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每年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面臨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畢業生選擇考研深造,以提高未來職場的競爭力,增加就業優勢。但是,每年到了大四畢業季,有些同學就在糾結「到底是現在準備考研還是先工作再考研?」這兩種選擇都是讀研,表面上看是沒有什麼差別。實際上以學姐學長的經驗來看,兩者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一、考研備考的時間和精力不同
如果大四打算考研,在大二或者大三就可以進行準備了,有充足的時間複習備考,而且沒有踏入社會,影響學習的因素較少,更能做到心無旁騖的複習。在工作幾年之後再選擇考研,本身自己還要賺錢養家,需要一邊工作一邊複習,用於複習的時間較少,空閒時間可能還要處理一些家務事,精力容易分散。如今考研的競爭壓力這麼大,不能做到充分複習,僅憑運氣成功考研的機率還是非常小的。
二、考研目標和未來職業規劃不同
大學在校生畢業之前考研,可能是因為迫於就業壓力,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才選擇考研。對於未來就業的方向非常迷茫,也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通俗地說就是無奈的選擇。有的同學看到別人考研,自己隨大流也加入到了考研大軍,抱著考一下試試看的態度。畢業工作之後考研的目的性很強,就是為了獲得一個更高層次的學歷,便於自己升職加薪或者是為了以後跳槽更具有優勢。
三、考研面對學習氛圍和生活的壓力不同
畢業之前考研,可以去學校的考研自習室或者圖書館備考,有很多考研的同學陪著自己,空閒時間可以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勉勵,學習氛圍比較好。有些同學對於考研是否成功沒有太多的想法,抱著考上就去讀,考上不就再考編、考公或者直接工作。在職考研就屬於自己單打獨鬥,沒人跟你分享經驗,屬於孤軍奮戰,很容易中途放棄,而且還迫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根本做不到全力以赴。
四、考研的成功率不同
應屆生考研的理論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初試更具有優勢,工作幾年後,很多學過的知識都忘記了,特別是英語、政治這些需要記憶的科目。很多人做不到破釜沉舟,怕自己考不上,工作也丟了,只能硬拖著自己複習。因此,在職考研的成功率要比應屆生考研低很多。
另外,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還是差別很大的,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明確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所以選擇大四考研還是工作之後考研,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