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9月11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教育系統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迅速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教師節寄語的熱潮,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力量,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轉化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通知》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對廣大教師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教育脫貧攻堅中的突出貢獻予以充分肯定,提出殷切期望,對各級黨委、政府做好教師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教師的特殊厚愛。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寄語精神,對於全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認真組織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寄語的重大意義和精神實質,按照覆蓋全體、精準投放、形式創新、喜聞樂見的要求,結合短期中期長期安排,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與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簡稱《講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引導教育戰線廣大師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重要寄語精神上來。
一是系統學習,開展系列研討。各省級教育部門召開專題學習研討會,組織教育系統幹部、大中小學教師和高校學生特別是師範生認真學習,結合工作學習實際,開展高水平研討。各省級幹部教師培訓機構在國家級示範培訓的指導下,認真開展教師節寄語在線專題培訓,對教育系統幹部和教師進行分批輪訓。各級各類教師培訓把教師節寄語相關內容納入必修課程。
二是深入思考,撰寫系列文章。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組織高校負責同志、教育系統幹部、大中小學教師和師範生等代表,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撰寫多種類型的學習體會文章,深入解讀教師節寄語重要內涵。發揮好宣傳平臺優勢,積極組織參與「學習強國」平臺「學寄語、悟思想、育新人」專題徵文,持續推出系列宣傳普及文章。要在本地本校主流媒體和主要報刊上開設專題專欄,刊發心得體會和學習文章,形成濃厚的學習解讀氛圍。
三是親力踐行,開設系列課堂。以部屬師範大學為主,組織知名專家學者,依託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面向全國網絡授課,講解教師節寄語和《講義》重要思想。創新課堂形式,各級各類學校可在同一天講授「特殊的一堂課」或組織一次特殊班會、特殊教研活動,以教師的語言,用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學習教師節寄語感想。各高校教育學學科、師範專業和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業,將教師節寄語與《講義》有機結合,開展系列理論闡釋宣講。
四是深刻感悟,組織系列巡講。遴選優秀專家、歸國學者、青年教師、鄉村教師等,集體備課、集中培訓,結合實際情況赴各地開展巡講。各省份在本地範圍內開展巡講,覆蓋到縣(市、區)。組織有條件的高校創作一批微電影、舞臺劇等作品。充分運用多種媒體渠道,及時跟蹤報導各地各校特別是師範院校深入學習教師節寄語的情況。
《通知》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精心組織,按照進度安排和階段任務,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指導幹部教師抓好學習貫徹。要把握工作思路,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重要論述入腦入心、落地見效。要創造有利環境,在黨委、政府領導下,深入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把黨中央、國務院對教師的關心落到實處。(師聞)
《中國教師報》2020年09月1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