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到美「口袋公園」亮眼又實用
——石家莊市5年建成35座街頭特色遊園造福市民
2016年以來,石家莊市新建、提升的35座「口袋公園」,已全部建成開放。這些「口袋公園」,都是利用城市「邊角餘料地塊」和「巴掌地塊」打造。面積最大的4.6萬平方米,最小的僅3000平方米。
「別看它們面積大小懸殊,但大多兼具雙重『身份』。」石家莊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平時作為賞景休閒的綠色福利,滿足市民出門見綠地、休閒遊玩的生活需求;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時可「搖身一變」,作為搭建救災帳篷、分發救災物資等的臨時應急場所。
這樣的綠色「彈性空間」,不僅增強了省會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也使市民有了更多幸福感。
35座「口袋公園」全數建成
12月3日下午,記者在京廣東街東側、勝利大街西側、塔南路以北看到,一座名叫「勝利大街新綠軸廣場」的「口袋公園」。
這座公園面積3.6萬平方米,緊鄰石家莊火車站,市園林設計工程師經過現場勘察,將這座「口袋公園」定位為「城市會客廳」,景觀定位為簡約、大氣、靚麗、綠化,分別從形象、景觀、活動、生態四個角度進行了精心設計,形成了春花爛漫、夏蔭濃鬱、秋色絢麗、冬景蒼翠的四季景觀。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建成的35座「口袋公園」各有特色和亮點。位於裕華西路與中華大街交口東北角的松石園,以造型油松為特色,挖掘歷史文化中關於松樹文化的重要詩詞歌賦,通過石雕、地雕、牆雕以及日光投影的形式,展現松樹特有的品德;元村重陽園針對社會老齡化的現狀,建設林下活動場地、棋桌棋凳、遊步道、休憩園廊等,打造一處記憶漫步的精品主題遊園;面積4.6萬平方米的師大桃李園則以「桃李芬芳,香滿四方,山水相融,交流共享」為主題,建設了架空棧道、下穿迴廊、立面景牆等立體景觀,種植大量碧桃、紫葉李、金葉複葉槭等彩葉及觀花植物,形成桃李滿園的坡地濱水園區。
「過去的垃圾堆變成了公園,過去的渣土堆變成了綠地,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宜居。」市民張先生讚不絕口。
市民出門5分鐘即可遊園
2020年,石家莊市將「新建10萬平方米街旁特色遊園」繼續列入「利民惠民實事」。今年完工的8個遊園各具特色,讓人眼前一亮。為打造「多彩化、藝術化、特色化」精品園林,今年,市園林局對市區主要街道的7處遊園進行提升改造。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裕華路建設大街的東北角和東南角,佔地0.58萬平方米的梨園,梨園以「梨園春色」為主題,以承載老石家莊人傳統文化記憶的河北大戲院,以及鄉土文化代表藝術形式的河北梆子為特色,通過園林景觀寫意的形式表現出來,頗具古韻古香。
「我們在遊賞的同時,還能教育孩子,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和地方特色,非常有意義。」帶著孩子來遊園的周女士對街旁遊園頗有好感,「現在出門走不了5分鐘就能看見遊園,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特別好。」
目前,位於中華大街與北二環交口西北側,反映西柏坡厚重歷史文化特色的柏坡園;位於中華大街與裕華路交口東南角,現代化、商務感十足的朝暉園;位於裕華路與時光街交口東南角和西南角,以珍惜時間為主題的時光園等4個遊園正在緊張有序地提升改造中。
社區綠化提升催生「口袋公園」
市園林局根據不同地塊,挖掘區域文化特色,打造不同主題的遊園。如師大遊園打造尊師重教、空間豐富的「桃李園」;華園疊石理水,搭廊建亭,打造風景秀美的「中華園」;際華遊園運用線性鋪裝、大型喬木,打造「健身康養」主題遊園。
順應居民呼聲,部分社區在提升綠化時,也融入了「口袋公園」的建設理念,在小區內改建了一批編外「口袋公園」,以最小的改造和幹預,為居民提供最好的居住環境和活動空間。
記者在榮盛華府小區居民樓下看到,一座封閉式花壇,被改建成了開敞的「口袋公園」。原來的幾株大樹得以保留,其餘植物進行了重新配置,大小相宜的活動空間裡,添置了幾把休閒座椅,看上去十分靜謐雅致。
「家門口有了這樣的小公園,看著就開心!」居民王建雲告訴記者,原來的花壇人不能進去,花草樹木也缺少打理,現在天天有居民來活動,綠化也有專人養護,已經成為小區居民的打卡地。
據介紹,下一步市園林局將在繼續推進便民遊園、多彩遊園、特色遊園建設的基礎上,為市民提供更多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滿足市民的多種需求。 (記者劉贇)
來源:石家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