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夏可宇、陸延青等與上海交大合作實現光子晶片上矢量渦旋光產生

2020-12-15 澎湃新聞

探索·收穫!我校夏可宇、陸延青等與上海交大合作實現光子晶片上矢量渦旋光產生

2020-04-2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小南推文

近日,現代工學院夏可宇教授和陸延青教授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Vector Vortex Beam Emitter Embedded in a Photonic Chip」為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光子晶片雷射直寫控制模型,提出了包含軌道角動量光模式的張量形式耦合模理論並實驗實現了光子晶片上矢量渦旋光的高效率產生。光子集成晶片內矢量渦旋光的嵌入式產生,使得在單個晶片內實現產生、傳輸和操控一體化變成現實。結合陣列化集成能力,該工作為大規模集成化地利用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資源,以及開展高容量通信和高維量子信息處理奠定了基礎。

圖.嵌入在雷射直寫光子晶片中的矢量渦旋光輻射器陣列,直寫雷射能量及擾動與波導結構的關係,張能量形式模式耦合係數。

光子除了具有頻率、空間模式、以及時間-能量等自由度之外,還可以攜帶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自旋角動量與光的極化相關,被廣泛應用於量子光學的二維希爾伯特空間中編碼信息。不同於自旋角動量,軌道角動量擁有無限的拓撲荷和內在的正交性,可以為模式多路分發提供巨大的資源,有望用於解決通信系統上信道容量緊縮的問題。矢量渦旋光束同時攜帶光的自旋和軌道角動量,為現代光學、經典和量子信息技術都提供了額外的自由度和新興的資源。其固有的無限維度有望用來提高數據容量,支撐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流量的空前增長,乃至於可用來構建高維希爾伯特空間的量子計算機。

矢量渦旋光束的大規模應用迫切需要開發光子集成技術,能夠在光子晶片上產生、傳輸,甚至處理矢量渦旋光束。目前從晶片表面輻射矢量渦旋光束到自由空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然而在光子集成晶片內部產生和傳輸矢量渦旋光束仍然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如何利用雷射直寫技術製備高性能光子晶片?如何理解微小空間內密集光學模式直接的相互作用、傳輸和轉換?這些關鍵科學問題的回答和矢量渦旋光光子晶片高效產生將極大推動高容量光通信技術和大規律高維光量子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

夏可宇和陸延青教授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中心(IQIT)金賢敏教授團隊緊密協作,理論和實驗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在理論推導了直寫雷射能量與光子晶片結構參數的關係,為雷射直寫高性能功能定製的光子晶片提供了指導,並構建了包含矢量渦旋光模式和材料介電張量的廣義耦合模理論。該理論的建立不僅有助於理解多個模式間的相互轉化、波導中場的演化以及不完美加工所帶來的影響,還將耦合模理論推廣到更普適的情況,可以為光子集成晶片內有效操控軌道角動量自由度提供重要支撐。實驗上,他們通過調控片內單模光波導和甜甜圈型光波導之間的倏逝波耦合,突破了光子集成晶片內可控產生矢量渦旋光的難題。通過在工程上精確調控相位匹配條件,可以按需產生具有特定拓撲荷的矢量渦旋光束,轉化效率高達74%。

金賢敏教授、夏可宇教授和陸延青教授作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感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大力支持。該工作的南大部分還得到了南京大學卓越研究計劃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4.153601

