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帶魚魚缸的搭配裡,有幾樣東西往往不可缺少,一是底砂,二是青龍石,三便是沉木。
即便不是草缸,底砂、青龍石和沉木的搭配也會讓魚缸充滿一種自然的韻味,這時候再加上熱帶魚的翩然起舞,就會讓魚缸整體顯得生機盎然。
在這幾樣最基礎的點綴物中,青龍石和沉木的姿態最是多樣,但相比而言,沉木如不先行處理,則會讓實際的效果與自己的設計大相逕庭,這點經常被魚友們詬病不已。
何謂沉木?顧名思義,即為沉在水中的木材。沉木的種類較多,如陰木、杜鵑根、靈芝木等等。而大多數魚友買到的沉木均為杜鵑根。因此,本文對沉木的處理也針對的是杜鵑根這一類。
杜鵑根的沉水性並不需要懷疑,跟優質的沉木相比,杜鵑根造型多樣,可缺點也同樣明顯,一是容易黃水,二是年份不長的杜鵑根表皮會逐漸腐爛,三是有可能散發氣味。尤其是黃水這點,給魚友帶來很多困擾,主要擔心其會影響水質,繼而威脅熱帶魚的生存。
為此,你需要以下幾個步驟來處理杜鵑根:
一、浸泡
年份不長的杜鵑根本身有可能會漂浮,所以前期的浸泡還是有必要的,有助於杜鵑根沉水,而不至於在擺弄魚缸造型時還需要青龍石固定。有條件的情況下浸泡最好用熱水,中途更換多次。
二、煮沸
在通常情況下,杜鵑根黃水會持續很長一個階段,而煮沸有助於杜鵑根其中的黃水成分迅速散發出來。一般建議煮沸三小時以上,就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犧牲下你的炒鍋啦(估計其他容器還裝不下)。
三、表皮處理
部分網友對杜鵑根處理不到位,養魚過程中會發現魚缸底部會突然多了一塊形似樹皮的玩意,其實那確實是樹皮,是杜鵑根上腐爛的表皮(杜鵑根的主體並不容易腐爛)。
在這裡,表皮處理當然不是用小刀等利器處理,而是通過黑殼蝦來進行生物處理。
在造景結束後、硝化系統培養階段,適當的放些黑殼蝦,它們會把杜鵑根的表面處理乾淨。不過,黑殼蝦會留下黑色點狀物,那是它們的排洩物,衝洗後即可。對了,在硝化過程中,杜鵑根可能會長有「白毛」,不必擔心,這是硝化系統逐漸開始形成,等穩定後,「白毛」將不復存在。
其實,杜鵑根的黃水實際對熱帶魚的影響有限,有人就調侃說,杜鵑根的黃水功能有助於自己培養南美風格的魚缸。不過普通大眾還是喜歡清澈一點的魚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