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產過程19大狀況,見招拆招

2020-12-19 寶寶知道

快要生了,準備自然生產的準爸媽想必會既期帶又擔心吧!一方面期帶新生命的到來,一方面卻又擔心在自然生產過程中,不論是待產或在產臺上,怕會碰到許多問題,不知該如何因應與解決?因此本文由專業的產房資深醫護團隊,針對待產及生產常見的19大問題來加以說明,以解除準爸媽的擔憂,幫助您開心迎接新生命!

狀況1:萬一急產怎麼辦?

醫師說,第一胎從規則陣痛到生,若在3小時以內就稱為急產,容易造成產道嚴重撕裂傷、併發症及胎兒損傷。要避免急產,建議一定要按時做產檢。若初產婦出現5、6分鐘的規則收縮,經產婦出現10分鐘之內的規則收縮,或有破水、大量出血落紅、下墜感、胎動突然減少、胎動劇烈後驟減,都要趕快入院,但不要慌張!不知該怎麼辦時,也可打來產房詢問,即使沒人陪,也可以打119求救。其實那麼急的情況並不多見,不要慌張!

狀況2:要不要催生?

醫師指出,一般是過了預產期會來進行催生;或是孕婦有妊娠糖尿病並懷巨嬰,又想自然生,會在37、38周催生,但其實失敗率頗高,因為此時子宮頸還沒成熟。過期妊娠有些會到41、42周才催生,但大多是接近41周時催生,因為越到後面胎盤會越不好、胎兒也會變大,對自然生都不利。

狀況3:催生會無效嗎?

醫師表示,催生藥有的是放陰道塞劑(含前列腺素),有的是打催產素,目前以陰道塞劑的方法居多,是頗安全的方法。產科有一句俚語說:」Don't see the second sunset!」也就是待產不要待超過滿48小時,萬一有這情況是有問題的!若懷孕40周才過2、3天,催生無效,且胎兒心跳沒問題,會請產婦回家等;若催生進展到5、6公分時,產程沒有進展,則可能選擇剖腹產。

基本上,會在42周之前催生,若產程沒有進展就是催生無效,應視情況進行剖腹產,畢竟安全最重要!

狀況4:待產婦:「一直叫我走,肚子好痛怎麼走?」

醫師表示,其實產婦陣痛的時候不會叫她走動,走道的牆壁邊都有欄杆,可扶著蹲下休息,床邊也有提供輔具,例如生產球,坐在上面可以減輕骨盆腔的壓力,加上骨盆腔是直立的,胎兒下降的速度會比較快。這時先生可以幫太太做背部按摩,以舒緩疼痛,或太太雙手環搭先生的肩膀慢舞也可以。這些在入院時都會說明,實際發生時,護理師也會再加以指導。

而且不會只叫產婦去走路,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進行,護理師會隨時教導,像在奇美醫院產房的走廊牆上也都很貼心的張貼衛教指導,產婦跟著做就可以了。若是裝上胎兒監視器,護理站就可透過控制系統看到各床的狀況,可隨時了解母親宮縮的狀況及胎兒心跳,所以不用擔心!

狀況5:要不要做減痛分娩?

減痛分娩是一種有品質的生產方式,由於從產痛到生產會歷經十幾、二十個小時,在痛這麼久的情況下,可能會對寶寶產生不好的影響。例如:過度換氣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子宮過度收縮;也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加上長時間的焦慮與陣痛,都會影響子宮收縮,減少提供給胎兒的氧氣。

最近大家對於減痛分娩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原因是既可以減痛生產,又對寶寶與媽咪比較有利。不過有人擔心打完減痛分娩後,可能導致生產時沒辦法用力。事實上,減痛分娩主要是麻痺感覺神經,讓產婦感覺不到痛而已,但依舊保留運動神經,讓產婦要用力時還是可以出力。當感覺神經麻痺時,會讓血管比較放鬆,這時就要補充較多的點滴,以免提供胎兒的血液過少而產生胎兒窘迫的現象。

