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成群的沙丁魚在頭頂上掠過,斑紋異齒鮫幼鯊冷不丁出現,在它們中間硬生生切出一條通道;呆萌的魟魚眯著雙眼,咧出大嘴,笑眯眯地緩緩向前,熱絡地想要貼到你的面前;熱帶小魚極其敏感,一有動靜,就倏忽閃入珊瑚礁石間……波浪飄搖,人與魚,都被包裹在這片廣闊而無限溫柔的藍色之中。
這裡不是蔚藍大海的幽深底部,而是水族館的地板。由於眼前所見,地板的冰冷生硬被暫時忘卻。
(資料圖/圖)
水族館奇妙夜
近幾年,夜宿水族館在各色綜藝節目及網絡視頻中頻頻露臉,人們漸漸關注到這種新玩法。夜宿,即在水族館中過夜。觀察海洋生物的夜生活,與魚共眠,是夜宿水族館的最大宣傳噱頭。
夜幕降臨,光線漸暗,遊客散去後,水族館分外安靜。為了模擬真實的自然環境,觀光區的燈光紛紛熄滅。走在館中,如同沉入深邃的海底。唯有借著講解員的電筒光亮,才能一窺海洋生物的夜間姿態。
白天隱身的夜行動物魔鬼海膽開始出沒,幽幽地爬向海草和藻類,將美味吸入腹中。燈光一移,轉至珊瑚區域。跟人類一樣,珊瑚也需要休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大多已經沉睡,部分珊瑚甚至合起,成為小魚的床褥。而深水珊瑚,則發出鮮豔的螢光,不改斑斕。最逗趣的,要數睡著的魚兒,靜止不動,卻依然鼓著雙眼,如同一幀定格的電影畫面。
海洋生物在夜間有著與白天不同的趣味。夜宿成為打開海洋世界新大門的一把鑰匙。
不過,夜宿的觀賞體驗不只停留在黑夜。當晨光穿透水面,觸及底部,唯美的一幕才剛開始上演。
這是一場透過水下景觀玻璃窗觀看的舞臺劇。從漆黑到白晝,如燈光一亮,突然之間,故事開始。所有海洋生物都甦醒過來,暢遊起來。魟魚三三兩兩地飄過,像海洋裡的風箏。突然之間,不遠處炸出幾句「哞哞聲」,與輪船嗚嗚的低鳴聲纏繞在一起,那是口技專家白鯨在互道早安。
隨著光線的明暗變化,舞臺背景不停更換。你分明看到,水的藍色每分每秒都不一樣。其中的細微區別,唯有細細觀察才能發覺。
平心而論,在水族館裡住宿絕對說不上舒適。館內沒有獨立的房間,大家需要共用浴室和洗手間,入夜後就在平地上打地鋪,鋪上墊子,蓋上棉被,即成小窩。每逢節假日,公共空間裡往往滿員,半夜裡呼嚕聲和磨牙聲此起彼伏,讓人無奈。
不做「魚缸」外的局外人
假如只強調觀賞體驗,未免有點單調。目前,大多數水族館的定位已從單純的觀賞性場所,逐漸向海洋知識科普者轉型,並利用閉館時間為夜宿遊客提供親近海洋的多種體驗,諸如親密接觸海洋生物、投餵體驗、海洋知識小課堂等活動。
在亞洲,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地的水族館是推行夜宿的先行者。
比如在臺灣最大的水族展示場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利用夜間閉館時間,遊客得以進入後場區域,一窺海洋生物的照護環境。原來日常看到的只是水族館的一部分,在後場,散落著龐大的機器設備、數不清的玻璃窗及水池。這裡是飼育人員的工作場所,除了餵養動物,他們還要負責照料受傷生病或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以及孵化培育新生命。飼養人員小心翼翼地在水中穿梭,細緻伶俐地將藥物或食物餵養給海洋生物,如同對待一件藝術品一般珍貴。
講解過後,遊客可以嘗試親自餵魚。為了嚴控數量,同時保持潔淨,需要先用吸管吸入豐年蝦卵等食物,再緩緩滴入「魚缸」。不計量地拋撒飼料以及用手直接接觸食物,都是大忌。
上午開館前,是海洋生物的用餐時間。飼育人員潛入池中,穿梭在魚群之間,將固定分量的食物精準快速地投入動物嘴裡,優雅地迴旋,場面優美如一首人與海洋的圓舞曲。只有通過長期的嚴格訓練,才練就出這份輕巧自如。不少孩子趴在「魚缸」玻璃上,看得入迷,不肯離開。
通過一宿的功夫,遊客得以初步了解水族館的分工和運轉機制,對工作人員自然而然的多了一份敬重。管理一個水族館便已這麼複雜精細,維護人與海洋的關係,又需要多少努力呢?
2019年5月22日,市民在青島膠州灣趕海撿泥螺。泥螺是典型的潮間帶底棲匍匐動物,多棲息在中底潮帶,泥沙或沙泥的灘涂上,在風浪小、潮流緩慢的海灣中尤其密集。(東方ic/圖)
了解海洋文化的體驗活動,甚至蔓延到了水族館之外。比如早晨的潮間帶生態觀察活動。
潮間帶,指的是大海漲潮與退潮之間的區域,即海水漲至最高后退潮,裸露出來的海面區域。在白天退潮後,不少小動物都會出沒於此。海灘表面平靜,其實在淺淺的水灘和細幼的沙子下暗藏著一連串的密碼。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看到小水窩中蠕動的海參和小寄居蟹。不規則的曲線,將海灘的部分區域分割成奇妙的幾何形狀,那是玉螺半隱著身子,在砂礫中悄悄移動的行走軌跡。幸運的話,在進行一輪地毯式搜索後或許還能偶遇海星和海鰻。
與在水族館中欣賞魚蝦不一樣,在潮間帶,遊客可以親自觸摸海洋生物軟硬不一的軀體,感受到它們獨特的生命力。當然也有可能遇到海洋垃圾。廢棄的牙刷、塑料瓶、垃圾袋,與天然的海灘格格不入,透露著人類物質文明中的羞恥一面。
事實上,潮間帶觀察等體驗,並非只能通過夜宿實現,卻往往被忽略。借著夜宿的機會,人們開始發現,海洋世界並不遙遠,其實就在自己身邊。人們日產生活中的細微舉動,或許都會對海洋產生影響。
夜宿不僅僅是為了觀賞、體驗,而是成為了一個契機,拓寬人們對於海洋文明認識的邊界,促使大家思考自身生活與海洋的聯繫。
海洋與人類的聯繫,遠比我們所想的要緊密。通過夜宿水族館,了解到海洋的另一面,而這僅僅只是海洋奧秘的一小部分。
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