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到的肉桂,泡出來味道那麼淡?主要是與這兩個因素有關

2020-12-1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很多人對巖茶抱有複雜的感情。

喝起來還行,但總覺得差點意思。

要麼味醇而香弱,喝到一半就乏味。

要麼是高香卻發膩,嘗起來韻味沒有高級感。

直到他們遇見了一杯真正的好茶。

有內容,有韻味,有香有水有故事的巖茶。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巖茶的當家紅人裡,水仙喝湯感,追求茶湯的醇厚度。

而肉桂喝香氣,香不過肉桂。

但在相同品質下,水仙與肉桂都要求兼顧香氣和湯感。

如果一款茶,它的蓋香清晰,落水香明顯。

但唯獨缺了滋味,口感喝起來索然無味,空洞乏趣。

這是什麼情況?

近期就有一位朋友,聊到了這茬話題。

他說,為什麼買到的肉桂,泡出來味道那麼淡?

《2》

先排除衝泡的影響。

泡茶方法用錯了方向,哪怕再好的茶,也喝不到應有的狀態。

一款明明香氣充裕,淳滑細膩的正巖坑澗肉桂。

到最後,被泡成像飄著幾片葉子的白開水。

這樣奇葩、稀奇的事,麻花可有過切身體會!

泡出來味道偏淡的肉桂,和兩方面的泡茶原因有關。

一是投茶量,一是水溫。

有一回,讓一位萌萌的妹子練泡茶。

順手給了她一盒肉桂,帶回去練習。

嗯,那位剛開始接觸巖茶的妹子。

在泡茶時,順手撕開泡袋後。

只往蓋碗放一小撮條索,就開始注水泡茶。

呃,按正常的投茶量,這可差遠了!

衝泡巖茶專用的標準蓋碗,投茶量標準是8克一泡。

單獨泡袋分裝的巖茶,是一次一泡。

罐裝的茶,則建議泡茶前先稱重。

如果鬧著玩似的,一次性只泡一小嘬茶。

那泡出來的湯水裡,味道淡寡的再正常不過!

另外,泡焙過火的武夷巖茶,水溫要求很嚴格。

一壺水燒沸後,達到滾沸狀態時,最宜泡茶。

如果等一壺水燒開後,再慢悠的取茶、燙蓋碗。

等到後面,用不燙手的溫水泡肉桂。

那樣泡出來的茶湯,湯感會明顯偏薄。

茶葉浸過溫水後,無波也無痕!

《3》

除去泡茶方法的影響,泡出來味道很淡的肉桂。

它的品質,肯定有問題。

湯水淡薄,喝起來沒有內容的肉桂。

一般它的出生山場比較差。

武夷巖茶的品質,講小山場,小氣候。

從正巖出來的肉桂,原料內質積累豐沛。

不論是牛肉(牛欄坑肉桂)、馬肉(馬頭巖肉桂)、豬肉(竹窠肉桂)、龍肉(九龍窠肉桂)……

對無「肉」不歡的巖茶愛好者而言,不同個性的正巖肉桂,背後擁有共同特徵——內質豐沛。

茶湯厚實,有底蘊,有內容物。

喝著像一碗豬蹄湯的口感,膠質豐沛。

如果是黃泥巴地、或者外山產區種出來的肉桂。

水土不佳,先天劣勢明顯。

論茶樹的生長環境,陸羽茶聖早有名言,下者生黃土。

質地黏重,透氣排水性不好的土壤裡,生長出來的肉桂茶樹。

鮮葉原料內部空空蕩蕩,根本沒有獲得有效的內質積累。

這部分原生產區環境惡劣的巖茶肉桂,短板明顯。

再怎麼衝泡,再反覆的悶泡坐杯。

得出來的只能是一杯滋味感奇缺的茶湯!

