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明姐,分享下欒樹種植方法和經驗。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達20米,冠近圓形,樹皮灰褐色,細縱裂;小枝稍具稜,無頂芽,皮孔明顯,單葉羽狀複葉,有時一些小葉被深裂成不完全的次生羽狀複葉,可達40釐米,小葉7-15釐米,卵形或長卵形,邊緣有鋸齒或淺裂,沿著脈背面的短柔毛。頂生大圓錐花序具小的金黃色花。蒴果三角形卵形,先端銳尖,紅棕色或橙紅色。花期6~9月,果期9~10月。
欒樹為陽性樹種,喜光,稍耐半陰;耐寒(黃山貧欒);乾旱貧瘠,溼度低,耐鹽鹼,短期內澇。根系深,根系強,分櫱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時生長緩慢,後期生長快,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嚴。它能在微酸性和鹼性土壤中生長,更喜歡在石灰性土壤中生長。具有很強的抗風性,能抵抗-25℃的低溫,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有很強的抵抗力。病蟲害少,栽培管理方便。欒樹生長適宜範圍廣,原產於中國北部和中部,日本和韓國也有分布。它是我國溫帶和亞熱帶樹種,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低平原,最高海拔2600米。
複製模式
主要種植繁殖,也可分櫱或生根。秋天,果實成熟時採摘,乾燥時剝殼。由於種皮堅硬不透水,如果不處理,明年春天就不會發芽,所以秋天可以剝皮播種,春天可以用溼沙分層播種。一般採用壟播,間距60-70cm。由於出苗率低,播種量大,播種量為30-40kg/畝。
園林裝飾
欒樹,又稱燈籠樹,是欒科的無病樹種。欒樹是落葉喬木,樹形直立,枝葉茂密美麗。春天,嫩葉大多是紅色的。夏天,樹上開滿了黃色的花。秋天,樹葉變黃,水果變紫紅色,看起來像燈籠。欒樹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明顯的季節性。是理想的造林樹種。適用於遮蔭樹、行道樹和園林樹木。此外,還可以提取鞣質提取物,花卉可以用作黃色染料,種子可以榨油。欒樹也是工業汙染區優良樹種。
常見品種
我國有欒樹5種,欒樹4種。華北華北地區常見的一種欒樹叫華北,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華北地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應用。欒樹在北京的行道樹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天安門兩側(從南溪到新華門)的欒松樹相得益彰。
黃山欒樹另一種常見的欒樹分布是黃山欒樹,又稱山包、全葉欒樹,主要產於華南和華中西部。落葉喬木,小枝棕紅色,緊密皮孔。小葉7-9,全緣或疏生鋸齒。黃色的花。蒴果在秋天膨脹變紅。欒樹分布在丘陵、山麓和山谷中。它喜歡光。小時候有點酷。喜歡溫暖潮溼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對土壤的pH值沒有嚴格的要求。弱酸性土、中性土和鹽鹼土都能生長,喜歡生長在石灰性土壤中。根深,發芽力強,壽命長,不耐修剪。抗寒性一般,適宜在長江流域或南方地區種植。病蟲害少,生長速度中等,抗煙、防塵能力強。其抗寒性不如欒樹,但其頂芽較欒樹發達,且其假枝習性不明顯,容易培育出良好的樹形。黃山欒樹因其生長快(當年苗木可長到80-100釐米,花果3-5年開花)、防塵、四季分明等特點,正迅速發展成為長江流域的風景林樹種。
多羽狀欒樹我國中南部和西南部有許多羽狀欒樹。它們是落葉喬木,高達20米,開黃花,結紫紅色果實和兩片羽狀複葉。8月開花,蒴果大,秋季果實紅色。具有良好的觀賞效果。中國橡樹橡樹,又稱九月欒,是一種人造欒樹。它是一棵落葉樹,大約15米高。它是北京真正的樹種。主要產於我國北方,是華北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常見樹種。它也分布在韓國和日本。葉片多為複葉,每片小葉較大,8-9月開花,易與欒樹區分開。深秋時節,枝葉繁茂,黃葉茂盛,是北京理想的觀賞樹種和行道樹,也是荒山區水土保持和造林樹種。
它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樹種,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落葉喬木,高達15米,冠圓。身體裡有牛奶。樹皮呈深灰色,有輕微的縱向裂縫。小枝纖細。單葉互生,紙質,菱形,寬卵形,先端尾狀,基部寬楔形,全緣,兩面光滑無毛,葉柄纖細,頂部具2腺點。從6月到7月,它開花與終端穗狀花序和小黃綠花。蒴果三稜球狀,成熟從10月到11月,成熟時黑色,三裂,種皮脫落。種子是黑色的,上面覆蓋著白色的蠟,固定在軸上,冬天不落。
生長習性
喜歡光,溫暖的氣候,肥沃的土壤,豐富的水。不冷。年平均氣溫15℃以上,年降雨量750mm以上。對土壤適應性強。河流兩岸可發育衝積土、平原水稻土、黏土質紅壤和山地紅黃壤。在深厚、潮溼、肥沃的衝積土中生長最好。土壤水分狀況良好,生長旺盛。含鹽量為0.3%,含氣量為正,能承受短期積水和乾旱。長壽。一般4-5年生的樹開始結果實,10年後進入盛果期,60-70年後逐漸衰老,在良好的立地條件下可生長到100年以上。它能抵抗火、二氧化硫和氯化氫。
園景
樹葉整齊美麗。秋葉在霜凍中綻放。它們非常漂亮。它們被稱為「二月花園」。如果與亭臺樓閣、花牆石牆相配,也很和諧。古人懷疑江海是小華的「詩」。它可以自己生長,也可以在草坪、湖泊和遊泳池上成簇生長。可作為城市園林中的護岸樹、園林綠蔭樹、行道樹等,也可作為行道樹,種植在道路景觀帶、廣場、公園、庭院或風景區、森林公園等,可產生良好的綠化效果。
謝謝觀看,大家記得點讚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