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衣、生活

2020-12-17 第一財經

我和張娜第一次見面是因為她想問一些關於「再造衣銀行」項目的建議。與其他的舊衣改造項目不同,張娜利用自己設計師的視角去重新審視和利用這些已經過時的衣服,然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很快我變成了那個對這件事情更感興趣的人,因為這是一個完美的想法,藝術、商業和社會效應可以在這裡各司其職。

但很快我發現在再造衣銀行最初的故事裡:故事很美,但主角太少;設計太美,但卻難以觸及到。

原本這與環保無關

一些人喜歡用之後的成績去包裝過去,這讓故事變成更動聽,更符合邏輯。但同時這會讓其變得不真實,然後去錯誤地引導人們。張娜說,這本與環保無關,「我並不是因為環保而去做環保的,更多的是基於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和我的世界觀。」

故事開始於2010年。張娜說她是一個特別守舊的人,這和她的家庭、童年有關。

「我生命中兩個東西是缺失的,我小時候沒有看過武俠小說,年紀變大了也就看不下去了。還有一個就是動漫。」在很多人沉浸在文字與圖畫編織的奇幻世界中的年紀,張娜卻在讀老夫子,「因為我很感興趣。我對過去特別感興趣,我們家也有非常非常多老東西。」

張娜說她是一個設計師,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收藏,過去的東西固然珍貴,但他們的作用不是讓我們去沉浸,而是去記起,不要去忘記,而不應該停在過去。

設計可以連接人們的過去和現在,並指引望向未來的方向。而對於一個服裝設計師來說,衣服就自然成為一個載體。張娜要用設計去改變這些老的東西,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在我看來,再造衣銀行更像是賦予張娜的使命,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商業選擇。再說,那些衣服這麼迷人。

設計師,再造衣銀行最鐵桿的粉絲

如果說再造衣銀行有一個最鐵桿的粉絲,那就是張娜自己。在再造衣銀行,有她的故事,有她的情懷,有她喜歡的音樂,有她對設計的感悟。

曾經,我們都是設計師,我們決定我們住所的樣子、決定耕種什麼、為孩子設計玩具、設計自己的生活。後來,社會變成了一個設計精巧,高效且轟轟向前的機器,教育培養我們擁有社會最需要的技能,我們的特長而非興趣決定了我們將來要做的事情。大多數人被限定在方格之內,我們的日程表已經規劃好了兩個月後某一個早晨我們要和誰見面,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被精確到小時。

這讓很多人羨慕設計師的工作,他們天馬行空、肆意妄為……

但張娜說設計師其實能做的非常少。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師,她的工作是解決人們在衣服上的問題:保暖、涼快、實穿、美麗。設計師需要為每一季的新品去努力,要有創新也要有顧客埋單。

現在,張娜想要為自己的設計加上愉悅和思考。

「做再造衣銀行和其他服裝設計完全不一樣,你不是先設計好了再去找材料,而是一邊在做一邊在設計,這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你拿到每一件材料的時候,它都是陌生的,上面都是別人的印記。」張娜會去猜這些舊衣來自於什麼年代,經歷過什麼故事,「這反而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度,這是我做Fake Natoo(張娜自己的設計師品牌)所體會不到的。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會有做商業設計時那種經常卡住的感覺。」

張娜在再造衣銀行上加入的愉悅和思考已經開始影響她所有的東西。

「在提出「暖」這個概念之前,有人問我,Fake Natoo到底是什麼,因為每一季都在變。當時我特別不服氣,因為有誰規定不能每一季都不一樣?為什麼要一成不變?當然他們是從商業的角度來考慮,每一個品牌都要有一個辨識度。」張娜說,「其實我也是很糾結的,其實我覺得人不需要那麼多衣服,但我每季還是要設計那麼多。」

自己的品牌到底是要跟著她一起成長,還是要一直專注在一個位置?