但若產婦屬於出血體質或血友病,就不建議減痛分娩。因為出血體質會導致產婦出血後不易止血,可能會使脊膜上積血太多而壓迫到裡面的神經。現在醫院在生產前都會先做凝血功能的檢查,若凝血功能正常,麻醉師也會詳細詢問病史以確保安全。

醫師說,在產檢時,門診就會給予減痛分娩的相關訊息並初步詢問,準爸媽可以回去討論,入院待產之後再請準爸媽決定。但準爸媽可能還是無法決定,或是有些家屬可能會因對減痛分娩的認識不夠而拒絕做,這時護理人員便會請醫師再來解釋適合減痛分娩的狀況。

醫師表示,一般是子宮頸開到3、4公分之後再打減痛分娩,第一胎若開了5公分,還可以做,但若胎頭很低、陣痛頻繁密集,就不建議做了;假如是生第二胎,子宮頸開5公分之後就不做了,因為在準備麻醉的過程中,可能就快生了!

狀況6:減痛分娩會不會無效?

減痛分娩若打錯位置,是可能無效的,但現在很少發生,因為現在技術很成熟,而且麻醉科醫師會觀察,看狀況會重新打或調高劑量。然而是「減痛」,不是「無痛」,而且個人感受反應差很多,有人對痛很敏感,有一點點痛就受不了!

不過一旦打了減痛分娩,麻醉科護理師也會加入生產團隊,會使用疼痛指數量表(pain scale)來觀察產婦的疼痛表情變化,看施打前後的差別,也會問產婦感覺如何?有經驗的麻醉科護士可以從產婦的表情得知減痛分娩的效果(參見圖A)。

所以一旦打了減痛分娩,就會有兩組護理師在照顧產婦,麻醉科護理師會詢問產房護理師產程進展到幾公分?有沒有進步或遲緩?需要時會跟麻醉科醫師聯絡,看是否需要加藥。所以減痛分娩無效的狀況其實很少見!

狀況7:要不要陪產?怎麼陪產?

其實在產房裡不只可能出現陪產的人不知道怎麼陪產、不知所措,甚至還可能出現幫倒忙的狀況!針對這問題,醫師表示,孕婦的先生或要陪產的家人,要有陪產的知識,產前衛教就會提供,確定入院待產之後,護理師也會再度教導陪產知識以及要不要進產房陪產,所以其實不太會發生陪產時不知所措的狀況。

醫師則指出,因為待產的變數難以預測,但產婦及家屬比較無法理解,醫護人員會儘量在產前依不同懷孕周數做不同的衛教指導,包括對產檢、產程、哺餵母乳、產後照護的認知,是連續性的,醫院多會自製指導手冊。所以準爸媽只要依照醫護人員的程序與指導,大多可以順利進行,不用太緊張、自亂陣腳!

建議陪產者可以做的事包括:

(1)在產房待產期間,可在旁提醒與教導產婦呼吸與放鬆的技巧、在子宮收縮期間給予鼓勵與關懷、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幫忙按摩腰背以紓解不適,以及協助上廁所、擦汗、更換產墊及衣服、潤溼嘴唇,與醫療人員溝通並了解目前待產進行的狀況等。

(2)進入生產室之後,在醫護人員的當場教導下,陪產者可協助產婦保持正確的生產姿勢、協助放鬆及減輕身體不適、協助正確用力的方向、告知目前產程進展的情形並給予關懷與鼓勵、拍攝重要過程及一起迎接寶寶出生,以及協助產婦與新生兒的初次身體接觸、試吸乳頭,儘早做好母乳哺餵的準備並增進親子關係。

狀況8:胎兒心跳忽快忽慢怎麼辦?是胎兒窘迫嗎?

