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還記不記得自己小時候寫暑假作業的情景呢?為了讓學生們溫習功課,不至於在開學時銜接不上課程,學校都會在寒暑假布置假期作業。不過很多學生都是最後一天才瘋狂補全,所以也就有孩子因為沒寫完作業而被爸爸媽媽批評。
這不,最近有位小學生火了,他因為沒寫完暑假作業被家長批評,果斷扛著枕頭和衣服離家出走,在離家20多公裡處被發現。民警通過追查監控找到了男孩的蹤跡,視頻中,8歲的男孩穿著黃色短袖,扛著兩袋「行李」在街頭暴走。
民警表示,男孩多次乘坐公交車,應該是想去親戚家,但又不知道具體地點,所以一直在周邊徘徊,獨自行走了好幾個小時。經過人臉識別和警力巡邏,警察終於找到了這個小男孩,並把他安全送回了家。
此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除了哭笑不得之外,不少人表示「暴走20公裡啊!有這勁頭,暑假作業早就寫完了」,也有人說「一定很傷心了,我小時候也想過離家出走」,還有網友提醒家長要注意教育方式。
男孩被批評後離家出走,折射出哪些問題?
1、初生牛犢不怕虎
離家出走如果遇上危險,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是很難保護自己的。很多孩子都有很大的勇氣和毅力,以至於他們可以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做出暴走20公裡之類的壯舉。
有的孩子可能是想以此表達自己的反抗和委屈,但這也反映出他們對外界潛在危險的認知不不足;或者知道可能發生危險,卻不明白危險的嚴重性,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
有人說,你可以教孩子防備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讓她怕穿碎花裙子。
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有道理的,家長平時除了教導孩子勇敢、友善之外,也要教導孩子一些安全知識,比如學會向警察求助、識別和警惕壞人等等。
2、家長教育方式不當
看到這個新聞,有網友評論說:「一定是很傷心了」。我們暫時不知道家長是如何批評這個小孩的,假如父母的言辭太過粗暴,傷到了孩子的心,那麼孩子直接出走也是順其自然的。
打罵孩子解決不了問題,家長應該反思一下,孩子難過的時候,是不是自己說了過分的話、做了過分的事。其實家長在引導孩子完成暑假作業的時候,可以在剛放假時帶孩子制定作業計劃,之後定時檢查完成情況。
同時,父母也要拋開「中國式焦慮」。有些父母一到假期就不顧孩子意願,一意孤行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孩子不但沒了放鬆的時間,還得努力完成假期作業,壓力不可謂不大。
3、孩子越來越脆弱?
如果家長的批評不痛不癢,而孩子又反應過激,那麼就值得深思了:孩子的心理會不會太脆弱了呢?事實上,生活中有些孩子抗壓能力很低,他們在家庭的溺愛下長大,基本是有求必應,而學校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對待。
大人們不敢說重話批評,怕傷了孩子自尊心;不敢輕易碰觸孩子,怕被說成體罰;不敢在體育課設置單雙槓等項目,怕孩子受傷。父母和學校的過度保護,養出了一些脆弱的溫室花朵,有時只是一句「你怎麼能這麼做呢?」,孩子就能崩潰一天。
呵護著孩子長大是好的,但也要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該批評就批評,但也不要矯枉過正,需要用對方法,幫助孩子成長為健全的、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有什麼想對這名離家出走的小朋友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綠葉媽咪,是三歲寶寶的媽咪,關注養育生活點滴。
藉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