太現實的東西也是容易過時的,反而去追求永恆不變的東西才會一直打動人。張娜說,那些執著於追求潮流的人背後最大的原因是恐懼。衣服就是那樣,如果你一直追尋當下最時尚的東西,那麼你的東西必然會過時,那麼就必須一直關注當下最流行什麼東西。設計師的品牌反映的是設計師對於這個世界的態度,然後用設計表達出來,要有獨立的精神。

「我在上大學時候曾經問過我的老師,服裝設計師是否可以創造一種生活方式,就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張娜回想起上學時候的那個問題,「但我老師說,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當時還有很大的空間,而現在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沒有?」

我不相信這個答案。在未來,人們會想我們現在所處的年代,他們會發現這個時代仍有很多空間,那些改變了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就是那些相信他們可以改變的人。

我相信張娜更相信她可以做到,因為她仍在堅持。

「其實這挺難的,因為這件事情不賺錢,而所謂的名對我而言也不重要。但我卻樂此不彼,我曾經想過影響別人,但後來覺得影響其他人挺難的,那我想先做下去再說吧。」張娜原本想把再造衣銀行做成社會化企業,但後來她很失望。在幾天前,張娜為了再造衣銀行的發布會,她的情緒很低落,她說,「為什麼會這麼難?」

當然,怎麼能少了音樂?

在張娜十二歲之前,她和同齡人一樣,喜歡小虎隊,喜歡鄭智化。直到那年聽到了黑豹樂隊,張娜說她覺得不一樣,然後就愛上了。

「其實我喜歡的是竇唯,」張娜說,「後來竇唯出了《黑夢》這張專輯,我一直記得那個夏天,我盤腿坐在床上,跟著磁帶高唱。」

後來竇唯不怎麼出唱片了,再到後來竇唯都不怎麼發聲了,張娜還是很喜歡竇唯,她是竇唯最忠實的粉絲,竇唯每出一張作品她都會買。

再造衣銀行第一場發布會是在奧地利,發布會現場的音樂就是竇唯的《早春的雨傘》。

(Box)欺騙者的經濟學、未被計入的成本和扭曲的商業世界

「自然資源!什麼?這是自然!人不是資源!你不能叫他們是資源,他們…他們是神聖的,你不能在他們身上掛個價格標籤,這太不道德了。」

這是自然資本主義解決方案(Natural Capitalism Solutions)創始人陸維生(Hunter Lovins)在博客中的一段文字,她是時代雜誌評選的千禧年的地球衛士。陸維生希望為自然資源進行估值,卻遭到了反對。但她認為即便我們不能精確地計算我們環境的價值,但這麼做同樣有意義。

真正關心生態系統的人可能並不喜歡這些東西被叫做「資本」,這讓我們聽起來太過現實了。但金融市場依舊每天都在為資源標價,保險精算師計算人命價值從而讓保險公司從中獲利,金融產業認為人們與自然都是一種資本。

如果我們不能證明資源擁有更高的價值,那些缺乏遠見或者說是貪心的商業企業就傾向於在自己的商業模式中將它們的價值定義為零,並且以這個模型來證明自己的商業正在創造價值。

所以還是為資源定一個價格吧,這總比什麼都沒有要強。

陸維生不止一次地重複希奧多.蘇斯.蓋索(Theodor Seuss Geisel)的那句話,「我是羅拉克斯,我為樹木代言。直到像你這樣的人們真正關心這些事情之前,什麼都不會改變,我指的是任何事情。」

蓋索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及漫畫家,以兒童書最出名,他經常以蘇斯博士為筆名,羅拉克斯則是他一本故事書中的人物。

資本在商業的定義上是現金或者資產,資本的作用是用來創造更多的財富。財富在英語中是「wealth」這是從古英語「weal」來的,原本的意思是讓我們的生活真正變得更好的東西。

那麼讓我們看看真實的世界裡發生的事情。

我們更多的是將財富理解為GDP的增長,財富是銀行帳戶中那一長串數字,那些在死去時留下最多財產的人在生命的競賽中取得了勝利。

原本很多行為只是將一種形式的資產(森林或者礦產)轉化為另外一種資產(現金),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而在GDP式的財富定義下,這被稱為了「財富創造」。這也是為什麼Randy Hayes將這稱為「欺騙者的經濟學」。

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我們不僅僅是經濟學不好,數學也差得要命。

「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經濟學(TEEB)」國際項目組僱傭了環境經濟學方面的專業諮詢公司Trucost去研究全球那些最大行業(如農業、礦石採掘業、石油與天然氣、水泥製造、鋼鐵產業、造紙和石油化工業等等)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Truecost對比了這些行業的利潤與這些行業使用不可再生的資源(包括礦石能源、其他礦產資源、如森林等生物資源、土地和水汙染、排放的溫室氣體等)的價值。