陸延青課題組網站:http://light.nju.edu.cn

夏可宇課題組網站:http://cwqed.nju.edu.cn

原標題:《探索·收穫!我校夏可宇、陸延青等與上海交大合作實現光子晶片上矢量渦旋光產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金賢敏團隊製備出矢量渦旋光輻射器光子集成晶片
    4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與南京大學夏可宇教授、陸延青教授合作,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以「Vector Vortex Beam Emitter Embedded in a Photonic Chip」為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矢量渦旋光輻射器晶片。
  • 《Light》人物:專訪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
    在美國幾年的經歷尤其是產業界的經歷,對您回國後的研究定位和學術方向又產生了哪些影響?陸延青:南京大學理科堅實的積澱為我的學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畢業後在我的導師閔乃本院士團隊站在國際學術前沿從事介電體超晶格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像很多從事基礎研究的青年學者一樣,到了一定階段,對前沿技術應用會有一種特別強烈的期盼。
  • 上海交大金賢敏團隊與合作者在光子晶片中實現量子與非邏輯門
    10月14日,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以「Integrated Quantum-Walk Structure and NAND Tree on a Photonic Chip」為題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與南方科技大學翁文康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種通過耦合鏈產生高斯波包的量子滑梯結構,並利用該量子滑梯實現了量子與非邏輯門器件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面向未來的計算系統,光計算具有天然優勢
    空間光計算 空間光計算的基礎是範德 拉格特(Vander Lugt)於1964年提出的基於光學相關器的方法,計算是在空間濾波的基礎上實現的,在系統焦平面上放置一個匹配濾波器,對輸入光信號進行相位補償,從而在輸出平面上產生代表計算結果的光信號。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光子角動量編碼技術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顧敏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了納米尺度下對光子角動量的操控。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研究人員成功在大尺寸晶圓上創造出一種運用三進位邏輯的半導體元件。與目前的二進位半導體器件相比,基於三進位的新型晶片將縮短數據處理時間、降低功耗。三進位半導體架構將對高計算晶片開發產生重要影響,有助於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發展。
  • 【十大進展】光學石墨烯中的光子自旋軌道耦合效應
    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電子學院科研團隊在原子蒸汽中構造了晶格勢場實時可調的光學石墨烯結構,並利用在此結構中激發贗自旋獲得渦旋光這一拓撲現象,對系統中極其微弱的光子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實現了顯著觀測和全光調控。科研人員通過實驗明確了光子自旋軌道耦合對光學石墨烯中的拓撲效應產生的影響,闡明了拓撲系統可以成為「放大」某些微弱效應的物理基礎。
  • 光子晶片:一場發生在MIT校友之間的競賽
    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計算範式,由於光子計算則提出使用光子來進行計算(光子是光的基本粒子),再結合光纖傳輸之後,我們可以實現更高效的計算和容量更大、距離更長的數據傳輸。 一切源於MIT    光子計算是指使用雷射或二極體產生的光子進行計算。事實上,光子計算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它就被用來處理一些第一批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而當時的數字計算機甚至還不能進行必要的數學計算。
  • 光子算數白冰:詳解光子AI晶片落地進展與研發路徑|GTIC2020
    在這場全天座無虛席、全網直播觀看人數逾150萬次的高規格AI晶片產業峰會上,19位產學界重磅嘉賓從不同維度分享了對中國AI晶片自主創新和應用落地的觀察與預判。在峰會下午場,光子算數創始人兼CEO白冰以《AI晶片的另一條路:光子晶片》為主題發表演講。
  • MIT挑戰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
    MIT挑戰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 付靜 發表於 2020-12-08 13:48:04   作為一項高精尖技術,「雷射雷達」被用於航天、測繪、自動駕駛等領域,但體積、成本
  • 一篇論文引發的光子 AI 晶片革命,劍指摩爾定律
    2020 年 6 月,LightOn 發表用光學神經網絡訓練晶片運行 AI 模型的新論文;7 月,曦智科技拿到由和利資本投資的數千萬美元 A + 輪融資;8 月,Lightmatter 在晶片頂會 HotChips 上展示了其光子晶片的架構細節;12 月,光子算數宣布其打造的光電混合 AI 加速計算卡已交予伺服器廠商客戶做測試。
  • 首次實現在矽晶片上,操控光波和光子信息!
    理想情況下,這需要在不改變光子信息包波形的前提下,在光纖的源和接收端對矽晶片中的光進行操作。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一直未能做到這一點。雪梨大學和新加坡科技大學合作,首次在一個保持整體「形狀」的矽晶片上操控光波和光子信息。這種波(無論是海嘯還是光子信息包)被稱為「孤子」。
  • 光子晶片公司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
    此次A輪融資使曦智科技的累計融資額達到3670萬美元,成為了目前全球融資額最高的光子計算創業公司。曦智科技於2018年在上海成立,2019年4月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光子晶片原型板卡,驗證了當時的開創性想法,實現了計算效率的提升、軟體環境和集成程度的成熟:在AI識別任務「 MNIST」中,光子計算晶片在速度上表現出優於傳統的電子計算晶片;而到了2020年,與光子晶片配套的新型算法更是展現光子計算軟硬結合的更多應用場景可能性,並成功吸引國內外如谷歌、FaceBook
  • 上海光機所發現相對論渦旋光反射偏離經典光學反射定律
    上海光機所發現相對論渦旋光反射偏離經典光學反射定律 2016-12-09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這一效應可以從電磁理論上得到完美的詮釋。從電磁理論上說,相對論渦旋雷射和物質相互作用時的電磁作用力,不能再簡單地用光壓或有質動力來描述,而應該用更加普適的電磁應力張量。詳細研究表明,渦旋雷射的電磁應力張量有一個不對稱項,這使得雷射對靶面的擠壓不對稱,從而造成了反射光偏離入射平面。
  • 光子處理器達到前所未有的計算密度
    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使用光子(基於光的)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在單個晶片上。這些可以通過並行且更快地處理信息來超越常規電子晶片。明斯特大學的Wolfram Pernice教授說:「用於加速機器學習領域任務的輕型處理器使複雜的數學任務能夠以較高的速度和吞吐量進行處理。」 「這比依靠電子數據傳輸的傳統晶片(如圖形卡或專用硬體(如TPU))要快得多。」
  • 曦智科技沈亦晨:光子晶片加速智能算法和智能計算
    集成光子技術是最近 10 年以來蓬勃發展的技術,主要概念是在生產電子晶片的矽機上製造非常微小的微米級別光學器件,這樣就可在一個晶片上集成成千上萬的光子元器件,並讓電子元器件非常好地結合在一起使用。相關技術已經慢慢接近成熟,曦智科技已經在 2019 年成功推出了全球首款光子計算晶片原型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