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過節送禮,家長和孩子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更重要。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九月開學季的到來,教師節隨之悄然而至,經常網購的家長寶媽肯定都會發現,各大購物網站上都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教師節禮物」之類的商品。
但每每這個時候,也會再次把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炸出水面,教師節需要給老師送禮嗎?甚至很多娃上幼兒園的寶媽都有一樣的困惑。
昨天群裡還聊到了這個話題,有個今年剛送娃入園的寶媽就非常糾結,當時也完全忽略了快到教師節這個事,剛送娃入園就給老師塞了紅包,還是費了好大勁兒老師才收下。
結果這馬上又到教師節了,不知道咋辦了。
你說不送禮吧,好像不是那麼回事,紅包都塞了,到了節日反而沒表示了似乎不太好,你說再送禮吧,又覺得不舒服,開學都給了,再給覺得自己虧了。
關於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這件事,群裡也是討論的十分熱鬧。大體上有三種意見。
1)要送禮,送完就安心了
在選擇送禮的家長裡,有四成是因為從眾心理,覺得別的家長都會送,如果自己不送會太小氣了,成了例外會連累孩子。
另外有三成的家長送禮則是希望老師能對自己家孩子多關心多關注一下,給予適當的照顧,而剩下三成裡,有一半家長是怕自己不送禮孩子被老師區別對待,另一半則是真心感謝老師。
2)不送禮,不能助長歪風增長
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就不該給老師送任何「禮」,這完全就是在助長不正之風,在這些家長看來,給老師送禮的情況只會愈演愈烈,甚至形成攀比。
另外,教師收禮本就是違規行為,如果被查到了,反而會害了老師,這種「歪風邪氣」應該受到抑制,家長和孩子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比啥都強了。
3)少花錢,情感表達到位
最後,大部分家長的意思還是,花些小錢,給老師準備一些小禮物是最合適的,畢竟教師節送禮只是為了表達心意,並不在於禮物的價格有多貴,送小禮物還能迎合了節日氛圍。
給老師送一束鮮花、一份手工精緻的賀卡,或者乾脆買水果去探望一下老師,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既能表達自己的情誼,又不至於讓老師難堪。
比如下面這個「古風金屬書籤」就是不錯的選擇,這款金屬書籤製作精良,造型別致,鏤空的設計非常討喜,看上去就很高級,並且非常適合老師的身份,還很實用,重點是價格適宜。
事實上,大多數家長選擇給老師送禮,無非是讓孩子在學校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照顧,那如果不送禮,孩子真的會被區別對待嗎?家長不應該想當然,應該懂得換位思考。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家長們怎麼猜都不準,只有老師本身最有發言權,我正好因為之前在教育行業,身邊還真有幾個做教師的朋友,其中包括幼師和中小學教師。
我向他們詢問了這個問題,結果這些不同層級的老師們給出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在絕大多數老師眼裡,其實家長送不送禮真的沒啥大區別,更不會存在因為不送禮就給孩子「穿小鞋」的情況。
並且,這些老師也都非常坦誠的承認,對於那些乖巧聽話,不淘氣讓老師省心的學生來說,家長送不送禮都不重要,這些孩子讓老師省心就已經很好了。
而對於一些非常淘氣,屢教不改,屢屢犯錯的學生,作為老師也是有耐心的,一次兩次,三番五次的教育不好,也會多少有些心灰意冷,家長天天塞紅包也不會解決老師頭疼的問題。
但是有一點,這些老師都提到了,不管學生怎麼淘,怎麼讓老師心灰意冷,但只要孩子表現出一絲的後悔,透露出一點兒積極向上的信號,老師還是會對娃充滿信心,努力去教育孩子。
最後,雖然有些打官腔的嫌疑,但還是要說,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基本職責,合格的教師自然不會因為家長的「送禮與否」而對孩子產生「差別對待」。
並且現在監管制度這麼嚴,也沒有老師願意往槍口上撞。如果真的有老師出現對娃存在區別對待的情況,孩子一旦跟家長說了,老師肯定會被投訴,誰也不會這麼傻。
錦鯉媽咪有話說
總之,其實不管家長給不給老師送禮,或者給不給老師塞紅包,絕大多數的教師都不會因此對娃區別對待,家長和孩子能積極的配合工作,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了。