醫師表示,胎兒心跳忽快忽慢,有時是因為胎兒監視器移位的關係,護理師會去床邊檢查,把監視器調整到適當的位子。若真的有胎兒窘迫,胎兒心跳頻率會下降,若是早期減速,大多是胎頭壓迫,有的可能是子宮頸快要全開了,最重要的要必須判斷胎心音的變異性,若變異性還好,可以再觀察,若發生遲發性減速大多是狀況不好,或臍帶受壓迫也會造成變異性減速。

假如變異性一直出現或時間拖太久,必要時醫師會當機立斷施行緊急剖腹產!以奇美醫院來說,只要緊急剖腹的指令一下,開刀房收到指示,要隨時能空出一間開刀房來接剖腹產刀,相關醫護人員隨時做好準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隨時搶救產婦跟baby!

狀況9:子宮頸擴張停滯不前怎麼辦?

醫師說,要先看子宮頸擴張速度、子宮收縮是否達到一定的水準。一般而言,4P決定了是否能順利自然產:

(1)Power:陣痛強度夠不夠?(2)Passage:產道夠不夠寬敞?(3)Passenger:指胎兒或胎盤,若前置胎盤或胎位不正,就不容易娩出!(4)Psychology:指產婦的信心,若不夠堅強,很可能無法忍痛就想開刀!這4P只要有一個不行,就不容易進行自然生產!所以產前會針對這4P來進行衛教。

不過,有經驗的醫師還是有以下一系列的方法來幫助產婦自然生產:

◎ 若子宮頸擴張進展不佳,會看子宮收縮強度,不夠就加藥來增加子宮收縮強度。所謂子宮收縮良好,若在快速進展期(指子宮頸開3、4公分之後)每2、3分鐘就收縮一次,強度超過60mmHg,就是有效宮縮。

◎ 若子宮頸擴張仍進展不佳,例如潛伏期(指子宮頸開0~3公分)超過20小時,是潛伏期的進展遲滯。若快速進展期宮縮良好,理論上初產婦應該2小時擴張1公分,若3、4小時仍擴張遲滯,代表子宮頸擴張有問題。

◎ 若是胎頭不下降,可能是骨盆腔太狹窄,或胎頭轉位不好,例如枕後位卡住了(枕前位能以最短頭徑經過產道,比較好生);或子宮頸全開之前的810公分(稱為延緩期),有時會擴張比較久;子宮頸全開之後,若初產婦2、3個小時仍生不出來,是第二產程(指子宮頸全開到baby娩出)遲滯,這些狀況都應該想辦法讓胎兒加速下降,例如進去產房的產臺使用真空吸引器或產鉗來助產。但若已經生第二或第三胎以上,子宮頸已經擴張4、5公分,雖然有陣痛,但進展不好,就要考慮進行剖腹產。

◎ 必要時可使用人工破水來加速產程,但一定要到子宮頸開4公分(進入快速進展期)之後才可以做,而且胎頭要已經卡位,不然一破水,胎頭會往上竄,更麻煩的是可能臍帶脫垂,這樣就麻煩了!

其他還有很多幫助產程進展的方法,要依個人狀況而定,儘量不讓產婦「一次付費、兩次享受」,也就是痛都痛了,結果還是剖腹!

狀況10:到底進展到哪?怎麼不來做內診?

產婦及家屬因為急於了解產進展,所以常會詢問:「開到幾指了?」然而醫護人員卻不會太密集幫產婦內診,因為會讓產婦不舒服,也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醫護人員不會因為家屬要求就幫產婦內診。

醫師表示,內診的時機,基本上在產婦一入院待產就會內診評估一次,醫師若有用陰道塞劑也會事先內診評估一次,2小時之後溶解會再內診一次,再來就看子宮收縮變化及產程進展,依產婦狀況調整。

醫師則說,潛伏期因為進展比較慢,不用那麼頻繁內診,假如沒有密集疼痛,會讓產程自然進行;但萬一發現產程進展的不好,醫師會建議加催生藥再看進展。一旦到了快速進展期(子宮頸開3、4公分之後),就會12小時去內診一次,以免突然要生,萬一生在待產床就不好了!醫護人員都會有專業的拿捏。

狀況11:醫護人員偶爾才來,想一直叫又不好意思?

