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疫情範圍不斷擴大,東京奧運會能否順利舉辦越發成為關注焦點。北京時間2月20日,英國保守黨的市長候選人肖恩·貝利就在推特上表達了以倫敦代替東京舉辦2020年奧運會的建議。他說道:「倫敦有能力舉辦2020年奧運會,我們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足夠的經驗。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世界需要倫敦站出來。」
不僅如此,英國前體育部長特雷西·克勞奇和現任倫敦市長薩迪克·汗也出面表示,倫敦大部分基礎設施已經就位,而且賽事並不需要全部在倫敦舉辦。
在舉辦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倫敦奧組委和政府就決定,要建設可供在大賽結束後使用的基礎設施。倫敦奧運會結束後,伊莉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被作為東倫敦文化藝術中心,創造了超15000個工作崗位;奧運會主體育場被用作橄欖球世界盃的比賽場地和英超西漢姆聯隊的主場;在奧運會期間承辦手球、劍術和盲人門球的銅盒子舞臺被作為倫敦市民活動場館,供市民鍛鍊。這也是倫敦能夠提出代替東京承辦2020年奧運會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輿論稱,貝利提出這個建議,或許是為了在競選市長時贏得民心。但貝利對於東京奧運會當前局勢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官方數據顯示,2月17日,日本確診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者已超過500人。18日,東京馬拉松組委會隨即宣布取消大眾比賽。這些事件都在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對日本最近的體育賽事有了不小的影響。
疫情的突然加重,讓許多人開始對東京奧運會是否能如期舉辦表示擔憂。20日,「倫敦舉辦」的話題佔據了推特熱搜第3位。在共同社的一項民調中,82.5%的受訪者表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日本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東京奧組委卻再三重申:東京奧運會沒有B計劃,賽事絕對不會因為疫情而延遲或取消。
日前,國際奧委會東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約翰·科茨提到過,「世衛組織的建議是目前無需任何應急計劃」。但世衛組織卻否定了這一說法。世衛組織表示「正與東京奧組委保持密切聯繫」,但並未達成任何協議和結論。也就是說,世衛組織正在對日本的疫情發展態勢進行評估,並未排除易地或延遲、取消舉辦的可能性。
在沒有B計劃的情況下,剛剛舉辦過奧運會的倫敦和裡約熱內盧最有可能成為代替東京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但根據體育資訊網站Deadspin的報導,裡約奧組委當年在舉辦奧運會時產生了3200萬美元的債務,在2019年,這些債務已累積至2016年的3倍以上。此外,與裡約奧運會相關的訴訟案件已經產生近600起,其中包括258起民事訴訟、325起勞動訴訟。裡約熱內盧尚未從上一屆奧運會帶來的後遺症中緩過來,想必也無力承辦今年的奧運會。由此看來,倫敦成為了接替東京的最佳選擇。
裡約奧運會後,比賽場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在歷史上,奧運會也曾因故更換舉辦地或被迫取消。1908年奧運會由米蘭、羅馬、柏林和倫敦4個城市爭奪主辦權。當時,國際奧委會秘密表決羅馬將作為舉辦地。但由於當時地震和火山爆發對義大利經濟造成重大打擊,羅馬不得不因財政問題放棄主辦權,並由倫敦接替。
而1940年則因為二戰原因被迫取消。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次年的國際奧委會全體大會上,中國奧委會代表要求剝奪日本東京、札幌兩市的夏、冬季奧運會主辦權。會後,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將赫爾辛基和奧斯陸做為夏、冬季奧運會候補地。
在全體大會結束後不久,日本奧委會迫於日本軍方要求舉辦「紀念神武紀元2600年軍事演習」的壓力,不得不主動放棄舉辦奧運會。但由於二戰和蘇芬戰爭的爆發,芬蘭也無力舉辦奧運會。因此,1940年夏、冬季奧運會不得不取消舉辦。而1976年冬奧會則由於美國丹佛資金缺乏、組織欠佳以及民眾不支持,易地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舉辦。
在奧運會歷史上,除了戰爭和自然災害原因以外,還未曾有其他奧運會推遲或取消舉辦。而由於病毒導致東京奧運會取消或延期,這個情況也是前所未有。雖然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前,巴西曾因為寨卡病毒肆虐,被懷疑是否有能力繼續舉辦奧運會。寨卡病毒主要由伊蚊傳播,被認為可以導致新生嬰兒缺陷。但世衛組織在評估寨卡病毒帶來的風險後,表示裡約奧運會沒有必要易地或延期舉辦。
寨卡病毒給巴西當地的孕婦和兒童帶來了災難。
截至目前,日本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705人,日本目前的防疫態勢嚴峻。此外,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脇田隆字曾表示,自己「不確定新冠肺炎疫情能否在東京奧運會之前結束」。
此前,東京奧組委已經宣布將於5月全球全球開售開幕式門票,距離開幕式正式舉辦也僅剩5個月時間。另外,日本奧組委也已經對賽事、場館進行了籌備和測試,組委會、廣告商等機構投入巨大。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帕運會確定和奧運會運營直接相關的經費為1.35萬億日元(約為865億元人民幣)。國際奧委會也曾宣布,2020年東京奧運會創造的贊助收入已超過31億美元,幾乎是以往夏季奧運會的3倍。此前電通集團曾表示,東京奧運會將為其帶來2.9%的收入增長。如果最後東京奧運會真有變故,日本經濟將承擔不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