結果令人沮喪,這些產業造成的傷害遠遠比他們的利潤要大得多。如果自然資源的真實價值被考慮其中,幾乎所有的工業都無利可圖,

東亞地區的小麥和稻米種子行業在2009年未計入的環境成本高達5000億美元,而這些行業在2012年的利潤也不過1000億美元。

2012年東亞和北美的煤炭行業消耗的自然資源價值為8000億美元但營收卻只有6900億美元。2012年,Trucost研究的這些行業就有7.3萬億美元的成本未被計入,幾乎相當於當年全球GDP的13%。

但這些成本會被計入,即便不在會計科目中,也會被自然計入,而被自然計入的成本,會被所有人承擔。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這些行業,不再挖礦或者不去種地。這些研究真正的意義是讓我們明白,當不知道資源自然的真正價值時,我們就會放任那些糟糕的經濟結構來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自然資源的價值是真實存在的,而我們卻讓那些公司免費使用,這些行業的負外部性被遠遠低估。或許作為讀者的你這個時候會更加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做生活方式實驗室。

這種行為揮霍人類未來的財富,也扭曲了整個商業環境。那些浪費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企業在市場上有了競爭優勢,而讓那些更關注人類生存環境的業態難以為繼,張娜碰到的問題並不是個例,這是這個時代的遺憾,也必須做出改變。

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將生態城市發展列入的發展中國家,那麼為什麼不更進一步,或者說真正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給那些真正有益的商業模式更多的關注,不論是政府還是消費者,有些扭曲僅僅通過商業本身是無法扭轉的,而我們並不需要「欺騙者的經濟學」。

消費者為什麼埋單?

張娜一直用其他業務的收入來補貼再造衣銀行,這會讓這個美好的事情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一個設計師可以做幾件衣服?設計和思想才可以走得更遠。

張娜說她做這個再造衣銀行是因為信念和使命感,一個設計師不僅僅只是錦上添花,讓人們穿上更好看的衣服,更要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點上做一些正向的推動。

「要記得以前的關係,更要向前看。」張娜說,「大家都在攀比,比車比房。」在中國我們經常會聽到,這就是我們國家,大家都是這樣的。但這種價值觀絕對不是正向的。

這是設計師的情懷,但消費者只會為喜歡的東西埋單。就如我們之前所言,消費者不應該被教育,但消費者可以被感動……

「說到情懷,其實是媒體說的,還有找我改造衣服的人賦予的。我最初只想創造一個系統,就是舊衣再改造的系統。這承載的情懷嚴格上來說不是我的。當有一個人拿著他的舊衣服找到我,他有自己的故事,情懷是他們的。」,張娜說,「在精密的計算下去販賣情懷還不如沒有,再造衣銀行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把人們的情懷放進去的東西,再造衣銀行是一個情懷的容納器。」

張娜問那些最早幫她賣再造衣銀行作品的店主,問他們買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買?她得到的答案是,買的人僅僅是喜歡她的設計。

或許這就是不表態的表明態度。

「為環保而環保,那麼環保只能是個噱頭,反而勞民傷財。它必須根植於設計師內心的良性生活方式。」張娜說,「我現在覺得,我沒有在再造衣銀行上寄託什麼,而是我能給予它的一直都沒有變。我相信憑我的能力,讓這麼一種生活方式慢慢擴大,並且去影響更多的人。」

張娜說自己曾經很討厭時髦這個詞,但現在她會去使用它。因為更多的人因為時髦認識你,然後才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所以不要抗拒時髦,但要知道時髦會將我們帶向何方。

張娜喜歡再造衣銀行可以給人們的東西是:你會突然之間回憶你的過去,而這件東西卻是一種很完美的狀態出現在你的身上。這件東西可能在之前並不屬於你,但這並不重要,比如你去看一場電影,這個電影演的不是你的故事,卻依然可以打動你;或你聞到某一種味道,你就會想起過去的某一個時刻。

張娜現在的品牌加入了一個名為「為地球的一個百分點」(One percent for the planet)的機構,加入這個機構的公司承諾將自己1%的營業收入捐給環境事業。這些錢被用於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河流、海洋以及讓能源行業更加可持續發展。