《4》

焙火工藝出差池,會讓肉桂味寡無韻。

首先是,內質被焙空的肉桂,泡出來會味淡。

先解釋一下,焙空的概念。

出現「焙空」情況的巖茶,原料內質積累很普通。

焙空,屬於巖茶焙火工藝不當的一種表現。

因為內質很淺,所以焙茶的時候,茶葉內部吃不進火。

不耐焙火的,已經被焙空的肉桂。

經過正常的蓋碗衝泡後,得出來的茶湯往往嘗起來,湯水淡薄。

從第一泡,接著到第二次衝泡,滋味感下降得飛快。

一點兒,也不夠耐泡。

其次,急火焙出來的肉桂,滋味感淡。

正確的巖茶焙火,要求文火慢燉。

往往焙進去一道火後,要給足巖茶緩衝時間。

再接著,根據市場和茶葉品質的實際需要,往下進行焙火。

總之就是,巖茶的焙火,不能操之過急。

如果是急火焙出來的茶,很容易損耗肉桂的內質。

折損了半生修為後,急火焙出來的肉桂,達不到醇與飽滿的狀態。

最後是,徹底焙焦、焙死、達到病火狀態的肉桂。

直接焙成炭,條索沒有半點活性的肉桂。

衝泡出來的茶湯,除了煙燻火燎的重口味外。

其真正的湯質,卻是極薄極薄。

喝起來,根本沒有味道和韻味。

很多新手會覺得,巖茶的焙火次數越多,火功越高。

越能夠代表一款茶,越有「滋味」。

其實壓根不是這麼回事。

這不僅是對巖茶焙火的誤解,還是對茶湯滋味的「錯覺」!

《5》

喝起來味道變淡的肉桂,要警惕它是不是返青了?

茶湯的薄與厚,會受保存因素的影響。

這對任何茶葉而言,都不例外。

其中會影響到肉桂湯水變淡變寡的因素,是巖茶受潮返青。

巖茶肉桂的條索裡,吸附進了太多的水汽。

在多餘水分的影響下,肉桂原本積累下的紮實內質,會受到侵蝕。

潛移默化下,會導致茶味變薄、變淡。

泡不出立體、豐富、圓滿的湯感。

喝武夷巖茶,如果是同一盒茶,同一款茶。

前與後的滋味差距,判若兩茶。

那麼說明,茶葉出現返青的概率比較高。

返青,是巖茶的一場噩夢。

最直接的副作用,是香氣和滋味大變。

讓馥鬱多變的茶香,變寡、變弱,並且生出青味。

讓醇與厚的風味,被單薄淡寡的滋味取代,湯感喝起來無限接近白開水。

以上種種,皆是因為喝茶不及時,或者是保存細節沒到位。

一般買茶喝茶,為了避免買到容易返青的巖茶。

建議購買焙火足、透的巖茶,利於較長時間的保存。

另外,當你在收到茶之後,別隨手放一旁冷落。

別覺得巖茶的外層,有包裝盒裝著,就不會出現跑氣受潮的問題。

存茶,說白了是一件細心的工作。

需要將茶葉放在乾燥、陰涼、清潔、遮光、沒有異味的環境。

一般建議是放書架,或者放抽屜內。不要放在燒水壺旁!

最後,根據巖茶的火功高低情況。

買回家的茶,及時飲用。

這樣才能避免,一泡肉桂前後喝茶的口感,出現劇烈反差!

