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人物】廖奔、劉彥君:學術界的「神鵰俠侶」

2021-02-19 河南大學

  「廖老師和劉老師能夠回歸母校,支持河南大學藝術學的發展,這是我們的幸事。」在廖奔、劉彥君教授受聘儀式上,副校長邢勇難掩高興之情。這兩位相識、相知、相戀於河大,又從河大發軔,走向全國的學子終於在離開河大三十餘年後受聘母校,執教河大。
  同為河大77級學子的廖奔和劉彥君相識至今已37載,夫妻二人伉儷情深,攜手學術,在戲劇和戲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廖奔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劉彥君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這對學術界頗有聲譽的夫婦不僅是生活中的伴侶,更是學術上的知己。
  用「世界人」的身份研究中原祖籍南陽的廖奔出生於開封,母親是河南大學水利系的教師。對他而言,開封是他人生軌跡上繞不開的一段路。「60前我出生在開封,35年前在此讀書,而今又重返母校執教。」廖奔與開封的情緣可謂不淺。
  1977年恢復高考後,廖奔考上了河南大學,開始了一生的轉折。回憶早前的求學經歷,他坦言當時生活條件很艱苦,開封是個小城,位置較偏,又靠近黃河,風沙很大,「晚上一颳風,早上起來東北角城牆上積起一漫坡沙。有時候白天上完課,回去床上全是沙,但也只好躺在上面睡覺。」雖然如此,談及母校他還是難掩驕傲之情,那時候河南高校「雙塔」並立,「鐵塔牌」正是其中之一。「我們河大是一所百年學府,二十世紀初全國也不過幾十所大學,我們河大巍然矗立。」這種自豪感使他一再勉勵同學們鼓足底氣,爭取更大的學術成就。
  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和長期從事中原戲劇文化研究的學者,廖奔對中原文化有著特殊的情節。他談到,中原是傳統文明的發源地,苗家文化、客家文化以及韓國、日本的傳統文化尋根溯源都能追溯到中原。中原文化固然源遠流長,但也帶來了文化和心理上的閉塞。廖奔以開封舉例,雖然開封地下三米埋藏著中原文化,但那已經是昔日繁華,當代人應放眼世界,不囿於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像餘秋雨先生一樣踐行「行走文學」,以「世界人」的身份來研究中原。
  廖奔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曾在北京圖書館過了一年啃幹饃喝涼水查閱資料的日子,也曾去美國伯克利大學、加州大學做博士後專題研究,並遊訪以色列、印度、日本、歐洲、香港和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古人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廖奔的這種親身實踐讓他受益匪淺。他勘查了沿黃河流域的宋文化遺址,歷經洛陽、孟津、鞏縣、溫縣、滎陽、鄭州、開封等地,親歷墓葬現場,研究宋代和金代的戲曲磚雕。
  他的付出也終於有了回報,在戲曲史以及戲劇理論等研究方面,他成就非凡,出版了《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中國戲曲聲腔源流史》、《中國古代劇場史》等專著,在學術界贏得讚譽,被稱為第三代戲曲史的領軍人物。
  一直保持創作研究的他對學術境界的追求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對於學術而言,第一重境界應該是「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強調站得高;第二重境界應該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強調看得遠;而第三重境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則強調學無窮盡,學無止境。
  夫妻合心,其利斷金自幼在北京長大的劉彥君開始決定來河南這個遠離家鄉的地方上大學時遭到了全家的反對,但是那時高考剛剛恢復,她不想失去這個機會。現在想起這個決定劉彥君並沒有後悔,「我不僅來了河南,還『拐』了河南的一個帥哥回去,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她打趣地說。
  也正因為這段難忘的求學經歷以及丈夫廖奔的關係,她與河南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經常一起合作,不僅一起編寫著作,也常常合寫一些學術論文。長期的合作過程中,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分工,廖奔以戲曲文物起家,主要撰寫史實方面,而劉彥君主要負責文學論述方面。兩人相互之間配合默契,事半功倍。
