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體育,國內競賽越來越正規,也參加了奧運會等國際賽事

2020-12-17 玉玉王隨感雜記

民國時期的體育,國內競賽越來越正規,也參加了奧運會等國際賽事

1927年至1937年,為中國近代體育發展較快的時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927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1929年改稱教育部)召集社會名流舉行會議,成立了全國體育指導委員會,在中央政府第一次設立了專門管理體育的組織。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頒布《國民體育法》,誕生了中國的第一部體育法。1932年8月在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體育會議,擬訂並通過了旨在貫徹體育法的《國民體育實施方案》,規定全國體育行政管理系統為:教育部設體育委員會,下設主管體育科,主管體育之督學。

各省、直轄市教育廳(局)設省市教育廳(局)體育委員會,下設主管教育股、主管體育之督學或指導員;各縣及縣級市設縣市體育委員會,下設主管體育組、主管體育指導員。1932年10月,在體育指導委員會的基礎上又成立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全國的一些地方,主要是沿海的幾個省和它們下屬的市縣,按法令的要求也先後成立了體育委員會。另有中央黨部民訓部體育科、黨政軍學體育促進會、軍委訓練總監部體育科等機構。學校體育朝規範化方向發展,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形成了制度。

1929年8月,教育部頒布《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規定了各門課程包括體育課的課時標準。19311932年,正式公布了《初級中學體育課程標準》、《高級中學普通課體育標準》、《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和《幼稚園遊戲課程範圍》,對中小學體育課教學內容、時間、方式均作了具體規定。1936年,教育部編印出版《高中男生體育教授細目》、《初中男生體育教授細目》、《初中女生體育教授細目》、《小學體育教授細目》等,成為中國第一套較完備的中小學體育教科書。

國民黨當局還把軍事訓練和童子軍訓練列為學校正式課程,規定高中以上學校以軍事訓練為必修科、實行2年,共6學分:小學和初中以童子軍為正式課程,訓練內容包括紀律、禮節、操法、結繩、旗語、偵察救護、炊事、露營等。《國民體育法》、《國民體育實施方案》及1936年2月頒布的《暫行大學體育課程綱要》等規定,大學體育每周兩小時,必修4年。但學校體育發展不平衡,有些學校以放羊式教學為主,只是老師領著學生玩;有些學校則走向「選手體育」的弊端,運動設施為少數幾個選手佔用。

這一時期,社會體育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陸續修建了一些公共體育場館。1929年1月,國民黨政府訓練總監部通令全國各縣、市教育局,每縣、市至少應有沒備完全的公共體育場一個。同年8月,又公布《各縣市公共體育場暫行規程》,規定各縣應「至少設立公共體育場一處,逐漸推至市鎮鄉村」。1932年9月,《國民體育實施方案》規定各省、市體育場的面積應有80畝;縣體育場面積至少應有30畝。據統計,1929年全國已擁有公共體育場(所)1139個,1936年增至2863個。但各地發展不平衡,有名無實者不少。

《國民體育實施方案》還規定,各省、市應選擇個模範城鎮或鄉村作為體育實驗區,實驗民眾體育的推行辦法,實驗區的主要工作包括:每年舉辦業餘運動會2-4次;舉辦各種球類比賽;組織國術班及各種業餘健身團;巡迴體育與國術指導;每年舉行成年男、女健康比賽;舉辦體育演講、壁報展覽,出版書刊等。根據上述規定,廣東省1932年建立了民眾體育實驗區,此後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和國民黨軍隊也都相繼設立了體育實驗區。國內競賽也開展得越來越頻繁和正規,並參加了奧運會等主要國際體育活動。舊中國第4屆全運會於1930年4月在杭州舉行,首次改為以省、市為參加單位。

運動會分為男子組和女子組,男子組項目有田徑、全能、遊泳、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棒球共8項;女子組項目有田徑、籃球、排球、網球共4項;男子運動員1219人,女子運動員498人,分屬22個參加單位。第五屆全運會於1933年10月在南京舉行。男子組增設「國術」,女子組增加遊泳、鐵餅、壘球和國術4項;男子組運動員1542人,女子組706人,參加單位30個。這屆運動會打破了20餘項田徑和遊泳全國紀錄,劉長春的百米跑成績達到10秒7、20米達到22秒1,郝春德的跳遠為6.912米等紀錄都是此時創造的。

香港選手獲女子遊泳全部第1名。第6屆全運會於1935年10月在上海舉行,參加單位38個,運動員2700人,增加了舉重、馬球、小足球、摔跤、自行車等比賽和表演項目,共打破19項田徑、遊泳全國紀錄。、地方運動會此期也舉辦得很熱鬧。第13屆至18屆華北運動會分別於1928年29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在北京、瀋陽、濟南、開封、青島、天津舉行。1935年後因局勢動蕩不再舉辦。華北運動會前後共舉行18屆,歷時20餘年,是舊中國舉辦時間最長、參加範圍最廣、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地區性運動會。