《6》

好的肉桂,它不僅是品種香清晰。

光是憑藉香氣,就能獨步武林,笑傲江湖。

香不過肉桂,是武夷肉桂的基礎品質指標。

優質的肉桂,除了香,更重湯感。

就一杯好喝的茶湯而言,香氣只是點綴。

而淳滑細膩的湯感,才能成就一泡完美的好茶。

喝起來味道淡,泡不出滋味的肉桂。

不用過多找原因、找理由。

化作春泥,當護花使者,才是爛茶的歸宿!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水仙味道比肉桂淡?這是對正巖肉桂最深的誤會!
    外省的朋友說:「我比較喜歡水仙,它的味道淡、溫柔,比肉桂好接受。肉桂太濃了,喝起來還又苦又澀。」又苦又澀?這是對正巖肉桂最深的誤會。而後,麻花泡了一杯天心巖肉桂,朋友兩眼放光,倍感意外:「為什麼你這茶,和我喝到的都不一樣?
  • 你的茶泡幾次,味道就淡了?學會這招,紅茶、白茶、巖茶輕鬆衝泡
    丟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為什麼有的茶耐泡,有的茶卻泡幾次就沒有滋味了。隨即問道:「怎麼了這是,氣鼓鼓的」。朋友說,前幾天,有人送了罐西湖龍井過來,隨便泡了幾次就沒有味道了,這不是在糊弄我嗎。決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有很多原因啊。
  • 肉桂的功效 服用肉桂的十大優點
    其實很多的中藥材我們都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它們卻真實存在著,並且好處非常多,比如肉桂,那您知道肉桂的功效有哪些嗎?還有人用肉桂來泡茶喝,那您知道肉桂的泡法是怎麼樣的嗎?不僅僅可以泡茶喝,還可以食用的哦,那就來學習一下有關肉桂的食用方法的知識。
  • 肉桂茶和香料肉桂到底有什麼關係?
    小編隨便抓了一個不喝茶的小夥伴問他肉桂茶是什麼,他回答我:「是用那種香料泡出來的茶吧。」要是問烏龍茶是什麼,巖茶是什麼,肯定不會有人說這是用香料泡出來的,但是要是直接說肉桂茶是什麼,肯定就會有人覺得這是一種用香料泡出來的茶。那么喝茶人常說的肉桂茶是什麼東西,用香料肉桂泡出來的東西嗎,還是說肉桂樹上摘的葉子泡的茶就是肉桂茶了呢?
  • 又是石乳,又是肉桂,這泡武夷巖茶藏著什麼貓膩?
    剛拆開包裝,看到標籤上的「石乳肉桂」四個字時,頓時間傻眼了。又是石乳,又是肉桂,這罐巖茶的取名太不專業,還沒等開始喝茶就已經讓人看得雲山霧罩了。此話怎麼講呢?大家可以先看一個小劇場。茶客A:今天給你喝一泡厲害的巖茶,石乳肉桂,好好嘗嘗。
  • 茶友說這泡肉桂的水比較順,那武夷巖茶的「水路」,指的是什麼?
    「這茶的水有點粗,不夠細。」「嗯,這泡肉桂的水比較順,綿綿柔柔的。」那武夷巖茶的「水路」,指的是什麼?《2》「水路」的概念是啥?巖茶的湯色深淺,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武夷巖茶的湯色,不一定由焙火決定。因為影響巖茶湯色的因素,除了焙火因素外,還包括發酵、品種,存茶時間等。一般發酵足,發酵程度比較高的巖茶。
  • 一泡純正的巖茶桂皮香肉桂,是什麼味道?
    比如牛欄坑和馬頭巖的肉桂,因為山場的不同,愣是不會有同一種香氣,即便是有妙手回春的老制茶師,也不能讓牛欄坑的肉桂有馬頭巖的霸氣。巖茶的善變,在於天氣與工藝的複雜性。不同的天氣,茶青的品質不同,做出的茶葉香氣、滋味不同。雨水多的天氣,巖茶湯水醇厚、香氣細幽;晴天多的天氣,巖茶香氣高昂、湯水稠厚度稍欠。
  •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最美還屬牛馬肉!
    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味,香氣久泡尤存,衝泡七次仍有餘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後齒頰留香;湯色橙黃清澈,葉底勻亮,呈淡綠底紅鑲邊;條索勻整,緊結捲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部分葉背有青蛙皮狀小白點。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之說,因於此,多被用於拼配其它茶中(拼配大紅袍的主要原料)。
  • 武夷肉桂茶的價格多少一斤
    武夷肉桂茶的價格一般而言,普通的肉桂茶價格在300元左右,中低一點的話就要上千元了,中高的在3000-5000,頂級的要上萬,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有茶葉的牌子、成色、生產廠家、製作工藝、包裝.這些因素的不同,肉桂茶的價格也會不一。
  • 哪些原因會導致沉香手串味道變淡
    不少玩友發現,剛入手的沉香手串味道特別香,過一段時間之後,香味好像消散了不少,再過一段時間,香味好像沒有了,這讓不少玩友擔心自己買到的沉香手串是不是假貨。對此,骨灰級玩家要說,沉香味道變淡並不一定是假貨,而是有特定原因的。那麼,哪些原因會導致沉香手串味道變淡呢?
  • 新手茶友也能懂「香不過」的肉桂
