計超過900分鐘可以不受限(但必須少於500萬)。

第四,國腳薪酬不再另行上浮!但足協發津貼和獎金,不計入限薪。

第五,最重要的一點!2021年1月1日起,各俱樂部需要和球員新籤合同。

2、入籍球員薪水放開

很多球迷或許會提出疑問,入籍球員怎麼辦?根據足協官宣的對於入籍球員薪酬限額,俱樂部可選擇外援薪酬標準或本土球員薪酬標準。簡單來說,就是不超過稅前300萬歐。目前,艾克森、高拉特等人都超過了這個數,未來歸化難度越來越大。不過300萬歐代表著並非完全沒有歸化可能,但是特謝拉的問題很棘手,特謝拉是不可能接受這樣一個年薪限額的,但是正如之前所說,限薪不包括比賽獎金。據媒體人豐臻的消息,特謝拉需要1400萬美元才肯續約歸化,但江蘇蘇寧給不了這個價格。

3、國安建業泰達等必須改名

足協官宣,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名稱長度不超過四字。根據據媒體人李璇的解析,中性名要求既定不變,除了球迷熟悉的恆大、蘇寧等隊,國安建業泰達等也只能改名。不符合規定怎麼辦?足協表示,自2021年賽季起,對於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將不給予辦理註冊手續!

