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在執行前,大多數是正常的生活狀態,因為從判決宣告後已經經歷過崩潰、失望等難以接受的情緒,到真正執行時反倒在心裡做了幾千次面對死亡的想像,很少有在快執行時還掙扎,哭鬧,心情難以平復的死刑犯。
死刑犯最煎熬的日子是在等待判決的時候
死刑案件往往都會經歷二審,很少有一審直接認死不再上訴的情況出現,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出於對現實生活的留戀,上訴不僅有可能避免了死刑,即使不能改變判處死刑的結果,但至少可以延長活著的生命周期。
所以死刑犯在一審判決宣告後就會開始煎熬,一是害怕面對死亡,二是幻想著二審改判,心情往往很難平復下去,會出現情緒暴躁之類的情形。
網上說的什麼嚇尿,大哭,崩潰的情形非常少見,更多的是低泣和壓抑,其實他們內心早已在看守所時想像過這樣的結果。忽然的情緒變動並不是那麼大。
死刑犯在二審宣判後會進入認命的狀態
即使在犯案時不懂法的人,在進了看守所後,會通過學習法律,和舍友交流案情而懂了許多犯罪方面的認識。
一個案件經歷了二審還是維持死刑判決,那麼就基本是必死的案件,因為最高法的法官在死刑覆核時很少有不核准的情況出現。那麼死刑犯在收到二審結果後,就會進入認命,適當懺悔,反思自我的狀態。
認了命後,死刑犯更多的就是想辦法留下些記憶,比如書寫遺書,給家人留下下紀念品之類的東西。同時也會在看守所中與其他舍友坦開的交流人生,甚至在交流中並不迴避死亡這個話題,逐步坦然起來。
死刑犯最怕的和最渴望的都是死刑命令的到來
在知道自己必死後,死刑犯並不知道具體結果會在哪一天到來,在他們的內心最害怕的是忽然來死刑執行的命令,這代表著最多只有七天的生命周期。
同時也會渴望著死刑執行命令的到來,這樣不用在數著日子多思考,反倒是內心非常平靜,因為在看守所本身多活一天與少活天沒多少區別,都是同樣的管教警察和舍友,大家該說的話早已說完。
所以他們的內心是種二元的糾結狀態,既害怕又渴望這一天,但是這種糾結狀態已經很少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波瀾起伏。
有的渴望早日到來,這樣可以儘快見到親屬最後一面,因為死刑命令執行前都會允許犯人再見親屬一次。
結語
雖然死刑犯在執行前都會收到執行命令,還會要求他們籤字認命,但是因為是在七天內執行,具體哪一天也不確定,所以這幾天內往往隨便一天都有可能,舍友往往會給他送些好吃的東西。
到了管教警察親自給他送來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