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麼考試中,學校裡的英語測驗也好,四六級也好,閱讀理解的比重佔的是相當大的,因此,我們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加強閱讀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好基本語言知識
基礎知識是關鍵,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基礎沒有打好,那麼在英語的學習道路上勢必不會走很遠。一些英語的基礎語法或是習慣用法一定要謹記,倘若在閱讀中碰到一些難理解的、結構複雜的句子,可以藉助語法分析來幫助自己理解其中的含義。
二、進行必要的閱讀實踐
建立語感的過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前提就是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夠提升自己的閱讀技能。
我們在閱讀中,還要有意識地去多看一些關於各種知識背景的材料和科普讀物,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儘量做到在說起各種方面的話題時,都能夠了解一點,這個對於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大大的幫助。
三、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
比如「指讀」,就是在讀文章的時候,用手或者是用筆尖指著文章一字一句讀;再比如「回讀」,就是說在閱讀的時候碰到一些不懂的生字詞組,就立馬回到段落的前段重新讀一遍,如果碰到較難的長句就經常反覆去讀。
還有一種叫「譯讀」,就是說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斷地把詞組短語或是句子翻譯成中文來進行閱讀。諸如此類的這些不良閱讀習慣都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理解的能力。
針對我們學生來說,要根據英語的特點來進行閱讀,簡單來說就是以「意群」(meaningful thought group)為單位進行閱讀。
例如:Successful improvement of your reading depends upon your eagerness to improve and your willingness to practise.
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是逐字逐句讀的,那麼這樣的話,閱讀時視線就要在每個詞上都做停留,會很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大部分人還要把這些詞組按照語法意義進行重組,才能夠真的對這句話有所理解,是很浪費時間的。
但是如果我們以「意群」為單位,再讀這句話:
Successful improvement/of your reading/depends upon/your eagerness/to improve/and your willingness to practise.
按照這樣的方式,視線在每個詞上停留的次數以及時間就會少很多,意義也會比較連貫;即使視線在詞組上停留的要比在某個單詞上面停留的時間常,也不會對閱讀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所以總體時間還是比逐字逐句讀要短,並且閱讀的質量也能夠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