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口花生、源和堂蜜餞、塗門貢糖、安海土筍凍、紫山餘甘果、安溪柿餅、永春麻粩、英都麻餈……這些極具泉州特色的伴手禮,承載著當地的風土民情,呈現出獨特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
近年來,隨著泉州知名度提高,這類傳統手工小吃越來越受到遊客的歡迎。尤其是這一兩年來,泉州旅遊部門進一步整合資源,大力開發旅遊伴手禮市場,通過開展伴手禮評選活動將泉州頗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呈現給了所有鍾愛小吃的遊客和懷念家鄉味道的泉籍僑胞。
如今,受到旅遊氛圍的影響,送泉州味伴手禮已然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特色。它傳遞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是一種可以傳播泉州旅遊形象的紀念品。
美味伴手禮助推旅遊業
泉州深厚的歷史積澱、豐富的文化內涵締造了泉州特有的美食文化和創意產品,形成了泉州別具風格的特產及特色小吃。
許多遊客來到泉州,除了欣賞泉州的地理景致與文化風情,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吃到最具本土特色的魚卷、牛肉羹、菜粿、面線糊、肉粽、石花膏等。這一道道的美食小吃不僅可任君選擇,還能滿足每位來訪遊客的口腹之慾。
然而,許多遊客在現場品嘗之餘,也希望能將喜悅以及美味分享給沒能一同前來的親朋好友。那麼,來泉州旅遊要帶一些什麼給親朋好友呢?除現做的小吃料理外,在伴手禮的選購上,還有許多不能錯過的在地美食,像塗門貢糖、源和堂蜜餞、安溪橘紅糕、綠豆餅等都是流行於閩南地區的甜食;獨具風味的洪瀨滷品、衙口花生、紫山餘甘果;由Q彈的外皮及甜蜜的內餡組合成微妙口感的潤餅、麻餈、麻粩等等。
這些被打上泉州烙印的伴手禮將隨著南來北往的遊客,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讓更多的人品嘗到泉州的味道,這對泉州城市和旅遊將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鄉味讓伴手禮更有賣點
據記者了解,由泉州傳統小吃變身的特色伴手禮中,大多數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名品小吃,而這些小吃也自然地融入泉州人的早餐、午飯和下午茶中,它們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點小吃,更是外地來泉州覓食的「吃貨」地圖。
「海外的親戚很久沒吃過家鄉的『麻棗』了,我是專門來買寄去給他們吃的。」在泉州市區文廟一特產連鎖專營店前,時不時有市民前來購買,他們口中的「麻棗」用熱油現炸,因形似紅棗,周身裹有芝麻而得名。前來購買這些傳統小吃的市民,除了買回去自己品嘗,主要目的還是寄給思念家鄉味道的海外親戚解饞。
冰涼爽滑的土筍凍
不僅如此,蜜餞、貢糖、餘甘果、洪瀨滷品等也讓許多移居海外的泉州人念念不忘,喚醒了人們經典的味覺記憶。記者看到,很多遊客專程到老城區源和堂、匯齊天下、貽慶食品等連鎖專營店進行選購。在這些身影當中,不少人的父輩們就是吃這些傳統小吃長大的。
五叔公土筍凍是這些傳統小吃的轉型代表。據負責人介紹,土筍凍曾是市集裡眾多日常小吃的一種。近年,外移的海外華僑回來找家鄉味,加上旅遊業飛速發展,土筍凍也打出了知名度。為方便遊客購買攜帶,他們在大泉州市場開了好多家連鎖加盟店,加上現代的特色包裝,讓土筍凍走向了更大的市場。
在泉州,傳統小吃的美味實質上源自它的文化構成。傳統小吃從祖輩的生活裡走來,就像百年老字號源和堂蜜餞,泛著舊時光芒的古早味,勾起了不少人對童年的無盡回憶,或者緣於一段歷史典故或民間傳說,吃的不僅僅是味道,更是「品嘗」一種文化。
專做福建特產的匯齊天下負責人劉繼輝說:「這些傳統小吃咬下去每一口都有故事,帶著老祖宗的祝福和珍貴的習俗。它們之所以能成為最受遊客喜愛的伴手禮,在於其中蘊含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文化寓意。」
注入新元素變身「高大上」
過去由於缺乏資源整合,泉州旅遊購物並沒有完全發揮出潛力。現今,泉州傳統小吃從業者也開始學習新的營銷模式,將傳統的手工小吃包裝得格外體面,擺放在櫃檯內,作為伴手禮出售。
記者發現,這些伴手禮非常注重挖掘文化內涵,把泉州民俗、戲曲、特色人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閩南元素注入伴手禮中。比如,有賣餘甘果脯的Q版惠安女,讓遊客在吃餘甘果脯的同時,領略惠女風採;蜜餞罐裝禮盒上印有卡通系列的火鼎公婆、拍胸舞者……並附有與之相應的泉州民俗介紹文字,這樣一來,遊客在吃完蜜餞後,還可以保留包裝盒作為留念。還有以泉州有禮為主題的伴手禮禮盒:泉州名品小吃+泉州手繪地圖或提線木偶公仔或拍胸舞公仔,有的還會加送一份泉州手繪明信片。獨特的組合,再加上融入時尚元素的包裝,的確令人愛不釋手。
匯集泉州伴手禮的店鋪
泉州市旅遊局市場開發科科長葉俊偉認為,多年來,泉州的旅遊商品都很分散,體量較小,很多特色商品還停留在小作坊階段,缺乏工藝流程再造,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大規模的銷售需求,尤其在包裝創意和產品推廣方面差距較大,來泉遊客經常有買什麼伴手禮、在哪裡買的困惑。為了改善這一購物環境,讓省內外遊客帶上「泉州味」的伴手禮。泉州市旅遊局借鑑臺灣地區的做法,提出伴手禮這一概念,並連續舉辦了兩屆泉州市特色伴手禮暨特色小吃票選活動,著力整合資源,為商家和遊客提供了一個集中的市場交易載體。
在這個移動媒體風行的時代,一些泉州傳統小吃店也在尋找新的機會,當中以年輕人經營的傳統特色小吃加盟店在微博、微信的「曝光率」頗高,網上團購、微信傳播等更是做得火熱,吸引了大量網民和市民的光顧。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不少傳統小吃在這幾年已試水電商,並且頗有成效。「源和堂蜜餞、安溪橘紅糕、紫山餘甘果、洪瀨滷製品等銷量不錯,很多產品在網購泉州特產中排名靠前。」劉繼輝告訴記者,「其實,我們泉州不乏整合包裝成功的好例子,比如洪瀨滷料。它改變了以前沒包裝、滷汁到處滴、保質期短、不易攜帶等問題,通過真空包裝,穿上『漂亮外衣』後,讓原本非常普通的小吃走出高端路線,並在酒店、大型超市、旅遊購物中心等場所銷售,為遊客提供購買便利的同時,也極大地拓寬了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