醫師表示,主要是因為對產程不了解,才會不放心的一直叫醫護人員來,其實衛教手冊都有寫,產前門診也會講,入院待產時也都會再說一次,可讓產婦及家屬比較鎮定以對。

若還是不放心,護理師就在護理站,有疑問可以請教護理人員,有需要時護理師會聯絡醫師,經醫師說明之後,他們會比較放心。最好醫護人員在每一個階段都明確解說,並估計大約多久會生,產婦及家屬會比較安心。以醫學中心護理師對產婦1比4的比例來看,護理師大約每30分鐘會去看一次產婦,護理站也都有子宮收縮與胎兒心跳的監視系統,所以產婦及家屬不用太緊張。

狀況12:產婦不會用力或一直用錯力氣怎麼辦?

有些產婦會比較歇斯底裡,容易亂哭亂叫,用錯力氣!醫師表示,這時要教她,假如子宮頸還沒開全,有便意感時要放鬆,吸氣、慢慢吐氣,別用力,以免造成子宮頸口水腫,會阻礙胎兒娩出。

一般會到子宮頸全開,才教導產婦用力的方法,這時護理師會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教她,技巧為:「床頭搖高,當子宮收縮時會感覺肛門口變緊,這時會感覺胎頭下壓、有便意感,教產婦手拉旁邊床欄,膝蓋往外打開,腳踩住欄杆,深吸一口氣之後像解大便一樣憋氣、用力,約數到6(可以憋久一些也可以,看產婦自己),然後放鬆。」等待下一次陣痛,再開始「吸氣、憋氣、用力」的循環。

在兩次陣痛中間也可以改變姿勢,例如下床坐產球,手抓床欄或趴床緣。這時主治醫師的鼓勵很重要,在用力過後內診檢查,假如有進展就代表用力方法正確,鼓勵產婦繼續用這種方式。

醫師表示,護理師也會教家屬、教產婦用力的方法,所以這時陪產者的參與很重要。但若開全之後,2、3個小時胎兒還是不下來,就要進去產房的產臺推肚子(腹部加壓),或使用真空吸引或產鉗等助產方法,或考慮剖腹了!

狀況13:產婦沒力氣了怎麼辦?

首先會教產婦不要大哭大叫,浪費體力!假如產婦說沒力氣了,會讓產婦休息一下、給水、擦汗,其實只要一開始陣痛,自然就會用力,並鼓勵她說:「妳可以的,加油!」所以雖然常聽產婦虛弱的說:「沒力氣了!」但大多都會隨著陣痛而反射性的用力,直到娩出baby!

狀況14:為什麼還不推進產房、上產臺?

看產婦子宮頸全開之後,痛得哇哇叫,心疼的家屬大多會一直問:「可以進去產房了嗎?」若還沒符合進產房的標準,醫護人員會跟他們說再等15、30分鐘,而且護理人員都會在旁邊待一段時間,教導用力的方法,或說15分鐘之後會再過來,讓產婦及家屬比較有安全感。

醫師表示,若胎頭沒有很低,太早進去產房上產臺會比較危險,萬一進去1、2個小時生不出來,就幾乎要剖腹產了。進去有需要才會腹部加壓,醫師會看情況,在產婦用力時檢查會陰,有經驗的醫師會知道胎兒能不能生得下來。

狀況15:用手推肚子助產,這樣好嗎?

通常醫護人員會用手肘推產婦的肚子時,表示寶寶已經在產道口、還沒生出來,但產婦也快沒有力氣了,這時醫師才會詢問產婦是否同意推肚子以讓產程縮短。用手肘推肚子其實是把寶寶屁股往前推個一、兩公分,若沒這樣做,有可能會再花半小時到兩小時的時間生產。雖然曾經發生過產婦因為被推肚子而造成子宮破裂,但這樣的機率其實是非常低的,萬一子宮破裂也可以復原,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但若子宮曾動過手術,例如前一胎剖腹產或進行過子宮肌瘤手術等等,這種子宮有疤的情況下,就不會用手推產婦的肚子。

狀況16:用真空吸引或產鉗等助產方法好嗎?

