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體育,國內競賽越來越正規,也參加了奧運會等國際賽事
1927年至1937年,為中國近代體育發展較快的時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927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1929年改稱教育部)召集社會名流舉行會議,成立了全國體育指導委員會,在中央政府第一次設立了專門管理體育的組織。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頒布《國民體育法》,誕生了中國的第一部體育法。1932年8月在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體育會議,擬訂並通過了旨在貫徹體育法的《國民體育實施方案》,規定全國體育行政管理系統為:教育部設體育委員會,下設主管體育科,主管體育之督學。
各省、直轄市教育廳(局)設省市教育廳(局)體育委員會,下設主管教育股、主管體育之督學或指導員;各縣及縣級市設縣市體育委員會,下設主管體育組、主管體育指導員。1932年10月,在體育指導委員會的基礎上又成立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全國的一些地方,主要是沿海的幾個省和它們下屬的市縣,按法令的要求也先後成立了體育委員會。另有中央黨部民訓部體育科、黨政軍學體育促進會、軍委訓練總監部體育科等機構。學校體育朝規範化方向發展,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形成了制度。
1929年8月,教育部頒布《中小學課程暫行標準》,規定了各門課程包括體育課的課時標準。19311932年,正式公布了《初級中學體育課程標準》、《高級中學普通課體育標準》、《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和《幼稚園遊戲課程範圍》,對中小學體育課教學內容、時間、方式均作了具體規定。1936年,教育部編印出版《高中男生體育教授細目》、《初中男生體育教授細目》、《初中女生體育教授細目》、《小學體育教授細目》等,成為中國第一套較完備的中小學體育教科書。
國民黨當局還把軍事訓練和童子軍訓練列為學校正式課程,規定高中以上學校以軍事訓練為必修科、實行2年,共6學分:小學和初中以童子軍為正式課程,訓練內容包括紀律、禮節、操法、結繩、旗語、偵察救護、炊事、露營等。《國民體育法》、《國民體育實施方案》及1936年2月頒布的《暫行大學體育課程綱要》等規定,大學體育每周兩小時,必修4年。但學校體育發展不平衡,有些學校以放羊式教學為主,只是老師領著學生玩;有些學校則走向「選手體育」的弊端,運動設施為少數幾個選手佔用。
這一時期,社會體育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陸續修建了一些公共體育場館。1929年1月,國民黨政府訓練總監部通令全國各縣、市教育局,每縣、市至少應有沒備完全的公共體育場一個。同年8月,又公布《各縣市公共體育場暫行規程》,規定各縣應「至少設立公共體育場一處,逐漸推至市鎮鄉村」。1932年9月,《國民體育實施方案》規定各省、市體育場的面積應有80畝;縣體育場面積至少應有30畝。據統計,1929年全國已擁有公共體育場(所)1139個,1936年增至2863個。但各地發展不平衡,有名無實者不少。
《國民體育實施方案》還規定,各省、市應選擇個模範城鎮或鄉村作為體育實驗區,實驗民眾體育的推行辦法,實驗區的主要工作包括:每年舉辦業餘運動會2-4次;舉辦各種球類比賽;組織國術班及各種業餘健身團;巡迴體育與國術指導;每年舉行成年男、女健康比賽;舉辦體育演講、壁報展覽,出版書刊等。根據上述規定,廣東省1932年建立了民眾體育實驗區,此後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和國民黨軍隊也都相繼設立了體育實驗區。國內競賽也開展得越來越頻繁和正規,並參加了奧運會等主要國際體育活動。舊中國第4屆全運會於1930年4月在杭州舉行,首次改為以省、市為參加單位。
運動會分為男子組和女子組,男子組項目有田徑、全能、遊泳、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棒球共8項;女子組項目有田徑、籃球、排球、網球共4項;男子運動員1219人,女子運動員498人,分屬22個參加單位。第五屆全運會於1933年10月在南京舉行。男子組增設「國術」,女子組增加遊泳、鐵餅、壘球和國術4項;男子組運動員1542人,女子組706人,參加單位30個。這屆運動會打破了20餘項田徑和遊泳全國紀錄,劉長春的百米跑成績達到10秒7、20米達到22秒1,郝春德的跳遠為6.912米等紀錄都是此時創造的。
香港選手獲女子遊泳全部第1名。第6屆全運會於1935年10月在上海舉行,參加單位38個,運動員2700人,增加了舉重、馬球、小足球、摔跤、自行車等比賽和表演項目,共打破19項田徑、遊泳全國紀錄。、地方運動會此期也舉辦得很熱鬧。第13屆至18屆華北運動會分別於1928年29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在北京、瀋陽、濟南、開封、青島、天津舉行。1935年後因局勢動蕩不再舉辦。華北運動會前後共舉行18屆,歷時20餘年,是舊中國舉辦時間最長、參加範圍最廣、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地區性運動會。
第4屆至第6屆華中運動會分別於1930年、1934年、1936年在安慶、武昌、長沙舉行,雖影響不及華北運動會,但對華中地區體育運動的開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1933年9月,西北運動會在寧夏首府舉行。省市運動會也有所發展,山東從1929年至1935年共舉辦了8次省運會,江蘇、安徽省運會在這一時期開過4次,浙江從1930年到抗戰前夕召開過5屆省運會,湖南第10屆至第14屆省運會也在這時期舉行。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