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 針對蔡英文在昨天元旦談話中提及進一步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時說,「過去的當局作出了開放的承諾,卻無法落實」、「歷經三任當局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馬英九辦公室上午發聲明指出,馬當局從未承諾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基於維護民眾健康與島內養豬產業,馬英九無論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前、後,也都明確表示反對萊豬進口,蔡英文應該說清楚,所謂「過去當局做出了開放的承諾」,到底從何而來?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豈可信口開河、隨意胡說?
馬辦指出,馬當局任內僅開放30月齡(兩歲半)以下美國幼牛進口,且堅持「牛豬分離」、「排除內臟」的原則,將健康風險降至最低;反觀蔡當局不僅開放全牛齡美牛進口,並開放萊豬且未排除萊劑殘留風險較高的內臟,罔顧民眾健康,當然引起民眾強烈反對。
馬辦說,全球有161國、超過八成的國家和地區禁用萊劑,包括大陸、歐盟與俄羅斯都拒絕萊豬。萊豬在國際上受阻、不得來臺,是美國政府的難題,而非臺灣的難題;美國想賣萊豬要來拜託我們,而不是由臺灣卑躬屈膝去求美國進口。為何過去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都能擋下萊豬,蔡當局卻主動投降,犧牲民眾健康?目前蔡當局根本不是在解決難題,而是在製造問題,請蔡英文不要把自己製造的問題,推給前朝,藉此迴避民眾的質疑。
馬辦表示,蔡英文對於事前草率決策、事後推卸責任的錯誤,應向全臺民眾公開道歉,然後向美方表明「歡迎美豬、反對萊豬」的嚴正立場,如此同樣是開放市場,但不必犧牲人民健康,才能獲得民眾的諒解。如果還是像現在一樣,不誠懇、一再卸責,只會激起民眾更大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