當胎兒的頭已經通過坐骨脊,這時可以使用輔助工具(例如真空吸引或產鉗)來幫助娩出胎兒。因為胎兒如果在產道待太久會缺氧,這時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助胎兒趕快生出來。使用這些工具並不會導致胎頭變形,有時可能會稍微被拉長,會自行恢復原狀,不用擔心,畢竟儘快且安全的生出寶寶最重要!

狀況17:胎兒肩膀卡住了,怎麼辦?

醫師說,這是婦產科醫師很怕碰到的狀況,幸好發生機率不高,而且產前超音波可加以評估,若發現胎兒腹圍超過37公分以上,胎兒在娩出過程中卡住肩膀的發生機率比較高;或是孕婦肥胖(產道脂肪阻礙多)、過期的胎兒太大等等。

萬一醫師發現胎兒肩膀卡住時,會將產婦兩隻大腿往身體方向拉,以拉寬恥骨徑,或在恥骨上緣壓迫,因為胎兒大多是卡在這裡,然後由其他醫師在下面接小孩;或將胎兒的肩部往斜面轉,或把後肩轉成前肩,大多就可以解決;或把胎兒的手拉出,比較不會損傷臂神經叢,雖然醫師會儘量避免,但有時難免會遇到,沒辦法只好折斷鎖骨(有的胎兒在娩出過程中,鎖骨會自己斷裂),先生出來再說,之後大多會自行痊癒,少部分需要復健或開刀!

但沒有醫師願意這樣,產婦及家屬應了解醫師是為了幫您儘快安全的娩出胎兒,才會做一些必要的措施!

狀況18:天哪!痛都痛了,居然要改採剖腹產?!

這是很多產婦擔心遇到的問題!醫師表示,生產前可跟能夠嘗試自然產的孕婦說:「目前不需要開刀,但自然產可能有15%進展不好,例如胎兒心跳次數下滑、產程遲滯、胎盤早期剝離,就可能需要改採剖腹產!」先讓產婦有所認知,了解剖腹產是另一個選擇,沒辦法時、為了母胎安全所採用的!

因為醫師不是神啊,無法預測產程何時會停滯或突發緊急狀況,可跟產婦說可能自然產會稍微困難,可以試看看,但產婦若沒信心,只好選擇自費剖腹產,這種機率達35%。

狀況19:終於生了!還要當心危險的產後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簡稱PPH)是產後嚴重的併發症,可能產後立即發生,也可能產後一天甚至數天出院之後才發生,會出現生命跡象不穩定,甚至休克及死亡,一直以來高居產後死亡原因的第一名,所以千萬不可輕忽!

由於這是非常緊急、可能會致命的急症,若是中小型醫院或診所碰到此一狀況,必須當機立斷,立即轉送醫療設備跟人力都較為充足的醫學中心來緊急處理,拯救產婦性命,分秒必爭!

醫師表示,產後大出血的原因包括:宮縮乏力、子宮過度膨脹(像羊水過多、雙胞胎)、胎盤殘留、產道裂傷或子宮破裂、凝血功能障礙、產程過久、感染、胎兒衝太快等等。是婦產科醫師很怕碰到的狀況!雖然知道原因,但有時仍不可預期。

萬一發現出血量太多就要立即備血、打上兩條點滴線,先輸血,穩定住病人;若宮縮不良,會在肛門塞子宮收縮劑或點滴加藥以止血;如果還是出血,應進行「血管栓塞術」(embolization);不得已時會考慮切除子宮以保命。這是非常緊急的狀況,醫師的經驗很重要,若等到血壓下降才來準備這些急救動作就來不及了!