我想用這個機構的一句話來結束張娜的故事,也是我們生活方式實驗室的理念:如果你相信健康來自於我們生活的環境,那麼商業社會就應該有責任去改善環境。我們有幸生存在地球上,那麼就讓這個藍色的大星球因為有我們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中國時尚天團的「衣再造」,亮相COP25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中國時尚天團的「衣再造」,亮相COP25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2020-01-03 10:24:27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30套中國青年設計師再造衣作品亮相西班牙首都馬德裡
  • POP深入再造衣銀行xFAKE NATOO秀場,攜手依視路鏡片化身時尚潮流!
    # VOL. 04 #   再造衣銀行 x FAKE NATOO其中有一座自然景觀的植物花園格外引人駐足,這就是Ontimeshow B館區域庭院——再造衣銀行 x FAKE NATOO 的上海時裝周秀場。   這一季,依視路再度與再造衣銀行及FAKE NATOO攜手,共同將視線投向如何讓地球轉換得更美好這一宏大命題。
  • 醫生奮戰11小時再造手指,只為守住患者生活的希望!
    近日,我院手指再造中心又一例斷指再造成活,黃威教授親自主刀,奮戰11小時守住患者生活的希望!意外割斷手指,23年尋醫難來自內蒙古的何女士,23年前左手不慎被刀割傷,導致無名指末節完全離斷,由於當時沒有再植條件,只進行了殘端修整。
  • 林依晨與老公在美登記 享婚姻生活兩年後再造人
    原標題:林依晨與老公在美登記 享婚姻生活兩年後再造人 林依晨與老公已在美登記 兩年後再造人   據臺灣媒體報導,藝人林依晨2014年底和老公林於超訂婚,婚後兼顧事業與家庭生活,希望多過2年夫妻生活,生孩子可以再等等
  • 企業再造的思考
    企業於是將經營戰略、技術和全體企業員工連接為一個呈三角型模式的網絡組織,它確保企業對於再造工程的靈活變通性和對企業改革的迅速反應性。企業再造工程不僅僅是對生產流程的再造,它同樣也再造人們的思想和頭腦。製造企業實施的並行工程、精益生產、單元製造、成組技術以及拉動型生產系統都是過程再造。最近,過程再造的重點已從製造過程轉到了多功能、多組織和面向顧客的過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成為在服務業實施過程再造的主要驅動因素。
  • 成都高新區:垃圾分類減量 舊衣廢紡先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舊衣」過多已經不是少數家庭,可以說是大多家庭都存在的情況,可是處理起來卻不易。2019年1月11日,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美洲花園社區聯合四川銀谷智聯環保智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垃圾分類減量 舊衣廢紡先行」回收活動。     活動現場,社區書記、主任首先講解了此次活動的意義和當前垃圾處理不當造成的影響,強調此次環保項目持續時間長,社區將在每個院落投放舊衣回收箱,讓社區環境也減少「一份壓力」,號召居民朋友互相宣傳,積極行動,為美化社區環境貢獻力量。
  • 讓設計走向大眾生活,36套優秀作品展現「江南風韻·衣路芳華」
    此次設計賽將「江南風韻·衣路芳華」定為設計主題,共計徵集到來自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廣東、湖南等地區的作品1129套。經過前期初評評審,共有36套(144組)優秀作品入圍此次終評。
  • 海峽兩岸「鄉村再造」的比較與借鑑
    典型如臺南縣「無米樂」社區的農村再生實驗,基於傳統資源復甦鄉村文脈與產業,通過改造村莊修舊如舊,例如投資修繕嫁妝一條街的連排二層木屋,恢復老的碾米廠、老教堂、鐘錶鋪、診所、紅磚三合院等老建築和傳統產業,復原鄉土生活場景,而現代感的記錄電影「無米樂」進一步向外界傳達了這裡老舊鄉村農家生活的怡然,營造出一種鄉土情結,成功吸引了藝術工作者和年輕人駐留創業、辦展。
  • 企業再造理論,對醫院後勤管理,再造前的準備工作,80%在這
    2.確定流程再造的原則與目標後勤流程再造的定位是從後勤現狀出發,其所提供的標準、質量是開展流程再造的起點,也是衡量再造效果的標準,並可以此作為再造實施的效果評價依據。開展流程再造,首先要明確現行業務的現狀,通過筆者對該醫院後勤部門的調研分析發現,大部分職工非常清楚後勤現行流程的弊端,比如後勤統一服務力量不足,信息、資料溝通存在障礙,職工綜合服務能力較弱等。其次,通過定位結果設計再造的期望值,既要保護管理人員、一線職工的積極性,又要使再造措施真正完整的落地實施,同時需要績效等分配政策作為配套。
  • 如何通過品牌化實現產業價值再造?