第4屆至第6屆華中運動會分別於1930年、1934年、1936年在安慶、武昌、長沙舉行,雖影響不及華北運動會,但對華中地區體育運動的開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1933年9月,西北運動會在寧夏首府舉行。省市運動會也有所發展,山東從1929年至1935年共舉辦了8次省運會,江蘇、安徽省運會在這一時期開過4次,浙江從1930年到抗戰前夕召開過5屆省運會,湖南第10屆至第14屆省運會也在這時期舉行。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奧運會香嗎?大型國際綜合賽事是門生意,成都之前,這些城市辦過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有八座城市曾舉辦過國際性的綜合體育賽事,其中北京不但舉辦的最早,而且體育賽事的級別也最高。1990年在北京舉辦的第11屆亞運會首開中國舉辦國際大型綜合體育賽事的先河;經歷首次申辦奧運會失敗後一年,北京舉辦了第21屆世界大運會;2008年的第29屆夏季奧運會則讓北京成為國內目前唯一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北京通過這三場運動會證明了中國舉辦國際大型綜合賽事的能力,同時也讓北京的市容市貌和基礎設施煥然一新,北京的城市建設、生態環保都上了一個大臺階。
  • ...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新時期體育工作建設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的意見
    (二)今後幾年,是北京向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邁進的重要時期,也是籌備2008年奧運會的關鍵時期。為適應新時期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以舉辦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全面推進體育事業發展,更廣泛地參與國際體育活動,提高北京在世界體育領域的地位。要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為建設國際化體育中心城市創造條件。
  • 國際輿論:北京奧運會是世界的奧運會(圖)
    世界各地積極參與  奧運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以及各運動隊教練員,裁判員,各代表團官員和媒體工作者等共7萬人參加北京奧運會。  拉美社注意到,奧運會期間,除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教練員、官員、裁判、醫生和保健師外,還有50多萬外國遊客和200萬來自中國國內其他地區的遊客在奧運會期間齊聚北京。
  • 2019國際跆拳道公開賽江浙滬站崑山落幕 賽事規模再創新高
    2019年12月22日,2019(第十三屆)國際跆拳道公開賽-江浙滬站(ITF OPEN)在崑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江浙滬地區27個跆拳道俱樂部的近千名選手不懼寒冷潮氣蓬勃齊聚崑山,為廣大跆拳道愛好者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體育盛宴。
  • 臺灣想改名參加奧運會被拒三次,網友:給國際奧委會點讚
    隨著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的臨近,各國都在為參加奧運會做準備,作為四年一屆的體育盛會,雖然申辦奧運會的國家在減少,但參加奧運會的國家還是非常多的。今年九月份的時候,中國臺灣發起了「2020年奧運會正名公投案」,希望將「中華臺北奧委會」改名為「臺灣奧委會」,並且用新的名字參加東京奧運會以及所有的國際體育賽事,十月份公布的結果顯示,51.6萬人中83.2%贊成改名,這個方案也就成立了。
  • 俄體育部長:俄田徑運動員有望參加日本東京奧運會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體育部長馬特欽在莫斯科的一個活動上表示,俄羅斯的優秀田徑運動員將有機會參加2021年在日本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我確信,我們的優秀田徑運動員將獲得批准,可以參加即將舉行的國際比賽,包括下屆奧運會。」 據稱,由於2015年俄羅斯田協協會被剝奪了世界田徑成員組織的身份,俄羅斯的運動員想要參加世界田聯以及歐洲田徑聯合會組織的國際比賽就必須獲得世界田聯授權的中立運動員的身份。
  • 每經24點丨俄羅斯被禁賽兩年: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
    1丨俄羅斯被禁賽兩年: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據人民日報,北京時間今晚11時,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宣布,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違規,並對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RUSADA)處以為期兩年的一系列處罰。
  • 體育競賽復工復產第一槍何以在日照打響
    2020中國陸上賽艇極限挑戰賽,吹響了全國體育賽事復工復產號角。山東日照堅持體育事業、體育產業「兩手抓」,體育為城市助力增彩,城市為體育築基搭臺,這種體育與城市的融合互動、美美與共,讓這場具有標誌意義的賽事落戶日照成為必然。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日常的體育賽事按下了暫停鍵,連四年一屆的奧運盛會,都不得不推遲一年。
  • 「臺獨旗」進不了大運會 臺灣參加國際體育賽事應打什麼旗?
    各種體育賽事是全世界人民所共享的快事。由於國際體育組織並不要求其成員必須是主權國家,近年來,臺灣地區體育組織也多次申辦或者承辦國際比賽。 尤其作為承辦地時,凡是進行較為圓滿順利的賽事,都與當地組織者嚴格履行對國際體育組織的承諾、按規章辦賽有很大關係。但也曾發生多起球迷亂舉旗幟的糾紛,給兩岸關係添了不少堵。
  • 看了彈珠奧運會,再也不用看其他體育賽事-虎嗅網