產婦及家屬也要知道如何自我警覺!首先,「陰道出血量」是最明顯易見的症狀,一旦發現異常就要馬上告知醫護人員。若是已經出院返家,如果發現惡露持續流不乾淨、一直都是紅色的,或突然一下子流大量鮮血或血塊,或是有發燒(出血容易細菌感染)、頭暈、臉色蒼白、心跳過快(每分鐘心跳大於100下)、不正常腹痛(不同於產後收縮痛是間歇性的),就要立刻回診檢查!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快樂孕媽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老會計教你見招拆招,會計必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和講解一下,如何見招拆招。(一)利潤表秘籍第一招:市銷率第二招毛利率第三招終級淨利潤(二)資產負債表秘籍>資產負債表就是關於資產與負債的表,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資產,第二部分是負債。
  • 老杜夢畫 1301|見招拆招的「藥神」
    當時,像「格列衛」這類進口藥都不在醫保範圍內,得了這個病,想要續命,就得花錢,每天的藥錢就是大幾百元,沒多長時間就讓患者家徒四壁,然後,錢沒了,命也就沒了。但是在印度,卻有著藥效和世界製藥巨頭研發的品牌藥一樣的仿製藥,關鍵是價格親民。
  • 別讓老一輩把孩子變「寵物」,隔代親的溺愛套路,家長要見招拆招
    很多隔代親往往都是把孩子變成了寵物,抱在懷裡疼在心裡,每天就是各種溺愛,長期下來對孩子發展也不利,對於隔代親的這些溺愛套路,家長要學會見招拆招。☑見招拆招☑見招拆招☑見招拆招☑見招拆招
  • 新手買房那麼多「坑「購房指南教你見招拆招
    見招拆招: 應到實地考察、保留廣告單、售樓書等宣傳資料,好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日後開發商若不兌現,這些資料可作為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有力憑證。
  • 媽媽要學會「見招拆招」
    媽媽要學會「見招拆招」。1、寶寶餓了寶寶如果因為餓了而哭鬧,聲音是很有特點的。聲音很有力,也很規律,哭聲會逐漸變得急促。媽媽們作為判斷,可以把手放在寶寶嘴巴附近、臉頰處摩挲,如果寶寶擰著頭往手指的方向找,並出現吮吸的動作,那一定就是要吃奶的信號。母乳餵養的話,按需進行;奶粉餵養,則要選擇容易讓寶寶吸收消化的。
  • 《無毒島1》上線 看「破冰組合」見招拆招
    《無毒島1》上線 看「破冰組合」見招拆招 2019-11-06 14:10:58 參與互動   《無毒島1》愛奇藝今日上線 看「破冰組合」見招拆招
  • 當事人當庭翻臉「不認帳」 看法官如何見招拆招
    當事人當庭翻臉「不認帳」 看法官如何見招拆招 2020-12-18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星座寶寶性格不同,教育不同,收好這篇攻略,讓你「見招拆招」
    不同的星座我們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我們掌握這個星座的性格,才能與之更好的溝通,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育兒方面也是如此,今天整理了一篇十二星座寶寶帶娃攻略,讓家長在帶娃的路上能夠「見招拆招」!
  • 中國對外甩出王牌,美國「氣急敗壞」:你們不能見招拆招
    中國對外甩出了一張王牌,當美國看到這種情況之後難免就會感到"氣急敗壞":你們不能見招拆招,這番言論也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難道這就是"雙標"的行為嗎?05中國對外甩出王牌中國對外宣布:那些有可能危及到我們利益的經營者或者是企業,都會面臨被禁止交易的風險,當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美國顯然就有點"氣緊敗壞",還有不少有心人士直言稱:你們不能見招拆招
  • 生活「囧事」見招拆招
    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餐館,蒜已經成為了烹飪當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 見招拆招很重要