    人們購買高檔的服裝、豪車、別墅,還有名貴的鑽石、翡翠等,不僅是擁有了商品基本的使用價值,更在意擁有這些對他心理來說意味著什麼,可能意味著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意味著獲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如果一個產品的確很好,但是消費者心理上不認為好,那就冤死了。
  • 加入蘇寧家樂福剔骨再造 一年時間少年劍客初長成
    來源:中國經營報這是一個再造家樂福的故事。投入蘇寧大家庭1年的家樂福即將迎來周年慶:蘇寧供應鏈、蘇寧會員體系、蘇寧物流……越來越多的蘇寧系業務單元正在融入家樂福。在數字時代的商超中,蘇寧家樂福的內在基因與性格也不斷進化,少年劍客初長成,展現出中國式的智慧與勇氣。
  • 乳腺癌切除術後,如何再造一個有血有肉的乳房?
    但有一些女性因為乳腺癌的治療,造成乳房的缺失,使身心極大受到傷害,而乳房再造可緩解患者因失去乳房而導致的心理壓力、情緒障礙,大大提高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乳房再造有幾種方法?,各有什麼利弊?如何選擇適合我的方法?」。
  • 生活美學四件事:食 衣 住 行
    西安生活美學資訊平臺這些年臺灣隨著物質經濟的富足,每一個人都拼命地追求物質方面的部分,甚至說生活忙到沒有時間去感覺周遭的事物,我才恍然領悟,漢語當中忙這個字多麼驚人的警告,因為忙是心靈死亡。我們談美與生活的時候,比較希望回到最簡單的四件事情,食,衣,住,行。跟我們生活發生最大的關係。它每一天都是美的功課。所以千裡迢迢跑到畫廊去看畫展,或者去聽音樂會,如果沒有感覺,沒有打開自己的視覺,其實是沒有用的。
  • 2020浙江(三門)衝鋒衣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二是要借勢而上,黨提出要國內雙循環的格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持續推動體育用品消費,八月份浙江公布了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提升工程行動方案,提出要打造現代紡織產業鏈,推進服飾、家紡品牌化發展。未來隨著運動理念深入人心和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到來,戶外運動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我們要積極強佔當前的機遇,努力藉機登高,加快強佔國際國內衝鋒衣產業新藍海。
  • 小耳畸形遭嘲笑 13歲男孩耳蝸再造獲新生
    醫生為小軍檢查兩期手術將為孩子帶去嶄新的生活直到小軍上了初中,青春期讓他越來越重視自我形象,內心也就愈發渴望自己的耳朵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正常。此時,小軍的姐姐也成為了一名醫生。平時經常關注小耳畸形整形相關信息的她,想幫弟弟實現再造一隻新耳朵的願望,彌補先天身體缺陷。
  • 董衛民:再造黃石工業,再塑綜合優勢
    董衛民:再造黃石工業,再塑綜合優勢 2020-12-04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指再造術後如何正確進行康復訓練?
    而手指再造要進行很嚴密的血管神經縫合,離斷的指體能否完全成活,術後的注意事項不可忽視,需要患者的配合。早期的功能鍛鍊是術後感覺與運動功能恢復的關鍵。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手指再造中心醫護人員教您如何進行康復鍛鍊:01、康復訓練到底是什麼?
  • 蔡英文當局「再造歷史現場」計劃危害深遠
    華廣網6月24日發表廈門市臺灣學會副秘書長、研究員楊仁飛的文章指出,2016年以來,蔡英文當局文化部門力推「再造歷史現場」計劃。這是蔡當局「文化臺獨」的重要工程之一,欲借恢復日本殖民臺灣的近代生產、生活及建築場景找到「臺灣主體性」的源頭,構建「去中國化」的集體歷史記憶。
  • 纖蔻塑身衣改變的不只身形還有我的生活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更難倒我的幸福生活。不經意間的機遇,改變的不只身形還有我的生活機會說來就來,來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在一次閨蜜聚會上,我認識了一個做纖蔻塑身衣的朋友,她平時在賣場上班,兼職賣一款叫纖蔻的塑身衣,當時我們聊的很投緣,所以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一件塑身衣回來試穿,穿上之後就非常驚喜,腰部下垂的贅肉瞬間緊實了不少,腰身明顯比穿之前小了兩個碼,關鍵是穿上非常舒服,沒有一點束縛感。
  • 如何開展醫院流程再造?
    點擊查看 醫院的流程再造,應當說是當今中國醫院管理的一個新的重大課題。隨著信息化和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加上醫院醫療服務人性化、個性化與有效性的要求日益強烈,流程管理已經是當前醫院管理的一項突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