相關焦點

  • 中國足協推出多項重磅措施:本土球員頂薪1000萬元 外援頂薪300萬歐
    本月24日,世界知名調查機構「體育情報」發布了每年一度的權威榜單《2019年全球體育薪資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中超16隊共486名球員在2019年的薪資總額折合人民幣約為42.53億元。這一數據在全球體育聯盟中排名第11位。而在足球領域,中超的薪資總額僅次於五大聯賽,如此高的支出讓中超不少俱樂部舉步維艱。去年,中國足協開始致力於幫助俱樂部減負,而限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 中超限薪新政:新籤外援不超稅後300萬歐 國內球員頂薪1000萬
    【限薪要求:新籤外援不超過稅後300萬歐元,本土球員稅前1000萬人民幣】中國足協新政球員薪酬管理規範實施方案:新籤外籍球員工資不得超過稅後300萬歐元,外籍球員2020年1月1日後籤訂合同為新合同;中超球員新籤合同稅前不含獎金頂薪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球員上浮20%。
  • 難怪足協限薪也有好外援加盟:27歲中超新援1句話給出答案
    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中國足球將告別泡沫大力實行限薪,這樣一來俱樂部以及眾多球迷都擔心中超以後將沒有大牌外援前來。但是現如今中超眾多俱樂部透露消息引援不是問題,此前山東泰山和上海隊也都表示引援都在正常進行,近日記者爆料深圳隊更是打算直接和一名27歲新援籤3年合同。
  • 足協「腰斬」降薪!國內球員頂薪稅前500萬元 外援稅前300萬歐
    直播吧11月25日訊 足協今日在蘇州召開聯賽會議,據《足球報》消息,足協蘇州會議宣布腰斬降薪,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於此同時外援總工資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現有合同的球員還將繼續執行原有的合同,等合同到期結束後,再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執行新合同。如果有球員今年轉會,他們只能按照限薪標準籤訂新的工作合同。2019年年底版本的限薪令是:國內球員的頂薪1000萬人民幣,國腳上浮20%,新籤外援稅後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與舊版限薪令相比,2.0版本的國內球員頂薪直接砍半。
  • 足協新政公布:中超隊年支出上限6億元 隊名不得使用非漢字
    7-今年12月31日前,要把中性名上報足協競賽部審核。足協最晚明年1月15日答覆意見。符合要求的,去辦更名手續。不符合的,1月31日前繼續提交新名字,足協5個工作日內反饋。8-明年2月28日前,各俱樂部要完成2021賽季的註冊。
  • 熱議中超新政:距離外援限薪還有6天,稅後300萬歐能買誰?
    主要調整包括:外援「上4報5注6累計7」;2020年1月1日之後籤訂的外籍球員年薪不超過300萬歐;國內球員新籤合同稅前不含獎金頂薪不超過1000萬元,國腳上浮20%;U21球員職業合同稅前年薪不超過30萬元(達出場標準則不受此規定限制)。
  • 足協先「封盤」後限薪?中超球員最高稅前年薪不超千萬
    昨日,中國足協下發通知,要求各級聯賽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籤署工作合同。足協的這份通告被外界認為是去年出臺的「限薪令」加強版,而人民日報的官微更是透露了限薪的具體數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張昊張晨瑆孫雲嶽足協先封盤後有大動作去年11月20日,新華社發文稱從2019賽季開始,中國職業足壇將設立「四大帽」,即注資帽、薪酬帽、獎金帽和轉會帽。一個月後,足協在年末的聯賽總結會上公布了各項投入的標準,其中中超球員薪資最高為稅前1000萬人民幣。
  • 重磅!限薪、限制支出、中性名 中國足協出臺一系列新規定
    重磅!限薪、限制支出、中性名 中國足協出臺一系列新規定 12月14日,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足協公布了有關各級職業聯賽的一系列新規定。
  • 足協可能對球員教練按薪水進行「分級」,制定不同減薪標準
    減薪實為俱樂部心聲,欲借足協之「口」防球員被「挖角」? 與職業化高度發達的歐洲主流聯賽所流行的「減薪」有所不同,國內職業足壇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對「減薪或限薪」概念產生了共鳴。
  • 深足限薪內籤下金特羅難得可貴 談判過程非常艱苦
    新賽季中超冬季轉會窗自1月1日開啟以來,「成交量」並不活躍,甚至可以說比較冷清。本土球員至今只有零星的自由身轉會,大牌外援更是難得一見。
  • 恆大新外援曝光!外媒揭3年合同送尤文球星,限薪後第一籤是誰?
    據西班牙媒體「fichajes」消息,廣州恆大為尤文圖斯的哥倫比亞球員誇德拉多送上了一份3年合同,後者正在考慮報價。考慮到中超剛剛頒布限薪政策,以及誇德拉多與尤文又有續約緋聞,不排除這是誇德拉多經紀團隊的一次炒作。那麼,恆大限薪後第一籤,究竟會買誰呢?
  • 難怪限薪也不愁沒有好外援加盟:27歲中超新援1句話給出答案
    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中國足球將告別泡沫大力實行限薪,這樣一來俱樂部以及眾多球迷都擔心中超以後將沒有大牌外援前來。但是現如今中超眾多俱樂部透露消息引援不是問題,此前山東泰山和上海隊也都表示引援都在正常進行,近日記者爆料深圳隊更是打算直接和一名27歲新援籤3年合同。
  • 足協公布限薪細則,俱樂部賽季支出不超6億元 超出或罰24積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季禹12月14日消息,今天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議中公布了新一輪限薪細則。具體到球員上,國內球員薪酬不超過稅前500萬人民幣,一線隊本土球員平均薪酬不超300萬元;U21不超稅前30萬人民幣。外籍球員不超稅前300萬歐,外援總額不超1000萬歐。特別注意的是,入籍球員,俱樂部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按照外援薪酬標準或本土球員薪酬標準。此外,對於俱樂部違反新政的行為,足協一併公布了處罰措施。
  • 接近籤下2新援!上港奪冠體系或推倒重建,2外援確認離隊引發巨變
    受到疫情影響,2021年的冬窗轉會可以說提前進行了,因為中超球隊接下來引進的新援在入境之後要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為了讓1月份的冬訓如期進行,俱樂部也不得不選擇提前完成重組工作。
  • 中超新規確定:外援注6報5上4 外援稅後300萬歐國腳稅前1200萬
    北京時間12月25日,中超投資人會議召開,這亦是頗為惹人注目。其中外援政策將是累計註冊7人,可同時註冊6人,報名5人,上場4人;限薪令推出,新籤本土球員稅前年薪不超過1000萬,國腳上浮20%,薪籤外援稅後不超過300萬歐元,U21稅前年薪不超過30萬;2021年之前若無法完成中性名改革,將不會被授予聯賽準入資格。
  • 中國足協擬出臺一系列新政,核心關鍵詞是「限制」
    這次中國足協出臺新政涉及面之廣,出乎大部分與會俱樂部人員的預料。目前,距離12月新政的出爐只剩下一周多時間,那麼,各家職業俱樂部做好了適應新政的準備嗎?焦點一:限薪上周,中國足協通知各俱樂部暫緩與球員籤署新的工作合同,當時許多人就預感,這是為中國足協即將出爐的新政鋪路。
  • 未經足協允許不得收超過1萬元的禮物!足協加強限薪令,網友叫好
    中國男足在近日迎來了重磅消息,中超限薪令繼續加強,本土球員年薪不得超過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此外更有明文規定,未經足協允許,球員不得收取價值超過1萬元的禮物或者是現金。如此大陣仗的限薪令也是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那麼為何本次足協會這麼狠心呢?對此,足協主席陳戌源也是發出了最強的聲音,在會議上,陳戌源就首先表達了對於中超的強烈不滿,他稱中超俱樂部中的球員,平均薪酬是日本J聯賽球員的5.8倍,是韓國K聯賽球員的11.7倍,但是呢,在國際賽場上和日本韓國相比,拿到這麼多薪資的中國球員又表現得有多好呢?
  • 足協限薪是飲鴆止渴!放開外援登場名額,激活國內球員競爭體系!
    近期,中國足壇炒作最熱的就是限薪的話題,國內球員要限薪,外援也要限薪。背後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很多俱樂部已經在國內球員越來越高的身價面前,顯得力不從心。身處中超的俱樂部,每個賽季燒個大幾億都不敢說肯定能保級,想要爭冠都得是幾十億的燒才有機會。
  • 足球職業聯賽限薪令出臺 中超聯賽經歷陣痛在所難免
    12月14日,新賽季中超聯賽限薪令正式落地,大幅壓縮各俱樂部支出的最直接結果勢必是「超級外援」們紛紛離開。曾經的「金元足球」造就了巨大的泡沫,而如今隨著去泡沫化的開始,中超聯賽經歷陣痛或在所難免。事實上,中國足協對於限薪的堅持並不是從今年開始的,早在2018年中超聯賽後在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總結會上,對此就有了明確政策。當時對中超俱樂部每年投入的封頂限制是:2019年12億元人民幣、2020年11億元人民幣、2021年9億元人民幣。不過,顯然中國足協認為力度還不夠,於是在今年再次進行了調整,規定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