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26日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港元。
在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打擊下,政府加大力度派糖利民紓困,動用1200億元推出「逆周期」措施,紓解民困,回應市民期望。
不過各位寶寶們看到這邊先別太興奮,有沒有看到關鍵字?是要香港永久居民才行哪,除非你是「資深港飄」,已在香港住滿七年成功申請到永久居民,否則像小編這種資淺戶或只是來港就讀的學生們都是沒有錢拿的(´;ω;`)
但也別灰心,除了派一萬元的利多外,政府還同時公布了其他利民措施,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陳茂波全民派發1萬港元,目標在暑假陸續發放,若你很幸運的在明年3/31日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且年滿18歲,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Q:何時開始申請?何時能收錢?
A:政府消息人士指參考2011年派發6000港元做法,期望8月底前開放申請,計劃按年齡組群分批申請,最快明年2月能夠收取款項。
Q:申請方法?
A:可透過網上銀行或實體表格申請,申請人僅提供姓名丶身份證號碼,以及銀行戶口或住址證明,即可透過自動轉帳或以支票形式領取。
Q:若我現時17歲,何時能夠申請?
A:計劃截止日期為2021年12月31日,即於2003年3月31日出生者屆時仍有9個月申請
另外就算已移民外國,只要持有本地銀行戶口,依然可於外地透過電子銀行登記。綜援戶口也能申請,亦不會影響申領人正享受的其他福利。
拿不到一萬元沒關係,我們來看看還有什麼與學生較有利的政策,其中交通津貼便是一項,將現時的公共運輸費用補貼計劃門檻由400元調降至200元。
大家可透過港鐵站或指定公共運輸內設置的補貼領取站,以八達通拍卡的方式領取上一個月的公共運輸費用補貼,另外各大便利商店或是八達通服務站也可以領取。
另外,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亦會做出相若安排。
如果你已經在港開始工作,勢必會面臨繳稅的問題,這回政府的財政措施也對稅務制度做了利多。
先來簡單說下香港的基本稅制,「薪俸稅」是按照個人課稅年度的實際收入所徵收的,而課稅年度是指每年4月1日至下年3月31日的12個月。
其中薪俸稅額又分為「累進稅率」與「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兩者的公式如下:
應課稅入息實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 免稅額總額
入息淨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在這次的財政預算政策中,政府亦會寬減2019/20年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退稅上限為2萬元,全港約有195萬名納稅人受惠。
大家可前往政府的簡單稅款計算機計算自己的稅務。小編試算了一下,若以本次政策來說,今年月收入3萬元以下的都可享稅全免。
其他小編整理了幾點,可能會與未來考慮在港就業或生活的同學們較相關的政策如下:
陳茂波指,面對就業情況惡化,會每年增撥3000萬元,優化勞工處的就業計劃,進一步鼓勵僱主聘用年長人士丶青年及殘疾人士。
僱員再培訓局也將優化今年七月推出的「特別·愛增值」計劃,增加約1萬個名額,為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的僱員提供培訓和津貼,把學員的每月最高津貼額由4000元增加至5800元。
由2020/21年度起,政府會向受社福署等非政府機構提供額外撥款,預計1100多個服務單位及超過100萬名服務使用者受惠。
政府亦計劃未來兩年,在另外六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在正式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前,亦設立規模較小丶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
這政府財政預算案將重點放在「撐企業丶保就業丶振經濟丶紓民困」。面對目前香港情況,支援企業丶紓解民困,是市民對政府的期望,也希望能夠先解解從示威到肺炎對香港社會的經濟影響所帶來的燃眉之急啊~!
寫在最最最後:微信再次改版,為了不錯過情報局的最新消息,建議小夥伴們把情報局設置成星標,讓或嚴肅或沙雕的港式新聞時時刻刻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