    「香不過肉桂」這句話吸引了無數茶友對巖茶的興趣,其中不乏從綠茶紅茶一路進階過來的老茶友,但也有剛喝茶不久的新手。今天小編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肉桂,方便新手茶友們入門。肉桂是武夷巖茶中著名花色品種之一,又名玉桂,是本世紀四十年代就在武夷山茶園栽種的十個品種之一,原產於武夷慧苑,又一說在馬枕峰。自六十年代以來逐漸被人認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在已經成為武夷巖茶中的主要品種。武夷全山皆產茶,任何一個土壤和地域的氣候差別造就了不同的山場特徵,影響了肉桂的滋味,也就產生了以山場分類這一說。
  • 終於弄明白了,味道淡的茶和味道濃的茶,二者之間的區別了
    以此為基,本期我們來聊一聊味道淡的茶和味道濃的茶區別在哪裡?且聽我慢慢道來。以茶力來論,茶的表現可分人心,地韻,天韻三段。人心:展現的是味,香這一個層面。因為,茶葉不經製作,只會是葉,需要經過製作。後來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越好越貴的茶,口感反而會覺得很「清淡」?這就引起了我們今天的話題。「純料冰島這麼淡,為什麼值這個錢?」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回答?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澄清兩個概念:茶湯的「豐滿度」和「濃淡度」。
  • 茶葉能泡幾衝究竟和什麼有關?
    假如是同樣的一款紅茶用玻璃杯泡,投茶兩、三克,接了熱水後放在一旁泡著喝,那大概能泡三、4次。並且因為玻璃杯無法實現茶水分離,如果茶湯顏色明顯泡出後沒有及時飲用,那麼泡出來的茶湯味道偏濃重。哪怕是內含物質再豐富的好茶,因茶味物質提前過量的被消耗,最後泡不了幾回,味道就落下去了。
  • 為什麼白茶泡出來的湯色特別淺?有4大原因,與白茶名字無關
    因此,白茶泡出來的湯色特別淺,尤其是前面3泡,有時候基本沒顏色。所以有些茶友還揶揄到,都是白茶名字「惹的禍」,白茶「人如其名」,湯色自然是無色的。白茶湯色很淡,這與白茶名字無關。我們要知道,所謂的清澈明亮是形容白茶湯色的亮度,並不是指顏色。
  • 【嗨,我是肉桂】
    蔣蘅說:「這茶應以其品質命名,我看叫肉桂較為適合。」蟠龍巖主立即說:「好,肉桂是名貴藥材,以肉桂命名,顯得此茶這名貴。」從此我就有名字啦。現在武夷山的茶園裡,有29%都是我們家族的地盤,我們已經成為武夷巖茶的主要品種之一。
  • 蝶豆花哪裡可以買到 蝶豆花怎麼泡
    蝶豆花哪裡可以買到 蝶豆花怎麼泡【導讀】:蝶豆花通常被用來製作各種飲品,顏色十分好看,對於蝶豆花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那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看一下蝶豆花哪裡可以買到,以及蝶豆花怎麼泡蝶豆花哪裡可以買到蝶豆花在市場上並不常見,所以大家可以去淘寶上購買,畢竟是萬能的淘寶嘛。
  • 肉桂可以泡茶喝嗎 肉桂茶怎麼泡好喝
    肉桂可以泡茶喝嗎1可以的。肉桂茶的副作用就在於食用過多易導致肝火旺盛、心煩上火,口舌生瘡等症狀的產生。肉桂茶怎麼泡好喝21、肉桂紅糖茶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可治婦女產後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鐘,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來潮時腹脹痛。
  • 吃菠蘿還在用鹽水泡?用「它」代替鹽,泡出來不酸不澀味道更甜
    吃菠蘿還在用鹽水泡?用「它」代替鹽,泡出來不酸不澀味道更甜!這兩天只要你在街邊溜達就會發現,吃菠蘿的季節已經到來了,水果攤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菠蘿的身影。而且菠蘿的價位也很便宜,但是細心的人都發現一個問題,許多水果攤賣菠蘿的地方,旁邊都會放上一個玻璃水缸,裡邊用鹽水泡著一些切好的菠蘿,因為菠蘿裡面有一種菠蘿酶,不浸泡一下會有酸澀的感覺影響口感,但是最近一個開果行的朋友告訴我,其實還有一種比用鹽水浸泡菠蘿更好的辦法,用「它」代替鹽,菠蘿不酸不澀味道更甜。那麼到底該怎麼操作呢?
  • 武夷巖茶探秘:正巖肉桂,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單是肉桂一種,足以讓人痴迷,窮盡畢生心力去學習。在喝肉桂這條路上,巖茶粉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喝正巖肉桂,喝優質正巖肉桂。讓一眾巖茶愛好者心心念念的正巖肉桂,究竟是何滋味,它真的值得我們窮經畢生心血去研究它嗎?正巖肉桂的高貴氣質,始於幹茶,陷於香氣,終於湯水。
  • 為什麼有的奶粉香味濃,有的淡?
    奶香或濃或淡,都成了問題,到底哪個才是好的?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奶粉的香味濃和淡的問題,看看什麼樣的奶香才是正常的。牛或羊的乳汁氣味,同樣與牛羊個體、草飼、生活環境等都有關。02. 乳香味從哪兒來?乳汁中的香味(風味),主要來源於蛋白質、乳脂肪、乳糖,這三種成分的物理特性及加工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產生的風味物質,形成了奶粉特有的奶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