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滄州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現場,興豐農場負責人楊森林(右)向參觀者展示他們種植的玉米。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慶祝豐收的歌舞歡快優美……9月22日,滄州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在河間市景和鎮興豐農場舉行。
興豐農場負責人楊森林和員工們早早就開始忙活了,他們把新採摘下來的天鷹椒、珍珠玉米、南瓜、葡萄等農產品,按照品類擺放在臺子上,準備同參觀者一同分享豐收的喜悅。
「這個南瓜個頭夠大,能有多少斤?」「至少20斤吧。」「這葡萄真甜。」圍觀群眾對楊森林帶來的蔬菜瓜果讚不絕口。
「蔬菜瓜果只是一小部分,我們還有玉米、小麥。」楊森林拿起一串玉米高興地說,「我們這次『曬』的不僅是農產品,更是在『曬』豐收。今年,我們農場種植了4000畝小麥,畝產量達950斤;種植了7000畝玉米,預計畝產量可達1200斤。」
楊森林介紹,為帶動村民致富,興豐農場流轉了附近11個村子的1.2萬畝土地,採取科學種植大田作物與休閒農業相結合方式,實現了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
「不用下地幹活就能賺錢,以前想都不敢想。去年,我們家領了5300餘元的土地租金。」在興豐農場農產品展區,工作人員劉振英說,「家裡的地流轉給興豐農場,比自己種地有保障,也多掙錢。我在興豐農場幹後勤,每月少說能收入3000元。作為農民,現在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為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從2014年開始,興豐農場深挖本地特色資源,發展休閒農業,開展鄉村旅遊,打造了以田園景觀為依託的旅遊度假區豐爾莊園。
興豐花海、果蔬採摘園、馬術俱樂部……從單一大田作物種植到打造別具風格的田園景觀,「農業+旅遊」模式,興豐農場走出了一條新型農業化道路。楊森林介紹,在吸納附近村民就業的過程中,他們還將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或低保戶、五保戶作為重點對象,現在園區已為附近10餘個村莊的五六百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河北日報記者王雅楠)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