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Dribbble | 設計: Maria Tyomkina
-導言-
提到蚊子,你們會想到什麼?
是夜晚時不時在耳邊出現的嗡嗡的「歌聲」,還是寶寶嬌嫩的皮膚上十分顯眼的紅紅的小包?
為了避免孩子成為蚊子的目標,哪個家長不為此愁禿了頭?本來蚊子的行蹤就難以捉摸,更別說有些蚊子喜好夜間活動,還有些蚊子不分晝夜,啥時候都發威,所以在蚊蟲肆虐的時節,我們還是做足防蚊準備為好。
1、蚊子會帶來哪些後果/疾病?
遭蚊蟲叮咬後,身體會釋放炎性物質組胺,引起被叮咬部位腫脹、發癢、疼痛,尤其對於皮膚嬌嫩的寶寶來說,更會給ta們帶去極大的不適;
如果是蟲咬性皮炎或者本身就是過敏體質的小朋友,蚊蟲叮咬後的腫脹、瘙癢會更加嚴重。
除此之外,蚊蟲叮咬後抓撓腫脹處形成的局部皮損會帶來繼發感染;蚊蟲叮咬還會帶來瘧疾、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淋巴絲蟲病以及基孔肯雅熱等疾病。
這裡要特別補充說明一點,蚊子並不會傳播愛滋病。
2、蚊子喜歡什麼樣的人?
某種血型有天然壁壘?瘦子比較幸運?想必大家已經聽過很多類似的說法了,而事實是,蚊子喜歡溫度稍高、二氧化碳釋放得多的人。
兒童、孕婦新陳代謝率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體表溫度更高,所以蚊子更喜歡。
3、這些防蚊誤區不要踩
防蚊路漫漫,除了購置大量的防蚊物品,相信不少人也曾試過一些看起來對寶寶更安全的天然「民間偏方」,比如滴風油精、穿淺色衣服等。
它們真的有用嗎?
(1)滴風油精驅蚊?
身上滴幾滴風油精,對於預防蚊子的效用並不大。被蚊子咬了,擦風油精和清涼油的確有消腫、止癢的效果,但是風油精和清涼油本身是無法驅蚊的。
而且這兩種物品儘量不要給嬰幼兒使用,如果不慎塗抹到破潰處,還會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
(2)穿淺色衣服驅蚊?
蚊蟲的視覺系統在昏暗環境當中較為活躍,因此淺色衣服能避免一定的叮咬。
但是,注意,這裡有個轉折。只有在接近目標之後,蚊蟲的視覺才會開始起作用,而它尋找和定位目標的前幾個要素是機體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機體釋放的熱量,皮膚和汗液釋放的乳酸、丙酮、辛烯醇等。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本身新陳代謝旺盛,熱量揮發得多,乳酸產量大,那麼每天穿著白衣服可能也會被咬。
因此,可能「龜息大法」才是天然的避蚊環吧……
4、如何有效避蚊?
(1)物理防蚊
物理防蚊最有效。家裡的魚池和花池都要定期換水,家中所有其他有積水的地方,都儘量處理乾淨,在有些地漏、花盆等不得不放水、無法消除的地方,可以時常噴灑一些殺蟲劑,讓蚊子無法生存和繁殖。
出門、進門和通風以後,及時關閉門窗,有條件的在家中安裝好紗窗,在小朋友的床上安裝好蚊帳,睡覺時壓好蚊帳四周的邊緣,不讓蚊子有機會進入,也以免寶寶的手腳伸出去,被蚊子咬。
但是,不能讓小朋友獨自在蚊帳中過久,大人要隨時照看,以免小寶寶因蚊帳纏繞或翻出無法自行翻回而導致危險。
外出時給孩子穿上長袖的衣服,儘量遮蓋,減少皮膚暴露。
(2)防蚊產品
除了物理隔離,我們可以選擇什麼產品來防蚊呢?
目前,同時被美國環保總局(EPA)和美國兒科學會認可的有效驅蚊成分只有避蚊胺和派卡瑞丁;其他通過美國環保總局審核註冊的成分還有驅蚊酯和檸檬桉葉油。
其他見諸報導的如除蟲菊素、印楝素、植物精油等都具有殺蚊活性,其中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強的蚊子拒食劑。
植物精油如石竹油、野薄荷的莖葉精油、芸香科植物精油等對不同種蚊類有趨避、燻殺的作用,並且對環境沒有損害。
根據現有的數據,兩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用避蚊胺、驅蚊酯;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用派卡瑞丁;不建議三歲以下的寶寶使用檸檬桉油。
像最近比較火的日本的金鳥kincho、澳洲的Aerogard就是含有派卡瑞丁成分的驅蚊水;
我們比較喜歡用來驅蟲的雷達也是出驅蚊液的,雷達驅蚊液避蚊胺含量7%;
我手邊正好還有一瓶大名鼎鼎的六神(sixgod)驅蚊花露水,這款花露水頭香是柑橘、茉莉,體香是尼羅河睡蓮,底香是乳香和西洋柏的和諧交融……(好了說遠了)
驅蚊的有效成分是驅蚊酯,大部分驅蚊花露水都是以避蚊胺、驅蚊酯成分為主,只要不過量,2個月以上的寶寶使用是安全的。
用量方面,10%濃度可保護寶寶2小時,24%大約保護5小時,7.5%濃度的驅蚊酯可維持10~60分鐘的驅蚊效果,檸檬桉油可維持最多2小時的驅蚊效果,因此要注意及時補充。
-完-
夏季蚊蟲多,而蚊子又愛圍繞孩子轉,對於皮膚嬌嫩的寶寶們來說,蚊蟲帶來的危害不可忽視。
家長一定要做好寶寶的防蚊工作,不要聽信無用偏方,而要選擇科學的防蚊方法,給寶寶營造一個舒適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愛這個世界。
作者:六葫蘆(藥學碩士)
責任編輯: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