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禮拜小鳥飛走以後,鳥巢再也沒有鳥飛進來過了。」
昨天,董女士告訴 錢江晚報記者時,還帶著一點遺憾。
最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她微信朋友圈的主題,都是自家牆外的那個鳥巢——從發現鳥巢和巢裡的鳥蛋,到親眼見證小鳥孵化,一直到6月23日,最後一隻小鳥飛走,她都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了下來。
這些照片,她將做成影集相冊,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分享。
臥室空調外機旁多了個鳥巢
她開始用鏡頭記錄小鳥的成長
董女士一家住在新昌縣南明街道一幢居民樓的頂層,五樓。
5月中旬,在主臥空調外掛機底部靠牆的地方,董女士發現了一個鳥巢,6寸蛋糕大小,蠻結實。
一開始,他們偶爾能聽見鳥叫。5月24日,鳥叫聲大起來,董女士打開窗戶查看,發現鳥巢裡有4顆鳥蛋。
「鳥巢內有一隻全身黑色的大鳥,對人很警覺,一有動靜就飛出鳥巢,在不遠處觀望。」
「不敢多看,怕它們移窩。」當天晚上,董女士在朋友圈發出第一條有關小鳥的狀態。
此後,董女士開始用鏡頭和文字,在朋友圈記錄小鳥的成長——
5月24日:鳥巢內已有5顆鳥蛋,不敢多看,怕驚擾它們……
5月25日:鳥蛋又增加了一顆,真擔心鳥窩不夠大。
5月26日:鳥蛋變7顆了。
6月7日:哇,小鳥孵出來啦……
6月10日:哇哇哇……全部變小鳥咯
6月17日:小鳥要飛了……
氣溫逐漸升高,但董女士一家做了個決定,只要小鳥沒有飛離鳥巢,就不開主臥的空調:「鳥巢就在空調出風口旁邊,我們擔心打擾小鳥的孵化。」
太熱的時候,他們就開客廳的立式空調,將冷氣送到臥室。
6月7日上午8點,第一隻小鳥孵化出來了。
不到一周時間,鳥巢內孵化出6隻小鳥,每天都張著嘴巴嗷嗷待哺,大鳥則忙著一趟趟來回覓食餵食。
這一切,董女土都偷偷用鏡頭記錄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