  當年廖、劉兩人決定重寫戲曲史時,國內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等好幾個戲曲研究中心都有此意圖,但兩人並沒有聲張,而是默默開始了編撰工作。廖奔憑藉自身對戲曲文物的愛好,對河南、山西出土以及民間流傳的戲曲文物、地面遺存的古戲臺等第一手資料進行認真整理研究,兩人就以此為線,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對豐富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最終完成《中國戲曲發展史》這一學術著作,震驚了戲曲研究界,獲得業界的讚譽。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出身於軍人家庭的劉彥君思維更加開闊,而長於書香門第之家的廖奔則更考究和嚴謹。兩人性格的不同在學術上則體現為廖奔更側重於戲劇文獻及文物的研究,劉彥君更關注戲劇與社會、戲劇與制度的關係。學術研究總是枯燥的,板凳一坐十年冷,面對學術外的誘惑需要定力和堅持。劉彥君思維活躍,在行文時常常喜歡「跨界」,有時研究的意志不夠堅定,而廖奔總是時時刻刻以學者身份提醒她。「他對人生的設計、對自身的定位始終是一個學者。」劉彥君這樣評價自己的丈夫,「他覺得官職、身份早晚是會沒有的,作為學者能夠代表你的只有學術成就。」正因如此,兩人才會一直潛心學術,筆耕不輟。
  常言道:一生得一知己足矣。廖奔和劉彥君三十年來生活上的相伴,學術上的相知,不正是「知己」二字的真實化身嗎?廖奔得遇劉彥君,劉彥君遇上廖奔,才子佳人的傳說便不只是傳說。更難為可貴的是,二人在學術上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中國戲劇研究領域的進步,為這份感情增添了更深一層的意義和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吃飯睡覺打豆豆 神鵰俠侶 悲催人物
    今日為大家細數《神鵰俠侶》遊戲中5大悲催人物,其中既有身世坎坷的楊過,又有智商捉急的斧頭幫,快讓我們一同看看他們究竟悲在哪、如何催了。不過在大家英雄救美的同時,有沒有考慮過公孫谷主的感受:不僅主線裡要被楊過壞了自己的好事,每天更是要「接待」無數的搶親大軍——根據數據統計,自副本開放至今,公孫止已經累計被搶親127,802次,如此執著的做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神鵰俠侶》最悲催人物自然是非他莫屬了。
  • 日文版《神鵰俠侶》封面圖,第二卷封面人物是金輪法王
    日本人把金庸武俠巨著《神鵰俠侶》翻譯成《神鵰劍俠》,比起《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的日文版封面圖,這個《神鵰劍俠》的封面圖實在是亮點極少,唯一的特色就是第二卷的封面圖金輪法王畫的還挺有意思。第一卷,忘什麼什麼。
  • 想當年|范文芳版《神鵰俠侶》及新加坡古裝電視劇
    《神鵰俠侶》一書,可謂金庸先生武俠著作中,被人們稱作「武俠情書」的一部,自從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臺首次將該作品搬上熒幕之後,42年間,《神鵰》一書已經先後經歷了九次電視劇翻拍,其中最新的一次拍攝目前正在進行中。
  • 《神鵰俠侶2手遊》丐幫厲害嗎 丐幫職業優缺點攻略
    導 讀 神鵰俠侶2手遊丐幫怎麼樣?
  • 你們怎麼評價黃曉明版的《神鵰俠侶》?
    中規中矩的一版《神鵰俠侶》。本質上來說,《神鵰俠侶》是一出偶像劇。所以主角和關鍵配角的質量是一個重要評價標準。首先看主角,黃曉明演楊過。他的形象倒是足夠帥,能夠符合讀者對楊過的想像。至於製作方面,《神鵰俠侶》延續了張紀中版金庸劇的一貫優點,捨得花錢,造型和道具到位,戰爭場面宏大,而且尊重原著。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從這一版開始,他養成了「高背光+吹風機」去塑造人物的習慣,而且幾乎每一個人都這麼表現,實在是讓人厭煩。製作方面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 技多不壓身《神鵰俠侶》全能男神修煉手冊
    想在《神鵰俠侶》中成為男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除了武藝必須要高強之外,其他各種各樣的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知天文、曉地理、熟醫學、精廚藝,都會是各位大俠們想成為男神的加分項。當然了,如果你再懂馴化,養只大雕什麼的做寵物,估計也會是把妹利器。
  • 女兒讀《神鵰俠侶》的故事
    正巧上半年我重翻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提到了尹老師的女兒圓圓讀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故事,於是我也下單了金庸先生的兩套書《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之所以沒有買《倚天屠龍記》,是因為,對我來說,我更喜歡《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當時我還不知道女兒會不會喜歡武俠小說,所以想著先自己讀,給女兒做個模範。
  • 《神鵰俠侶》最悲劇人物,金庸為了湊劇情,居然將他寫死,很可惜
    在這部作品當中咱們根本就看不到《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各大作品那些不合邏輯的奇遇,大部分江湖事件都是因為各大人物的性格所致,比如郭靖在江南偶遇東邪黃藥師之女——黃蓉,如果不是他心底善良,為人誠實的話,就根本得不到黃蓉的芳心(大部分都不捨得浪費那麼多錢財,以及那匹相當於現代名車的汗血寶馬),而郭靖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深得黃蓉之愛;再如郭靖、黃蓉偶遇洪七公
  • 還是95古天樂周若彤版的《神鵰俠侶》最經典,你覺得呢
