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新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為2020級4407名本科新同學和2866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新同學舉行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對來自全國25個民族的新同學和來自14個國家的留學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並向辛勤培育你們成長的家長和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是西理工最年輕的新主人,是當之無愧的西理工後浪,你們的到來,為西理工注入了新的活力。西理工長河將永遠後浪推前浪,滾滾向前,奔騰不息!西理工校園將永遠草木繁茂,鮮花盛開,生機勃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共同經歷著一個特殊的年份。如今我們能相聚在此,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奮戰在抗疫一線,堅守崗位、不辭辛苦,奉獻愛心,甚至獻出生命。疫情期間,廣大教師,也包括我們西理工的教師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才有了我們平安來校上課的機會。
同學們,你們是經歷新冠疫情考驗的第一屆新生,更應體會到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命運的密切關聯。因此,同學們更應珍惜來到大學,在校學習的機會和時光。我衷心期待同學們在西理工這片沃土上,紮下理想之根、立下勤奮之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早日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回顧歷史,西理工的精神財富有待你們體悟傳承。學校70餘年的發展歷程,鋪展開來,是一幅愛國奮鬥、立德樹人的精彩畫卷。我們不能忘記北京機械學院西遷時,3000名師生員工在綿延百餘裡的秦巴山區一邊墾荒築舍,一邊堅持辦學的艱難時光;我們不能忘記陝西工業大學在共和國建設初期,多位教授紮根工地、治水報國的激情歲月。
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歷練中,學校逐步積澱和凝結了「祖國、榮譽、責任」的校訓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淬鍊了「育人為本、知行統一」的育人理念。多少年來,西理工人一直秉承這些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戰勝了一次次的困難,並在今年的抗擊疫情中再度得到印證。
疫情期間,學校克服種種困難,為不能到校的同學免費郵寄教材3.2萬冊,開出在線課程1952門,開課率達99.79%,實現了疫情防控與在線教學的雙贏,充分彰顯了西理工精神財富的價值和力量。
立足今朝,西理工的沃土將培育你們成長成才。西安理工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院校,陝西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學校是我國西北地區水利水電、裝備製造、印刷包裝、經濟管理、理學、人文、藝術等學科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成功入選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擁有在全國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國家級工程訓練中心,供你們實習實驗實訓,擁有中西部地區唯一具備本科、碩士、博士各個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供你們開拓國際視野,更擁有以17位特聘院士為代表的近百位國家級、省級人才團隊和700餘名教授、副教授以及1600餘名專任教師,為你們傳道受業解惑。
今年,學校成為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正式步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就在不久前發布的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學校位列世界高校601-700位之間,位列全國高校85-102位之間,學校的學術水平與科研實力得到社會認可。
展望未來,西理工的美好前景需要我們共同奮鬥。學校70年來所取得的發展成就,是一代代西理工人用辛勤勞作創造的,凝結著歷代先學前輩、教職員工、莘莘學子及海內外校友的智慧與汗水,他們是西理工輝煌歷史的創造者。而自同學們進入西理工校園的這一刻起,你們就成為一名光榮的西理工人,創造西理工新輝煌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了你們的手上。
展望未來,學校已明確提出:要聚焦「一流」建設,「到建校75周年,學校整體實力及主要辦學指標明顯提升,建成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大學」。實現這一目標,與同學們的大學階段恰好交疊重合,我期待每位同學傳承一代代西理工人的拼搏精神,和我們廣大教職員工一起,為此目標而共同奮鬥。
同學們,大學之大,終歸育人之大。西理工的歷史傳承、科教實力、發展願景,都最終要轉化為你們的成長、進步,這不僅需要西理工老師們立德樹人的擔當作為,更需要同學們成長成才的奮發有為。
《中庸》云:「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竟發,勇進者勝。」大學恰如擊楫遠航,欲要達到目的地,首先要有明確的航向,要有目標;其次要有奮楫中流的堅韌與毅力,更要勤奮;同時還要有應對風浪考驗的各種本領,要全面發展。在你們即將開啟大學生活之際,我和同學們分享三句話。
一是要確立大學階段的奮鬥目標。古人云:「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者,心也,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志向,往往心力消沉,甚至會走向墮落。確立正確的奮鬥目標,對於同學們的大學生活尤為重要。我國著名美學家、教育家朱光潛先生曾在《談立志》一文中談到,所謂志向:「第一要起念頭,其次要認清目的和達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達目的之決心。」
對於同學們來說,首先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家國情懷,把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二是要度德量力,不做常立志之人,而做立常志之人;三是要持之以恆,不發空頭願,抓住當下的機會,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二是要勤奮好學。人生惟勤,奮鬥不息。英裔加拿大作家格拉德維爾曾提出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他說,任何人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同學們的大學本科階段,扣除寒暑假,應有1172天的在校時間,如果每天堅持全身心投入9個小時,用於刻苦學習,到畢業時就能達到一萬小時以上。大學的時光非常短暫,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希望同學們要倍加珍惜。
三是要實現全面發展。「君子貴其全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既是黨和國家對你們的殷切希望,也是西理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因此,希望同學們在掌握紮實專業學識的同時,也要努力掌握一項體育技能,培養一項藝術愛好,參與一項創新實踐。我不僅希望在教室裡、圖書館裡看到你們刻苦學習的模樣,也希望在實驗室裡、報告廳裡、操場上、舞臺上看到你們拼搏追夢的身影。
同學們,唯大氣者方能成大器!做人大氣是人格魅力的核心。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除了學習知識、增長才幹外,學會與人相處也很重要。在此,我衷心希望同學們要學會包容,懂得協作分享;要學會灑脫,不斤斤計較利益得失;要學會豁達,遇事拿得起放得下。作為西理工的新時代青年,衷心祝願你們在西理工立大志、行大道、成大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