    該睡覺時不睡覺,該洗澡時不願洗,該吃奶時要麼玩要麼呼呼大睡,簡直是花式和大人對著幹。當孩子用語言或行動對你說「不」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帶娃有時候就是和娃過招,當寶寶出招,寶爸寶媽還能怎麼辦,只好見招拆招咯
  • 年金改革今日拼付委 藍促協商 綠見招拆招
    民進黨團表示,見招拆招。    據報導,臺「立法院」昨日晚間發出由國民黨團提案7日上午「請蘇嘉全召集『朝野』黨團協商有關年金改革『法案』」相關事宜,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廖國棟昨日晚間表示,「院會」前,會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進行協商,希望能先暫緩年改相關「法案」付委,因為現在還有很大爭議。
  • 老炮貓咪、OG獵手的抓撓攻擊,喵贊寵物主人見招拆招
    OG貓咪,老炮獵手,隱藏在體內的原始野性在蠢蠢欲動,它們用最擅長的抓撓攻擊,破壞著周圍的「建築」,每一道留下的印痕,都是對過去的宣戰,一場示威行動在兩腳獸看來,卻只是一場任性的玩鬧,對貓寵愛深重的兩腳獸們只能見招拆招,為貓們布置專屬的戰場—貓抓板,任由他們放縱自己的戰鬥欲。
  • 「見招拆招」構造函數不等式證:2020天津高考數學壓軸題
    有人說,用大學的基礎知識,麥克勞林級數:你可以試試,一般高中階段用到X^3以下,已經夠難的了,見圖。我也嘗試了,但我解決不了。這是我在證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③式這裡,不等號左邊一個k,右邊一個k,能否通過變換,使In(X1/X2)消失,然後左右兩個K也同時約掉!
  • 教你見招拆招
    雖然此招是步險棋,但無疑讓媽媽感同身受了。同樣這招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但是為了追求真理是值得一搏的!記住見招拆招,學好了,不要學廢了。學習能有什麼壓力?成人的「996」工作制壓力大,可曾想過學生的學習作息時間更恐怖?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收拾,住讀的開始晨讀,走讀的六點出門。一天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晚上三四節晚自習。
  • 「孕」39W臍帶繞頸-催生自然產/剖腹產大抉擇
    此時李醫生告知寶寶有臍帶繞頸兩圈,我當下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最擔心的果然發生了(墨菲定律無誤),接著我就跟李醫生聊前兩周疑似破水加些許落紅的狀況,李醫生便接著幫我做內診,確認是有落紅,且子宮頸有一點點開口了,加上寶寶體重落在2700~2800g是足夠的,也建議可以催生,生產方式自然產也是OK。
  • 我國產婦一半適合自然產
    面對國內各大醫院剖腹產比例大增的現狀,一些專家提出,各大醫院應積極倡導產婦進行自然分娩,提高自然產的比例,我國產婦一半左右適合自然產。黑龍江省醫學會副會長於治洲告訴記者,國外各發達國家自然產的比例都很高,歐美一些國家甚至能達到70%以上,但在中國自然產的比例卻極低,一些大的醫院甚至連10%都不到。
  • 見招拆招才重要,「寶媽36計」讓你招招見效
    《寶媽36計》見招拆招才重要,「寶媽36計」
  • 君龍最新單曲《不倒翁》溫暖上線 見招拆招不忘微笑把煩惱都甩掉
    歌詞「我遇到了困難,絕不躲貓貓,見招拆招,不忘微笑」表達樂觀重要性;「我的重心永遠不會隨風倒,摔倒只是,絕地反彈的信號」用不倒翁形象比喻最高人生狀態;「扭一扭,笑一笑,搖一搖,抱一抱,笑臉是,開心的記號」是歌曲最終想傳達聽者相對一切。
  • 皇室戰爭:你喜歡見招拆招還是速戰速決?淺談CR多種打法
    狂暴水人 -這也是一套更偏向進攻打一波的卡組,但又和大費的強推流有所不同,有時能在中期就莽贏。克隆天狗-這套卡組偏向單路進攻,通過堆兵帶走對方。地震豬-也是速轉打法,但相比速豬更穩重一些,騷擾能力也有所增加。同樣還有屠夫火箭豬,就不單獨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