    《神鵰俠侶》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由李添勝執導,黃國輝、湯健萍、趙靜容、陳寶燕編劇,古天樂、李若彤、傅明憲、李綺紅、張可頤、蘇玉華等主演。該劇改編自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神鵰俠侶》,首要敘述了南宋末年,楊過和小龍女經歷了一番悽美愛情與江湖恩怨的故事,該劇於1995年7月31日在香港無線電視翡翠臺首播。《神鵰俠侶》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由李添勝執導,黃國輝、湯健萍、趙靜容、陳寶燕編劇,古天樂、李若彤、傅明憲、李綺紅、張可頤、蘇玉華等主演。
  • 神鵰俠侶十大夫婦武功排名——前兩名實力超群
    神鵰俠侶中有好幾對夫婦,今天我們按武功給他們排一下名,看看他們在書中是什麼位置。在正式說之前,先排除這兩對兒,一是周伯通與瑛姑,二是王重陽與林朝英。首先,周伯通與瑛姑有私情並生下孩子,而且二人最終也生活在一起,但二人卻一直未結婚,所以不是夫婦(而瑛姑只是段皇爺的妃子,更談不上夫婦了)。
  • 9個版本的《神鵰俠侶》,古天樂版最經典,劉德華版評價最高
    金庸經典小說《神鵰俠侶》從1960年開始已經被翻拍了很多遍了,可以說這是金庸所有小說裡被翻拍成電視劇最多的了。《神鵰俠侶》中主要講述的是小龍女與楊過的愛情故事,在各個版本中人物的表現都各不一樣。那麼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神鵰俠侶》有哪些版本吧1960版《神鵰俠侶》1960版的《神鵰俠侶》是一部粵語長片,由李化導演,金庸任編劇。謝賢飾演楊過,南紅飾演小龍女。
  • 神鵰俠侶2手遊桃花島實戰詳評 桃花島優缺點分析
    神鵰俠侶2手遊桃花島實戰詳評,在遊戲中桃花島還是很不錯的,那麼到底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神鵰俠侶2手遊白陀實戰評測 白陀優缺點詳評
    神鵰俠侶2手遊白陀實戰評測,在遊戲中白陀是非常不錯的職業,那麼到底好不好用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神鵰俠侶2手遊戰鬥力提升攻略 戰鬥力是衡量玩家實力的重要指標哦!
    神鵰俠侶2手遊戰鬥力提升攻略 戰鬥力是衡量玩家實力的重要指標哦!時間:2019-09-09 12:57   來源:小皮手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鵰俠侶2手遊戰鬥力提升攻略 戰鬥力是衡量玩家實力的重要指標哦!
  • 金庸作品裡的印章:《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的主人公從郭靖黃蓉換成楊過小龍女,視角由家國轉向情仇。(神鵰俠侶插圖)今天接著說《神鵰俠侶》裡的印章,這部小說中的印章都出自晚清與民國篆刻大師吳昌碩之手,吳昌碩是大師中的大師,這些印章當然也是中國文化的精粹,值得我們好好鑽研理解。
  • 神鵰俠侶2手遊密宗實戰詳評 密宗優缺點分析
    神鵰俠侶2手遊密宗實戰詳評,在遊戲中密宗還是很不錯的,那麼到底要怎麼玩比較好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國民武俠京韻演繹《神鵰俠侶2·梨園京韻》今日公測
    提及《神鵰俠侶2》的故事情節,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尤其是楊龍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更是讓人難忘。如此熟悉,總要增添驚喜才更動人。今日,《神鵰俠侶2》與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北京京劇院全新聯動資料片「梨園京韻」上線,不一樣的經典聯袂,呈現更懂你的底蘊新武俠。
  • 新版《神鵰俠侶》雙平臺同步開啟
    完美世界《神鵰俠侶》手遊版重大更新,安卓IOS雙平臺同步開啟九十級新等級上限,同時武器進階為威風凜凜的「光武」。隨著新等級的開啟,90級主線任務和90級副本也隨之更新,更有系列「萬聖節」活動,與諸位俠友共享饕餮盛宴。這一次,我們再闖江湖!  神鵰俠侶專題
  • 看: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的先後順序你知道嗎
    相信大家都看過《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吧。那麼今天小編就和你們聊聊這三部經典武俠電視劇的先後順序,以及它們的人物聯繫。先看:《射鵰英雄傳》看過《射鵰英雄傳》的視迷們都都知道,郭靖是這部電視劇的主角,身帶主角光環的他先是以江南七怪為師,。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神鵰俠侶》家園不限購
    《神鵰俠侶》家園不限購!讓你坐擁最豪華舒適的豪宅園林,更有裝飾、建設、結婚、子女等玩法等你拓展,趕快來遊戲內體驗一番吧!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神鵰俠侶》家園不限購領取官方大禮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打造屬於自己的美麗家園】當玩家在《神鵰俠侶》內的角色等級到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