    2019年,由於國際奧委會不予授權JMR運用「奧運會」字樣舉辦比賽,ESPN在轉播JMR2019年彈珠奧運會比賽時不想被國際奧委會起訴,JMR最終決定將「Marblelympic(彈珠奧運會)」更名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風靡全球,絕對不是因為地球上無聊的人太多,而是因為彈珠奧運會辦得實在是太精彩了。彈珠聯賽被設計出來的的初衷,並不是要取代人類體育賽事,但是今天它卻有這個趨勢。因為比賽項目實在是太豐富了,觀賞性極其強。
  • 2008年奧運會觀眾研究 - 國家體育總局
    目前尚未查閱到有關奧運會觀眾組織和觀眾培養方面的專題研究文獻。  國內早些年,學者金大陸從美學的角度發表過系列文章,探討體育觀眾的問題;韓丹發表過《運動看臺文化》的文章;楊國慶發表過《漫議觀眾情緒與亞運宣傳》的文章,儘管都有一定的見地,可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參考,但都不是置於奧運會大背景下以奧運會觀眾為主的專題研究。
  • 2021成體育大年 國際頂級體育賽事傳播合作升級
    原標題:2021成體育大年 國際頂級體育賽事傳播合作升級   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與
  •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禁止普京兩年內出席奧運會,克宮表示強烈不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8日消息,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表示,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禁止俄羅斯總統參加奧運會以及其他國際比賽
  • 俄羅斯被禁止參加東京奧運會
    北京時間12月17日23時,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宣布,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違規,並對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RUSADA)處以為期兩年的一系列處罰。2020年12月17日至2022年12月16日的兩年間,俄羅斯將不得參加包括東京奧運會及各項目世界錦標賽在內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能夠證明清白的俄羅斯運動員可以以中立運動員的身份參賽,但不得穿著、佩戴任何有俄羅斯字樣的服飾,俄羅斯國歌也不得在以上任何比賽場所播放。
  • 7個星期周周有賽事 黃龍體育中心打造「競賽表演聚集區」
    11月24日,2019肯德基中國中學生3X3籃球聯賽在黃龍體育中心籃球館打響。比賽當天,浙江賽區的總決賽有初中組、高中組共8支隊伍精彩對決。除了看比賽,觀眾現場還與球員一起互動,參加遊戲抽取獎品,贏得了華為M30手機、小米空氣淨化器、華為運動耳機、中國體育彩票、肯德基禮品卡等超級豐厚的觀賽大禮。這也是黃龍周周有賽事活動的第一場賽事。
  • 【時政必看】2020年國內和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2月9日,中國女籃以三戰全勝的戰績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籃資格賽B組頭名,提前一輪收穫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2月8日,隋文靜/韓聰奪得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雙人滑冠軍;任子威獲得短道速滑世界盃男子1500米冠軍;單板滑雪U型場地運動員劉佳宇奪得國際頂級賽事女子組金牌。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體育健兒用勝利為全國抗擊疫情加油,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 國際桌球賽事在中國重啟,國乒眾將依舊不負眾望!
    首場比賽開始的那一刻,看臺上的國際乒聯執行長丹頓與中國桌球協會主席劉國梁激動起身,擊掌相慶。這是疫情發生以來,依據國家政策在中國舉辦的第一項由國際體育組織批准、有境外選手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從想法萌生到賽事落地,數月來,相關團隊及單位付出了巨大努力。
  • 倫敦馬拉松贊助商冠名了國內賽事?仔細一看多了倆字 英文也不一樣
    2019新百倫領跑贛江源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突然火了!這場5月4日進行的比賽因為冠名商「新百倫領跑」被網友扒出來,有跑友表示:山寨品牌冠名,感覺有點low。也有跑友表示:山寨無所謂,組織好就行。New Balance在國內一直是被山寨的重點對象。
  • 多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申請預支奧運會分紅
    受疫情影響,國際體壇陷入停擺狀態,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面臨現金流和財務困境,多個單項組織此前已提出預支東京奧運會分紅的申請。對此,國際奧委會表示正與各單項組織逐一討論。每屆奧運會之後,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都將從國際奧委會獲得分紅,許多組織都是以次維持日常運行的。目前東京奧運會延期,單項商業賽事全面停滯,多個項目的世錦賽也需要調整賽期,大多數國際體育單項組織入不敷出。以國際田聯為代表的多個單項組織提出預支東京奧運會分紅的申請。
  • 國際男排聯賽在南京江寧區體育中心開賽
    7月4日晚,國際男排聯賽(南京賽區)比賽在我市江寧區體育中心隆重舉行。來自美國、荷蘭、義大利和中國的世界男排勁旅參加了比賽。南京市副市長、江寧區委書記李琦、中國排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黨委書記張蓉芳、江蘇省體育局局長殷寶林、南京市體育局局長舒建平等領導出席了開賽儀式。    本次比賽由國際排聯主辦,中國排球協會、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江寧區人民政府、南京市體育局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